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夫金:我们的世界观把人类推向深渊,是时候改变了
最后更新: 2024-05-08 16:58:40观察者网:您提到中小型企业更灵活,将成为这个新的全球在地化韧性经济的主体。然而,有些人认为大型集团、集中式管理的韧性更强,有能力承受打击而不被打倒,而一个中小型企业可能会被消灭。对此,您怎么看?
里夫金:他们完全错了。一个巨大、集中、垂直的企业是不敏捷的。生态系统必须有冗余和多样化,才能生存、繁荣、再生;一个单一的生态系统无法承受冲击并具有弹性。
新冠疫情将此暴露无遗。大型跨国企业平常能高效运转,但缺乏冗余,新冠爆发后无法及时产出足够的呼吸机、口罩、甚至厕所纸,所有国家皆是如此。不过,如果一个国家充满数百万中小企业,其中的一些破产了,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新的企业将很快诞生并替代之,整个社会的韧性将更强。
如果我们走向全球在地化——不是关闭边界停止贸易,而是更加分布式生产模式。世界各地更多的企业将参与用户网络,就不必担心突发事件破坏供应链。
观察者网:当前世界各大国都在采取措施,将核心产业链吸引至境内。您认为这将提高经济韧性吗?
里夫金:这仍然是通过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世界,地缘政治是正在消亡的进步时代的一部分。
直到几年前,每当我与商界领袖和金融银行领袖会面,他们都在高谈阔论进步和效率。现在,他们都不提了,转而讨论适应和韧性。
提到全球化,似乎每个人都想到地缘政治、关税壁垒等问题。错了。我们仍将是全球的,但将是全球在地化的;我们仍将接触,但不是物理上的接触。在一个大洲上生产商品,然后千里迢迢运到另一个大洲——这一模式在本世纪中叶将终结。
远洋运输模式即将终结
在地化将利用提供商用户网络,避免了商品贸易的必要。打个比方,中国有很多聪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成立了新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自己的软件,而不是任何商品。这些软件可用于制造各种新产品,无论是建筑物还是风车,买家在提供商用户网络上支付费用以获得使用软件的许可证,在当地制造。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式,它更灵活,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动。在能源服务公司方面,中国遥遥领先。中国有许多小型能源服务公司,他们实际上就是一种提供商用户网络,供应商先进行投资,负责确保其顺畅工作,用户保有资产,这就是所谓的绩效合同。
当然,这一切也可能不会发生。我们或许都害怕进步时代的终结,也没有一种新的、吸引力强的世界观或叙事替代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打个你死我活,没有休止。我希望不是这样。我们应该彼此分享智慧,走向全球在地化经济模式。
观察者网:在《韧性时代》第一章的开头,您引用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他认为经济中“无形之手”确保市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好处。您显然不这么认为;他错在哪里?
里夫金:有趣的是,他此前写过另一本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不过在《国富论》中他把自己正确的结论给推翻了。
第一本书是关于社会的福祉(观察者网注:该书应指《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当我们和平竞争时,我们都是自主的个体。后来,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将其概述为功利主义。
我们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公共利益;但亚当·斯密认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我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提高所有人的福祉,尽管这不是我们的本意。这真是大错特错。
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理论
我们现在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人性。西方文化传统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自主的,与其他所有人竞争,但不伤害他人。东方文化传统非常不同,认为每个人不是自主的,而是身处复杂的关系网;当然,因为你们从西方借鉴了商业实践,因此商业上这一传统或许不怎么明显。
从科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不是自主的。距离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几英里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位于华盛顿),他们正在启动一个新的科研项目,称之为人类生态系统。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生态环境。每秒钟,我们的细胞和组织都在从水圈中吸收水分,水构成我们的60%,没有水我们无法存活;它管理着我们的新陈代谢。
每一刻,我们都在吸取岩石圈的元素,比如我牙齿中的磷来自山脉,被水圈侵蚀后成了固定土壤的元素,然后被植物和动物吸收,从而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后会再去其他地方。一个成人的身体大约十岁;除了眼睛、部分脑细胞和牙齿,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每天都在更换,元素都在来来去去,成年人的骨架每十年完全更换一次。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体内有数万亿的变形杆菌、古生菌、真菌、细菌和病毒,这些都不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人体内超过一半的细胞不是人体细胞。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相互竞争的自主的人。然而,在自然界中,我们与地球万物时刻密切相连。这应该让那些担心未来的年轻人感到宽慰,他们担心人类因气候变化而没有未来,地球万物将面临灭绝,从而感到沮丧。我告诉他们,你们不必担心自然界发生的事情,不必害怕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适应自然,同时我们本就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所能做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躲在虚拟世界里,避开自然。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气候变化凸显人类的渺小。
史密森尼学会最近做了一项研究,研究人类是如何生存繁殖下来的。以前认为,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一万年前结束后,出现了良好的气候,人们结束了游牧生活、定居下来。史密森尼学会发现,不是这样的;地质记录显示,最近八十万年间,即人类进化出来的时代,地球经历了最极端的气候变化。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次冰河时代到冰间期的来回周期。
南极均今平均温度(上、中两图)和冰层厚度(下图、往下为“厚”)
那我们是如何生存的?史密森尼学会发现,我们是这个星球上除病毒和细菌之外适应能力最强的物种。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大脑、语言、学习能力,允许我们传递和积累知识。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就是同理心,我们可以切身体验别人正在经历的喜怒悲欢;这使我们能够合作,使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类同胞,乃至其他物种,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个共同体。
这对年轻一代来说应该是令人振奋的,我们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但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
观察者网: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反驳了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那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呢?
