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德·罗素:“组建一支美国商船队毫无必要”,但现在他们后悔了
最后更新: 2024-09-24 10:26:06利益交织与改革困境
美国航运产业中存在着四个相互交织的利益行为体——国家、船东与运营商、造船厂、海员。20世纪通过的一系列《商船法案》让国家牢牢地把控整个体系,所基于的理论十分清晰——虽然商业航运很大程度上由非国家的企业行为体组成,但它本质上是一个涉及直接服务国家利益的行业(类似武装部队),也理所当然该由国家监管。
去监管时代,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体系的低效与违规行为上,尤其是在一个强调财政紧缩的时代,浪费公共资金的问题往往受到高度关注。简单来说,美国航运业经受了其它主要经济部门在1920年到1985年期间同样遭受过的辩证批判。因此,关于应如何处理美国航运业的争论也就令人耳熟能详了。
英格尔斯造船厂的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美国海军学会USNI网站
依然仅限本国商船通行美国内河与沿海航道的《琼斯法案》成为了众矢之的。2017年,当飓风“玛利亚”摧残波多黎各全岛后,这部有着百年历史的法案被(《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指责拖慢了救灾进度、正在“扼杀”波多黎各的民众,引发了广泛的舆论攻击。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也许国际航海家联合会(SIU)是最明显的例子——经常为该法摇旗呐喊,因为其中提供了保护劳工的条款。
正如“保守美国人”网站作者詹姆斯·平克顿(James Pinkerton)在“玛利亚”飓风袭击后写道,这部法案在糟糕的救灾工作管理问题中的角色被严重夸大了。而且,如果我们认为美国有必要维持一支本国的商船队,那么取消为数不多的保护性法案之一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并不是说没有改进的余地。
梅尔科利亚诺注意到,从科技角度来说,今天的物流行业相比100年前已经成为一头完全不同的野兽。“人们认为处理《琼斯法案》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会带来彩虹与独角兽。但这样做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不是所有问题。我认为《琼斯法案》需要各种意义上的改革——任何一部1920年制定的法案都需要各种改革,我们需要研究这个问题并做出改变。但问题是,整个美国航运产业被划分为两个互不退让的阵营,支持《琼斯法案》的一方与反对方,双方都认为自己的理由非常充分,绝对不愿后退一步,甚至是流露出支持改变的迹象,因为他们害怕对手会借机施压。于是我们就被卡在如今的僵局中。”
梅尔科利亚诺认为,《琼斯法案》在国家安全与保护劳工方面是站得住脚的。“我认为《琼斯法案》起到了许多正面的作用。如果往来斯坦顿岛的渡轮是美国制造、美国运营、美国所有,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不会有游轮在美国境内一次就停靠与滞留好几天,对美国的酒店等旅游企业构成挑战。我觉得美国人真的不会想同外国海员直接竞争,他们在这一行每天只挣20多美元。”
梅尔科利亚诺也质疑有关《琼斯法案》引发市场扭曲的主张。“每个人都想坐在那里宣称,是《琼斯法案》导致物价这么高。在美国,用卡车运货的价格是每英里不到2美元,你永远也找不到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式。如果你想从巴尔的摩往纽约运东西,不管是不是用外国船,海运都不会比卡车运输更便宜。
另一个问题是,绝大部分美国人并没有生活在港口旁边,他们的住所大多距离港口不到100英里,所以你还是会在某个时刻把货物装上卡车。不管是跑短途还是长途,卡车运输往往是更好的选择。这就像一种条件反射,人们认为摆脱掉这部法律,一切都会变好。”
梅尔科利亚诺认为,必须以更周到、全面的方式审视航运政策:”1920年的《琼斯法案》不仅仅涉及沿海航运,也包括国际贸易、费率以及造船业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各个方面。”
然而在这些方面,尤其是造船与船舶运营层面,自由意志主义批评者正确地指出,与外国竞争对手相比,美国造船厂的效率极低,无法聚焦重点的补贴计划(往好了说)也对解决效率问题毫无帮助。
人手不足
就算打造一支商船队的资本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包括在美国造船、组建或扩大美国的航运公司——为这些船配备足够的船员与船副依然是一大挑战。根据海事管理局2017年的统计,就算美国商船队的规模已经严重萎缩,也依然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填满每一艘船。就算那项调查的参数是准确的,也可能没有反映全部问题。
“我认为这项研究严重低估了美国的海员不足问题,如果被卷入一场真正的冲突,你会发现许多海员裹足不前,不愿意冒着风险出海,你知道的,比如被一艘中国潜艇或一枚导弹等东西击沉的风险。胡塞武装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们看清了这一点。”梅尔科利亚诺表示。
航海一直是一份困难重重、充满艰辛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我因为个人原因放弃了航海——我结婚了。每次出海都要持续很久,你会经常不在家。”梅尔科利亚诺承认。
而这些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变得更加严重。“新冠疫情制造了一个大麻烦,海员们要么被困在船上,要么无法登船。这导致了严重的人员错配。在船上的人基本上24小时被困在工作岗位上,这是每一个被困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的噩梦。他们出不去,或者是被困在家里,无法上船工作,也就挣不到钱。这也让许多海员下船之后再也不想回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预计惠及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
2024-09-24 10:23 观网财经-房产 -
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后,100万房贷30年少付10万利息
2024-09-24 10:02 观网财经-房产 -
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2024-09-24 09:18 中国房市 -
央行:近期将降准0.5个百分点
2024-09-24 09:13 金融观察 -
外资狂买,印度股市再创历史新高
2024-09-23 18:50 印度惊奇 -
All in AI云基建,阿里云“不想在迟疑中错过”
2024-09-23 17: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潘功胜: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
2024-09-23 17:35 -
“价格战”引发经销商资金断裂,汽车流通协会呼吁政府纾困
2024-09-23 17:33 -
欧洲电力市场大变革:负电价频现,用电还能赚钱?
2024-09-23 17:27 -
国产芯片设备巨头:两位美籍核心技术人员辞职
2024-09-23 16:58 观网财经-科创 -
通义千问主力模型降价85%,阿里云CTO:仍有大幅降价空间
2024-09-23 16: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越南计划成为半导体领先国家,缺电或将成阻碍
2024-09-23 16:32 观网财经-科创 -
SHEIN加码平台模式,推出“优品”出海项目
2024-09-23 16:28 -
华润旗下第18家上市公司来了?“怡宝”母公司即将预路演
2024-09-23 16:17 -
美国港口大罢工迫在眉睫,全球供应链又有大麻烦?
2024-09-23 13:06 -
8月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额激增62%
2024-09-23 11:51 观网财经-科创 -
多次辟谣“被卖”传闻后,盒马提起诉讼
2024-09-23 11: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淘宝出海业务加码,从服饰扩容至全行业
2024-09-23 11:05 -
高通被曝计划全资收购英特尔,能过反垄断关吗?
2024-09-22 12:37 观网财经-科创 -
一文读懂前8月财政数据,收入降幅略有扩大,支出待发力
2024-09-21 21:09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