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默:抗疫成功,中国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领导人
最后更新: 2020-06-15 12:48:45【本文英文原文5月14日发表于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中文版】
如今的上海,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餐厅和酒吧已经恢复营业,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回到了公司办公。唯一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走进公共场所都需要测量体温。
疫情平复后,上海的活力正在逐渐恢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投资了哈啰单车(中国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在他们的业务数据中了解到,单车使用量已经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七成。在中国各地,疫情的阴霾正在逐渐消散。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全国民众还生活在疫情永不消散的噩梦中。疫情就此结束,是此时每一个中国人最强烈的愿望。
在这个重要转折时刻,我想分享一下我所感受到的,关于中国政府与社会的五点体会。
中国人民信赖他们的政治制度
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Edelman)发布的《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指数高达82,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中位居榜首。而根据皮尤(Pew)研究中心的调查,超过80%的中国人对国家的前进方向表示满意。
然而,无论在国际主流媒体还是日常讨论中,却鲜有人提及这些事实。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由于西方人对中国现实情况的理解一直受到自由主义叙事的左右,这一叙事将中国描述为“威权主义政党国家”,在本质上不可能赢得公众真正的信任。人们在先入为主的心态左右下,完全不关注各种民调数据所显示的结果:中国人民信赖他们的政治制度。
对于关注中国的人们来说,文化与制度差异客观存在,缺乏超越意识形态的对比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然而现在,在大自然力量的磅礴冲击之下,人们终于有机会一窥真相。
1月23日,中国政府决定对武汉实施“封城”,这一措施随后扩展到整个湖北省,覆盖人口达5600万,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检疫隔离行动。两天后,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超过7.6亿城市居民被要求居家隔离,非必要情况外不得外出,在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口罩。大部分村庄也被封闭起来。当时全国报告的感染病例共571例,死亡17例——以现在的眼光看,那时感染和死亡人数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除夕夜,武汉市汉秀剧场外墙打出“武汉加油”字样(图自:新华社)
这些防疫措施的力度和广度惊动了举国上下。在2000万人口的上海,往常车水马龙的街道一夜之间变得空空荡荡,行人与汽车都不见了踪影。起初我认为这种局面只会持续一两周,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防疫措施却没有松动的迹象。人们继续呆在家里,街上仍然空空荡荡。
数亿人及时响应,自觉地全面贯彻政府的防疫措施,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我个人也始料不及。来过中国的人都会发现,在街头执法的中国警察没有配枪,处理非恶性违法行为时很少采取强制暴力措施。因此中国人往往“不拘小节”,甚至会为一张交通罚单和警察争论不休,这在一些其他国家是不敢想象的情景。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此次疫情期间,人们面对持续如此之久的大规模封城和隔离措施,能做到贯彻始终,除了高度信任政府的忠告并自觉服从指挥,没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
当然这也是出于自我保护,毕竟没人愿意得病。但如果我们拿其他国家来对比,会发现有些地方,大批年轻人在疫情初期公然违抗政府禁令和警告,聚集在海滩和夜店;还有一些地方,甚至至今仍要出动警察来采取强制措施。显然,光靠人的自利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人民高度信任他们的政府提供保障的能力和专业性,才能达到这种服从程度。
在与民众的沟通上,政府也不遗余力,每天都会通过各大媒体公布官方疫情数据,这包括全国数据和各省市数据。每时每刻,电视上都会有专家详细介绍病毒的特性,以及国家不断调整的应对措施。每一份报纸都在宣传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建立在信息畅通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服从。
