-
刘英:耶伦和布林肯为何接连访华?美国经济数据中也许有答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英】
美国财长耶伦六天访华前脚走,国务卿布林肯后脚就来了。
耶伦除了惯例的品尝美食,还会见了经济学家、中国主管财金的多位负责人,举行了第四次中美金融工作会议。布林肯到上海当晚逛豫园吃包子,看比赛,回国前还买了几张唱片,与耶伦一样走出了一条“亲民路线”。先在上海与市委书记陈吉宁会面,第二天抵京与公安部长王小洪见面,与外交部长王毅会晤,还见到了临行前尚未确定行程的中国领导人。
2024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结束为期三天的中国之行,这是他任内的第二次访华。图自澎湃影像
布林肯一面声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并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不搞脱钩、不遏制中国发展、不改变中国体制;另一面在其访华前,美国多家媒体无中生有的爆出美国计划制裁中国几家银行等虚假消息,访华后的记者会上布林肯更是第一个问题就甩锅中国芬太尼问题,并再三提所谓的“新三样”产能过剩问题。
耶伦不到九个月访华两次,布林肯十个月内两次访华,美国高官走马灯式地访华,反复与我方沟通,仅仅是为了管控中美关系?还是另有他图?
美国的经济情况究竟如何?
如果看看美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许可以找出耶伦和布林肯如此急三火四接连访华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9%,但环比仅增长1.6%,相比上年一季度的3.7%和四季度的3.4%,出现了大幅回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下一年之久后,3月份勉强占到50.3%的荣枯线之上。
1948-2024年3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发展变化情况。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
1948-2024年一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
在美国经济走弱的同时,通胀却是高企了不少,美国3月份CPI同比上涨3.5%,核心CPI上涨3.8%,环比两者都上涨了0.4%。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超过34.6万亿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美国政府债务率则超过121%。
1953年至2024年4月5日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
在通胀反弹的情况下,美联储的降息周期迟迟不能启动,只能不断放风推迟降息周期和减少降息次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依然维持在5.25%-5.5%的高位上。难熬的除了美国工商业及房地产之外,也令美国的金融机构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受挤压,一季度美国纽约社区银行更是出现暴雷,警示分线的美国长短期收益率倒挂接近两年时间,如何解决高利率、高债务、高风险和低增长的困境,成为当前美国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
所谓形势比人强,耶伦和布林肯的接连访华,除了落实旧金山愿景,管控分歧,处理中美关系外,应该也希望中国能够更多购买美国国债,以解美国燃眉之急。
布林肯答记者问时,口口声声说以美国人民的利益优先,但同时美国继续对中国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这些赋税最后都落在美国百姓头上,最终导致通胀难控,利率高企,金融风险隐患增多,显然美国并没有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降低贸易额的同时推升通胀
中美贸易战发端于2017年8月美国对中国钢铝产品展开301调查,然后美国2018年3月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铝加征高额关税,后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毫无理由加征关税。
1985-2024年2月中美进出口贸易及逆差额。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WIND
尽管中国敞开大门与美国反复磋商,但是美国始终不肯降低关税,最终高企的关税反噬推升了美国的通胀和核心通胀。2022年美国出现了四十年不遇的高通胀,CPI一度高达9.1%,之后虽然在美联储不断加息下通胀有所下降,但始终无法根本消除通胀,今年三月份美国的CPI和核心CPI更反弹至3.5%和3.8%。持续数年的高通胀直接影响的是百姓生活,尤其是贷款消费的人们,春江水暖鸭先知,物价的上涨他们第一个感知到,也是感受最为深刻的人群。
无论从国际贸易原理,还是从美国百姓的福利,亦或是从通胀高企的现实来看,美国对最大进口国加征关税都是“多输”的局面,但是为了维护政客们的面子,加征的关税始终不肯降下来。不仅如此,美国还从2018年开始逐步将超过1500个中国的领先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列入其所谓的“实体清单”,对这些单位和个人进行限制,而这些机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技术领先。
美国对华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在进一步反噬自身,推升通胀的同时,也实质性地降低了中美贸易额,企业只能从成本更高的地方进口,更推升通胀,令美国形势进入了恶性循环。
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由于美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初始,中美贸易额不降反增,但是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特别是到了2023年,叠加高通胀、经济下行及疫情冲击等,以及美国对华发起的“小院高墙”科技战,以及在教育等方面人文交流的阻挠和干扰,中美贸易额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长速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1985-2024年2月中美贸易额发展变化情况。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WI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
支持“两新”,各省将给出多少“真金白银”?
2024-04-30 23:09 观网财经-消费 -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冲刺港股,3年亏70亿
2024-04-30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一季度营收1785亿,净利润增长564%
2024-04-30 18:3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这次给特斯拉的提振,比5年前还大
2024-04-30 16:20 观网财经-汽车 -
营收翻4倍净利润转正,赛力斯开始赚钱了
2024-04-30 11:3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美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国产DPU水平如何?
2024-04-29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三星在德国被判侵犯大唐专利,或面临手机销毁和赔偿
2024-04-29 15:21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拟加严半导体等出口管制,商务部:损人不利己
2024-04-29 11:53 中日关系 -
按网约车标准计价,能否拯救传统出租车?
2024-04-29 11: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2024-04-29 09:20 观网财经-宏观 -
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2024-04-29 09:13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2024-04-28 20:18 观网财经-汽车 -
日本央行“躺平”!市场开始担心日元彻底崩盘
2024-04-28 18:03 观网财经-评论 -
Sora拍片真实体验:大力难出奇迹,全靠人工逐帧后期
2024-04-28 17: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体验完苹果Vision Pro,OPPO高层喊停自家MR?
2024-04-28 10:58 观网财经-科创 -
“我们做自己的开源操作系统,核心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2024-04-27 18:30 观网财经-科创 -
股价历史性暴跌,英特尔怎么了?
2024-04-27 12:16 观网财经-科创 -
双休政策参与者谈调休矛盾:我们差的是年带薪休假
2024-04-27 11:08 节日谈
相关推荐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28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260“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2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