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默克:“中国崩溃论”为何是错的?
最后更新: 2021-09-07 13:47:23错误的假设
“中国崩溃论者”错误地认为,民主体制或新自由主义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终极要素”。但事实证明,在施行民主体制的发展中国家,民主及其辉煌成就是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1980年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相似,据估计都大约是2000亿美元。但到2021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是印度的五倍多。
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一样,印度受困于众多的政党和利益诉求迥异的多元化社会,历届政府都被它们所阻而无法施行连贯的政策。最终,印度只能引入和实施不合时宜的法律。例如,实施高度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从而抑制了外国投资,破坏了生产效率,阻碍了就业岗位的大规模增长。
印度最近施行的改革并没有大幅改善印度的投资环境,因为这些改革并没有废除不利于投资流入的国内产业和就业保护政策。事实上,这是导致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印度制造”产业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印度总理莫迪的产业政策成效不大
人们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民主创造了西方的财富。在殖民时代出现之前,中国和印度的GDP远高于欧洲国家。
征服和掠夺非洲、亚洲和美洲大大增加了西方的财富和权力。例如,美国在杀害了大量美洲土著居民后获得了免费的土地和资源。奴隶制给美国种植园主和其他企业主带来了免费的劳动力。
错误的信息
有人预测大量债务将摧毁中国经济,该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错误的信息。“中国崩溃论者”没有认识到,中国大部分企业债务是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既然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为国家所有,因此还款不过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其结果是,发生债务违约以及由此产生金融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大。例如,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5%以上。但政府用4000多亿美元帮助这些银行摆脱了困境。
更严格的监管和救助措施帮助中国的银行能像西方银行一样稳定经营并获得利润。中国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率与西方银行相似。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也位列世界十大银行之间。
根据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62%,其中75%是抵押贷款。这一明显特征有助于解释为何家庭债务不会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在中国,申请人要获得信用卡,必须证明他或她是有收入的企业雇员,并且其在银行的储蓄额要大于信用卡的审批额度。而在买房时,首次购房者必须支付不低于购房款30%的最低首付款。
对于那些想要购买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屋的人,他们要么付现金,要么支付相当高比例的首付。如果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其家庭成员通常会出资偿还。因此,不断增长的消费者债务可能会减少消费,但不会引发金融系统崩溃。
赤裸裸的意识形态偏见
意识形态偏见导致“中国崩溃论者”无法进行理性或客观的分析,从而产生了有缺陷或错误的评估结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们给中国领导人贴上了“僵化的共产主义理论家”标签,即中国领导人无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然而,中国领导人是既能干又灵活的。一个例子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采用苏联的五年计划模式发展经济,但当这一模式产生了喜忧参半的结果时——增加了工业生产,但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国领导人迅速改变了方向。
他们实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政策,既关注农业改革也关注工业化。结果,这个政策奏效了:食品产量和工业生产都增加了。
而且,中国也不像西方学者描述的那样是一人专权。中国奉行集体领导制,领导集体会先讨论发展计划,再将其形成政策。
这一集体领导传统在今天仍然完好无损,因为领导集体内部仍会讨论政策建议。此外,公共舆论也会影响政策。中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经常会征求公众的意见。如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就是政府采纳公众意见而形成的政策之一。
世界应该感到高兴的是,“中国崩溃论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全球化,中国经济崩溃可能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亚洲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国崩溃论- 原标题:ASIA TIMES - Ken Moak: China's 'collapse' not happening any time soon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外媒:中国国歌每天播10次
2021-09-07 13:43 东京奥运会 -
时隔一个月,日本单日新增确诊数降至1万人以下
2021-09-07 12:04 日本 -
“中国产业规划升级,美国担忧”
2021-09-07 11:42 中美关系 -
“虽然看不到转折点,但抗疫成功可以不等于病例清零…”
2021-09-07 11:30 美国一梦 -
遭联合国严厉警告,澳大利亚仍坚持:要满足中国
2021-09-07 11:06 全球变暖 -
阿塔想参加“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提对华态度
2021-09-07 10:25 阿富汗 -
德外交部澄清“驻华大使去世原因”
2021-09-07 10:12 德意志 -
塔利班:欢迎默克尔访问阿富汗
2021-09-07 09:56 阿富汗 -
“和平使命-2021”中方参演部队抵达俄演习地域
2021-09-07 08:40 中俄军演 -
印度:11人出现感染尼帕病毒症状,1人死亡
2021-09-07 08:17 印度惊奇 -
美国务卿访卡塔尔,不与塔利班会面
2021-09-07 07:49 阿富汗 -
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4000万例
2021-09-07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重塑一个国家的问题上,是我们这代领导人天真了”
2021-09-06 22:58 阿富汗 -
在立陶宛,波兰外长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2021-09-06 22:54 台湾 -
几内亚政变领导人承诺成立民族团结政府,要求矿业公司恢复生产
2021-09-06 22:40 -
“美国需和中国合作才能战胜疫情”
2021-09-06 21: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务院是他们离开阿富汗的唯一阻碍”
2021-09-06 21:37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外长:已收到塔利班邀请
2021-09-06 21:05 阿富汗 -
中国加征关税,澳大利亚部长:就少卖了10亿!
2021-09-06 20:35 中国经济 -
难民抱怨美军基地伙食“寒酸” 美国网民:滚回阿富汗
2021-09-06 20:20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36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6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