中国的民间社会生机勃勃
如果2月初的时候你宅在家忙于刷社交媒体,很可能得出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文革”以来最大的创伤,公众的愤怒情绪高涨。人们看到,当年“非典”爆发后所建立的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在这次新冠疫情初期近乎失效,很多人因此推测是地方官员向上级“报喜不报忧”,以至于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认为这暴露了中国政治体制的问题。这种强烈情绪在武汉医生李文亮被病毒夺去生命之后到达了沸点。这名曾于去年12月在工作伙伴的微信群中对冠状病毒发出危险预警的医生,在被当地警察“训诫”后,在工作中因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而殉职。如果这是你看到的全部情况,那就很可能得出结论,认为中国遭遇了“切尔诺贝利时刻”甚至即将迎来它的“阿拉伯之春”(有些人确实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说法)。然而,在事实面前,这些假设被证明是建立在不完整信息基础上做出的误判。
当中央政府为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抗疫行动发起总动员时,全国民众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50万名志愿者奔赴湖北抗疫前线,冒着健康和生命危险开展医护、检疫和后勤工作。全国有200多万名公民注册并担任志愿者。他们鼓舞人心的故事和影像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刷屏。尽管许多咖啡馆和餐厅的生意蒙受了惨重损失,却仍然向志愿者提供免费食品和饮料。一张武汉社区工作人员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他从头到脚挂满了几十个药包,要派送到各家各户。全国几乎所有居民小区都设置了24小时无休的检查岗,由志愿者和保安负责控制人员出入并测量体温。许多社区还组织志愿者登门看望老年人等薄弱人群,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想象一下,在这个14亿人的国家里,每条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在同时上演同样的一幕!
下沉到社区的武汉市园林局职工杨丽青在调试播放防疫事项的喇叭(图自:新华社)
正是由于政府与民间力量相互信任、合力抗疫,并及时采取大量细致有效的措施,纠正了疫情爆发最初的混乱,确保能触达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才让人民迅速恢复了信心。
与此同时,政府和各社会机构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量信息,通报疫情和冠状病毒的特性。公众大规模地通过社交媒体参与讨论,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现在,西方顶尖专家和权威人士在CNN、BBC等国际电视节目里谈论病毒在硬表面上或以气溶胶形式存活时间等各类防疫问题,但早在2月,这些就已是亿万中国网民的热搜话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晗轶 
-
美国黑人男子酒后夺枪,遭警方击毙
2020-06-13 23:00 美国枪击案 -
他吊死树上,美国民众又怒了
2020-06-13 22:53 美国一梦 -
美国这市真要解散警察局了
2020-06-13 20:55 美国一梦 -
允许警察用厕所,美高校道歉了
2020-06-13 16:15 美国一梦 -
在法国,警察开始上街抗议了
2020-06-13 14:21 法国见闻 -
美国疫情反弹,白宫给的理由…
2020-06-13 10: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籍男子在中国走私毒品,死刑!
2020-06-13 09:25 依法治国 -
美国新增27026例,累计破204万
2020-06-13 07:37 美国一梦 -
果然,哈工大被美国“捅了一刀”
2020-06-12 23:52 凉战 -
特朗普又黑拜登:中俄日跟他谈判,美国就没了
2020-06-12 22:58 美国政治 -
英国又一起歧视案件!亚裔男子见爱犬被踢后忍不住了...
2020-06-12 21:03 观网看片 -
澳大利亚总理道歉了
2020-06-12 20:50 -
特朗普对中国留学生下手,教育部强力表态
2020-06-12 20:14 中美关系 -
“这个太平洋岛国一闹,澳大利亚遏制中国努力遭重创”
2020-06-12 19:58 -
美国教授扎心了:美国抗疫效果比中国差100多倍
2020-06-12 19: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大利亚也开始了
2020-06-12 16:01 -
大使:孟晚舟案是“政治事件”,美国是中加关系“麻烦制造者”
2020-06-12 15:53 -
出兵保卫华盛顿那几天,花了好多钱
2020-06-12 15:03 美国黑人血案 -
美国延长华为中兴禁令,中方在WTO反击
2020-06-12 14:52 -
朝美首脑会谈两周年,朝鲜外务相怒批美国伪善
2020-06-12 13:59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