里夫金:在工业革命之初,我们的人口很少,18世纪末只有七亿八千万人;化石燃料使我们人数增加至80亿,其终结意味着人类人口在未来两个世纪间将回落至10亿左右,对剩余的人来说,地球将是一个更宜居的星球。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多数时候生活在公地上。当时也有部落战争,人们对有血缘关系的人抱有同理心,但将对面山谷的部落视作洪水猛兽。
随着水利文明的诞生,多数人沦为奴隶,成为一个匿名群体;从此诞生了各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佛教、道家等。在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内,许多人已脱离旧的血缘部族,孤身一人;那时出现了一个悲情人物,耶稣。基督教徒穿着统一,在街头相见时会彼此亲吻,将对方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耶稣则是他们共同的父母。
随着民族国家诞生,国家和民族替代了宗教,成为人们的虚构家庭。人们会为自己的同胞奋斗,因为他们将其视为自己的家人,对他们抱有同理心。
同理心时常膨胀和崩溃,改变形态。当代的年轻人正在开始直接将自己和他人视为同属人类大家庭,就此与周围所有人建立同理心,这是同理心的下一个阶段;他们甚至看待其他物种为自己家庭问题的一部分。
人类进化图
问题是,其他形式的同理心意识仍然存在;此时此刻,仍有部落血战、宗教战争、意识形态战争等。一些同理心意识的涵盖范围确实比较广,但仍需要一个敌人“他者”的存在;年轻人则已经达到将自己视为一个物种的高度,一个与其他物种共存的共同体。
这并不意味着人们需要放弃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宗教或血亲,但我们也是一个共同的物种。如果其他意识形态能接受我们虽然有区别,但同为人类,而不感觉受到威胁或者反击,那么人们的同理心将自然带我们走向美好、韧性的未来。
这或许不会发生。当下世界各国互相争斗,内心充满了恐惧,而不是放下屠刀,张开同理心的双手,为了应对危机和生存,所有人团结合作,走到一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第三次工业革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中国商业联合会:1月零售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2023-01-06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特斯拉大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创新低
2023-01-06 09:56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央企预计实现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
2023-01-06 08:02 国企备忘录 -
深交所与菲律宾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3-01-06 07:10 -
久易股份IPO:信披不及时,数据算不准,还发生2人死亡的爆燃事故……
2023-01-05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立讯精密澄清苹果砍单传闻,还被传拿下高端iPhone代工大单
2023-01-05 15:17 观网财经-科创 -
医保谈判今再开启,“天价抗癌药” CAR-T等首次开谈
2023-01-05 13:51 医疗改革 -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索尼中国微博账号被禁言
2023-01-05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企业青睐“近岸外包”,墨西哥制造会取代中国吗?
2023-01-05 10:13 观网财经-海外 -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2023-01-05 07:19 -
最快10分钟,“京东小店”向自然人开放注册
2023-01-04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扩大营收?推特为政治广告投放“松绑”
2023-01-04 19:35 -
原始发明专利仅6项,卖数据线起家的绿联有多少“科技”?
2023-01-04 18:00 观网财经-金融 -
新华三被紫光收入囊中:出身华为、多次被外资控股
2023-01-04 16:15 观网财经-科创 -
天府可乐申请破产,曾与百事合资
2023-01-04 11:07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房市和美国股市,为何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战场?
2023-01-04 08:38 -
苹果跌破2万亿美元关口,与特斯拉共蒸发超千亿
2023-01-04 06:52 -
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企业乐观度10个月来最高
2023-01-03 17:56 观网财经-宏观 -
发改委:防止和依法规制资本挟持数据无序扩张和市场垄断
2023-01-03 17:26 观网财经-宏观 -
“英国将面临G7中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衰退”
2023-01-03 13:32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