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云:建党百年,给年轻人讲述中国扶贫的全球意义
第三,中国式扶贫还在于中国独特的体制特点。我们现在讲的贫困一方面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和福利的变动,另一方面是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逐渐出现的收入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不平等而导致的贫困。
因为中国是一个后发性的追求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发展型政党和政府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所以中国之所以能够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与这一体制直接相关。
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收入的不平等以及利益集团的形成。扶贫也同时意味着向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体进行财富分配。这样的分配过程当然是要在合法的程序中展开,同时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快速经济社会转型的国家,还未形成像欧洲社会一样的福利制度,因此需要政党和国家超越各方面利益集团的制约以及官僚体系的约束,集中动员社会力量,集中财力和物力,来解决贫困问题。
脱贫攻坚战采用了五级书记挂帅的做法,党中央第一书记亲自抓扶贫,这样一来省、市、区、县和乡镇各级地方一把手也得一起抓扶贫,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党委书记也得抓扶贫。因为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这样最有效。这样的管理体制之下,财政才能拿出钱来,给穷人盖房子去。云南怒江、昭通这些大山里的穷苦老百姓,扶贫搬迁之后都搬进了新小区,住上了新房子。
小区里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学校等设施,政府把他们贫困的根子给解决了。因为即便是搬迁后没有就业机会,他们还有一套房子,这成了自有资产。孩子上了学之后,通过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也解决了。
“牧人希望家园”是位于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杂多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共有4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牧民入住。资料图来自中新社 苏丹/摄
中国扶贫的全球意义
观察者网:刚刚您讲了我们中国扶贫实践的特性,消除贫困也是世界难题。你曾在国际上很多重要场合讲中国的扶贫实践,并且也在非洲坦桑尼亚设立减贫学习中心,推广玉米种植技术,帮助非洲人民脱贫。这就说明中国的扶贫攻坚具有世界意义,在您看来,中国扶贫实践可资全球借鉴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哪里?
李小云:虽然中国的扶贫在政治体制、扶贫方略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实际上,中国的扶贫也具有全球性意义。凡是实现了经济增长和摆脱了贫困的国家,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治社会的相对稳定。中国消除贫困也是在政治社会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这是一个共性。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必须有一个全社会都认可的基本共识。
第二条,中国扶贫的全球意义在于,扶贫需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要有利于穷人。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福利社会模式来解决贫困问题。因为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第一次分配一定会导致不平等,不平等程度越高,贫困问题就越突出。所以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主要是通过二次分配,向富人征收重税,再把这些钱补贴给挣钱少的人。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富裕人口的数量也不多,所以我们要鼓励贫困人群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进程中。中国的扶贫是创造有利于穷人受益的经济增长的条件。
举个例子讲,改革开放后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就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增长。那时候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1978年至1984年间,农民的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7.7%,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改革开放后第二阶段的发展特点是工业化,也是以农民为基础,大量的农民工通过城市化进入城市。所以,农民工进城的真正含义就是扶贫。因为他们到城里来挣了钱了,收入提高了,就摆脱了贫困。
中国扶贫的实践经验,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来的学生,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李老师经常讲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非常贫困,他们完全没有办法想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中国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90年代末期,每年春节的时候,火车站都是人满为患,火车坐不下。就是在前几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工过年的时候因为火车票难买,寒冬腊月里他们骑着摩托车,背着包,带着自己的家人骑摩托车回湖南,回江西,那种景观,堪称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也是中国扶贫的一个缩影。
2012年1月11日,从珠三角返乡的“摩托大军”途径广东封开县一个春运服务点。图自新华网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观察者网: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意义巨大,不过海外有些舆论,也包括国内一些大城市的网民感受不到差别,他们主观认为,中国还有很多穷人嘛。中央也已经启动扶贫攻坚的下一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名扶贫、乡村振兴和发展的专家,您如何看待下一个阶段乡村振兴的任务?
李小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不可避免会使得乡村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状态。
很少有国家的乡村和城市是同步发展起来的,包括我们的台湾省,日本和韩国都经历了城市率先发展起来,再逐步振兴乡村的过程。
我们8年的脱贫攻坚,解决了近1亿农村绝对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城市人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大家都能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异,这恰恰是我们现在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就是基础设施,中央提出来叫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因为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很差,路首先要修好;第二是公共服务要均等化,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第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太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主要是农业生产力不高,所以在农村从事生产收入不高。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要继续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让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数量减少。同时,要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等方式来提供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劳动负担,提升农业产业的现代文化价值。这样,就会有人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无论是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将是长期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以后,乡村振兴将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本文为Maku Insights和观察者网合作稿件。Maku Insights 是马酷文化的智库品牌,专注于向海外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传播中国的思想和声音,讲述真实的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郑州五号线9位遇难者信息确认
2021-07-24 08:20 河南暴雨 -
云南连续2日无本土新增
2021-07-24 07: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立法打击恶意“起底”,英媒又拿“言论自由”说事
2021-07-23 22:58 香港 -
中方决定制裁7个美方人员和实体
2021-07-23 22:43 中美关系 -
-
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07-23 21:4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56个民族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07-23 20:54 新时代之声 -
“烟花”将于25日登陆,国家防总将防汛防台风响应提至III级
2021-07-23 20:45 极端天气 -
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强今天与这些科创企业负责人座谈
2021-07-23 20:37 上海观察 -
南京本轮疫情已有确诊23例 无症状14例
2021-07-23 20: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机场航班逐步恢复:今日计划执行航班比昨日多一百多架次
2021-07-23 20:18 河南暴雨 -
江苏:东部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军职务被暂停
2021-07-23 19: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强降雨致56死5失踪,京广路隧道救援清理仍在继续
2021-07-23 19:54 河南暴雨 -
黑龙江省发布嫩江干流洪水预报
2021-07-23 19:45 极端天气 -
河南老乡,解放军的空投来了
2021-07-23 19:33 河南暴雨 -
郑州主城区公众通信基本恢复
2021-07-23 18:39 河南暴雨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工作组赴南京
2021-07-23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女婴被埋1天1夜获救,母亲遇难时保持托举姿势
2021-07-23 18:01 河南暴雨 -
致26人死十堰燃气爆炸事故34人被追责:区委书记区长免职
2021-07-23 17:53 安全生产 -
刘结一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
2021-07-23 17:10
相关推荐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28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89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0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3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8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