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夫金:我们的世界观把人类推向深渊,是时候改变了
最后更新: 2024-05-08 16:58:40自然界没有所谓的增长,只有繁盛。自然界没有所谓的“生产力”,只有再生性。自然生态系统的力量来自于其多样性,使其面临气候等事件更有韧性;多样性不够的话,就无法针对变化作出调整。
我们正在快速耗尽地球。人类占地球生物量的不到1%,但用了24%光合作用产出,2050年这一比例将超44%,仅剩一半留给其他物种。
在我们历史大部分时候,空间是公共的:水域、岩石圈、土地、大气都是公共空间。但是在过去的200年间,西方思维认为自然是没用的。早期的英国和苏格兰经济学家说,自然什么也不产出,资源完全被浪费,直到人类通过劳动对其加工,创造资本。这真是荒唐。真正的资本是光合作用,一切财富源自于此。
但是,人类将自然资本化、财产化了。你能想象一千年前的人类,觉得我们私有化森林、海洋、岩石圈等大自然,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吗?这将地球引至新的一次大灭绝。
观察者网:从经济学的角度,韧性是否可理解为对长远的关注?
里夫金:是的,但“韧性”是个不同的经济体系。
在过去20年间,我的TIR咨询团队一直在为欧盟规划转型,以过渡至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韧性时代下的零碳排放社会。过去十年间,我们一直与中国领导人合作,将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引入中国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最近,我们还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合作,制定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法案的核心部分。
这20年间,我们发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正趋近成熟的,到2040年代后期,将终结工业时代,开启韧性基建时代。基础设施革命,将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引领新的通信革命;全球45亿人手里拿着一部小智能手机。随着电网的变化,与通信的革命结合,很快数以亿计的人将通过太阳能和风能产出自己的电力,或至少在他们当地社区内,人们将使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分享该电力,当一边有多余风力时,可将它储存起来,或与其他地区分享。
中国领导人2015年首次在联合国提倡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在这两个互联网上都处于领先位置。
未来,太阳能和风能构成的电力互联网,为电动车构成的交通互联网提供动能,它们都将通过通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实现自主式管理。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未料及的是,基建从“增长”转向“繁盛”模式。基础设施正在把我们从金融资本转为生态资本,被称为ESG。ESG将我们的价值观由注重生产力转到注重再生力,从GDP到生活质量指标,从过度消费到生态管理,从负面外部因素到循环经济,从集中到分布式的增值链,从跨国企业到中小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都将拥抱高科技,在像生态系统一样敏捷的平台中自由来去。巨大的跨国企业并不敏捷,遭遇持续的气候灾难后,他们无法迅速调整姿态。一些跨国企业未来将继续存在,但他们必须与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协同工作。我们将摒弃零和思维,实现网络效应,网络上的每个主体都能受益。
我们正从全球化走向“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观察者网注:即“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地化(localization)”的结合)。现代的数字化通信、能源和移交通基础设施允许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与任何人进行商业往来。
意大利建筑师马里奥·库奇内拉(Mario Cucinella)在2021年只花了200小时,就用粘土3D打印出了一整栋建筑。这个过程没有产生任何排放,也对气候事件具有较强的韧性。不过,他可以将打印出这座建筑的软件发送到菲律宾,那里的开发人员在供应商用户网络上获取相应许可后,也可以在当地打印出类似的建筑。这就是“全球在地化”,中小企业之间可直接对接,不需要复杂的海运空运。
库奇内拉3D打印的房子(图源:ArchDaily)
我们将终于摆脱地缘政治,转向生物政治。地缘政治核心在于化石燃料,毕竟化石燃料分布较为集中在全球几个地区,需要巨大的军事投资保证对其的控制。如果我们转向太阳和风能,我们就不需要这些大型军事机构,也不再需要化石燃料。太阳能和风能迫使人们共享,没有一家大企业可以控制世界上所有的太阳和风。
此前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需要集中式管理,因为它们都需要极大的资本,连君主都没有资源建设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行各业都由屈指可数的几家跨国大企业霸占。不论是资本主义的美国还是社会主义的苏联,都需要“集中资源办大事”,才能最大化回报。
但我刚才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基建将是分布式的,每个人都能直接连通,没有中间人。沿袭旧模式的大型跨国企业,如微软、戴尔、谷歌、Meta,如若不做改变、因循守旧,它们三四十年后将不复存在。
我们正在为地球创造一个大脑和一个神经系统,大脑是伟大的卫星,神经系统是数十亿个传感器。我们在野外有传感器,监测生态系统的状况;我们在农田里有传感器,监测作物和土壤;我们在工厂、家庭和智能道路上也有传感器。但对于集中式的数据中心来说,这数十亿传感器的数据量太大了。
我打个比方。如果你有一辆自驾汽车,即将撞车,将相关数据发送到远程集中数据中心显然太慢了。我们将从云计算转向雾计算,很快就会看到数百万个边缘数据中心,分布于各社区,可敏捷地实时监控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这就是雾计算。雾计算将是支撑我们全球在地化和中小企业化的进程,走向韧性时代。
雾计算(图源:电子工程专辑)
全球五百强企业负责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但是只雇佣全球35亿劳动人口中的六千五百万人。尽管有些大型企业在韧性时代仍有作用,但是我们必将走向更分布的经济,走向多数人而非少数人享有高生活质量的时代。
标签 第三次工业革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中国商业联合会:1月零售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2023-01-06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特斯拉大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创新低
2023-01-06 09:56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央企预计实现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
2023-01-06 08:02 国企备忘录 -
深交所与菲律宾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3-01-06 07:10 -
久易股份IPO:信披不及时,数据算不准,还发生2人死亡的爆燃事故……
2023-01-05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立讯精密澄清苹果砍单传闻,还被传拿下高端iPhone代工大单
2023-01-05 15:17 观网财经-科创 -
医保谈判今再开启,“天价抗癌药” CAR-T等首次开谈
2023-01-05 13:51 医疗改革 -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索尼中国微博账号被禁言
2023-01-05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企业青睐“近岸外包”,墨西哥制造会取代中国吗?
2023-01-05 10:13 观网财经-海外 -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2023-01-05 07:19 -
最快10分钟,“京东小店”向自然人开放注册
2023-01-04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扩大营收?推特为政治广告投放“松绑”
2023-01-04 19:35 -
原始发明专利仅6项,卖数据线起家的绿联有多少“科技”?
2023-01-04 18:00 观网财经-金融 -
新华三被紫光收入囊中:出身华为、多次被外资控股
2023-01-04 16:15 观网财经-科创 -
天府可乐申请破产,曾与百事合资
2023-01-04 11:07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房市和美国股市,为何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战场?
2023-01-04 08:38 -
苹果跌破2万亿美元关口,与特斯拉共蒸发超千亿
2023-01-04 06:52 -
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企业乐观度10个月来最高
2023-01-03 17:56 观网财经-宏观 -
发改委:防止和依法规制资本挟持数据无序扩张和市场垄断
2023-01-03 17:26 观网财经-宏观 -
“英国将面临G7中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衰退”
2023-01-03 13:32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