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云:建党百年,给年轻人讲述中国扶贫的全球意义
建党100周年 扶贫攻坚的意义
观察者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如何看待中国扶贫成就,怎么理解终结极端贫困的意义和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执念?
李小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候谈论中国扶贫的意义,实际上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中国革命的意义,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这两个方面听起来非常政治化,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是很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是中华民族处于深刻危机的阶段。清朝末期,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的经济水平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西方列强们对中国的压迫剥夺,使得中国落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
那个时候中国人发现,西方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后,通过经济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他们的综合实力都在我们之上。在这种强烈对比的刺激下,中华民族的很多革命先行者,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很多先辈们,也包括清末的一些改革者,在民族危机关头,都曾苦苦寻找改变中国贫困落后面貌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诞生的,它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求政权的政党,它的使命就是怎么能够改变中国贫困和落后的面貌,所以这一点一直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中,这是与西方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要理解中国减贫的世界意义,第一一定要讲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因为这是中国扶贫的特殊性的一面。
一个国家要想摆脱贫困,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即便就是对一个非洲的小国家来讲,摆脱贫困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讲,没有30年持续经济增长,这个国家很难走出贫困陷阱。
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全社会需要有一个谋求经济增长的共识,对一个社会碎片化的处于前现代社会的国家而言,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来引领全社会建设这个社会共识。
所以中国共产党从取得政权的那天开始,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如“三步走”以及“两个百年”等,直接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目标。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的扶贫过程。100年了,我们在建党100年的时候消除了农村的绝对贫困。
广西宾阳县王灵镇东湖社区村民在抢收胡萝卜,种植胡萝卜是当地的脱贫产业之一(2020年2月7日摄)图自新华社
中国式扶贫实践特色在哪里
观察者网:贫困问题是个世界难题,各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欧美发达国家靠福利制度,拉美国家也有一些类似于福利制度的计划,比如有条件的现金支付;而非洲国家可能比较多得依赖国际援助了。中国扶贫开发道路被总结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道路。全球来比较,您如何理解中国式扶贫实践的特性?
李小云:西方发达国家的消除绝对贫困,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经过几百年逐步得以解决的。大家可能记得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那就是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贫困的缩影。
严格来讲,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相对贫困,而我们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低的传统落后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最大特色。同时,中国的这一特色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第一,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脱贫。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欧洲不一样。欧洲的经济发展是一个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自发性过程,前后经历了好几百年,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现代化。
中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转变,我们直接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善生活和实现经济的发展,缺乏类似西方国家社会的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力量,因此我们需要依靠国家力量把我们组织起来:修路,建基础设施,建工厂发展经济。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常常被称为政府主导的现代化。
国家主导型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力量,它排除了一切干扰,一心一意搞发展。邓小平讲了,发展是硬道理,少讨论,少争论,多干事。而扶贫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下实现的。
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是农村来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他们可能还在农村待着,可能就是贫困群体一员。他们上了学,找到了工作,有了社会保障,就不属于贫困群体了。这就是经济发展导致减少贫困的简单原因。
第二,扶贫通过开发式而不是工资转移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人,可能因为没有接受教育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甩到了现代化的后面。比如,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口仍然是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这些人如果不去扶持,他们可能就永远脱不了贫。
因此,中国自1982年“三西”扶贫计划之后,就慢慢形成了一个扶贫开发的模式,来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体,给予他们特殊扶持。
扶贫开发的含义是,政府不直接给贫困群体现金,而是通过培养贫困群体的能力让他们发展生产,让他们在市场上就业,通过这个过程摆脱贫困。我们会为这些贫困群体提供支持,这样的支持包括培训、贷款以及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等。不直接给钱,这叫扶贫;他们在市场中通过努力增加收入,这叫开发;所以称为开发式扶贫。
网上经常有人讲,你们搞扶贫就是给穷人钱养懒汉。其实除了对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以及那些处于危难之中,已经无力养活自己,甚至无法自理的特殊贫困群体以外,扶贫并不给一般性群体任何现金。
以河边村为例,年轻人身强力壮,但他们没有能力创造财富:他们一年收入只有三千块钱,吃个饭、抽个烟就所剩无几了,有时候还要借钱,这样的条件什么时候才能盖得起房子?我们就通过建造瑶族妈妈的客房给他们提供支持,再把周边基础设施修好,让这些本地年轻人自己去管理客房,他们的收入就这样提高了好几倍。
扶贫开发不是给钱养懒汉,而是给穷人一个获得能力的机会,把穷人摆脱贫困所短缺的资本、技术、信息等给补上,创造一个造血机制,这叫开发式扶贫。
我曾经说过扶贫不是致富,不是说我反对致富,而是希望界定一下扶贫的定义。有村民说,李老师你不能走,你还要领着我们致富。我说,我们扶贫当然希望你们致富,但是扶贫首先是实现最基本的生存福利,致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取决于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如果我能带着大家致富,那我的全家人不也都能跟着我致富吗?
所以开发式扶贫,就是我们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让穷人能够有条件改善自己的生活,使他们的创造财富能力得到提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郑州五号线9位遇难者信息确认
2021-07-24 08:20 河南暴雨 -
云南连续2日无本土新增
2021-07-24 07: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立法打击恶意“起底”,英媒又拿“言论自由”说事
2021-07-23 22:58 香港 -
中方决定制裁7个美方人员和实体
2021-07-23 22:43 中美关系 -
-
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07-23 21:4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56个民族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07-23 20:54 新时代之声 -
“烟花”将于25日登陆,国家防总将防汛防台风响应提至III级
2021-07-23 20:45 极端天气 -
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强今天与这些科创企业负责人座谈
2021-07-23 20:37 上海观察 -
南京本轮疫情已有确诊23例 无症状14例
2021-07-23 20: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机场航班逐步恢复:今日计划执行航班比昨日多一百多架次
2021-07-23 20:18 河南暴雨 -
江苏:东部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军职务被暂停
2021-07-23 19: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强降雨致56死5失踪,京广路隧道救援清理仍在继续
2021-07-23 19:54 河南暴雨 -
黑龙江省发布嫩江干流洪水预报
2021-07-23 19:45 极端天气 -
河南老乡,解放军的空投来了
2021-07-23 19:33 河南暴雨 -
郑州主城区公众通信基本恢复
2021-07-23 18:39 河南暴雨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工作组赴南京
2021-07-23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女婴被埋1天1夜获救,母亲遇难时保持托举姿势
2021-07-23 18:01 河南暴雨 -
致26人死十堰燃气爆炸事故34人被追责:区委书记区长免职
2021-07-23 17:53 安全生产 -
刘结一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
2021-07-23 17:1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