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晋京:看中国经济不必纠结数字,更重要的是结构和全景
最后更新: 2020-01-18 09:47:14观察者网: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我国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5G、芯片、油气勘探等)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是在不断提高的,且近几个季度成绩亮眼。另外,随着“减税降费”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能把这一块开支投入到研发上。从政策层面来说,您觉得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经济潜能的释放?
贾晋京:之前,我有一篇文章讲到为什么当今世界的新动能非中国莫属。考量这个问题,我认为重点还是要看经济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当前这个时代的经济核心动力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前进动力的发展序列第一步是标准化。第二步是批量化或者说规模化,第三步叫做系统化,第四步叫做数字化,第五步叫做智能化。
现在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就是说传统的动能应该是朝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所以,绝不是说给传统动能更多的扶持、更多的资金,就能解决它们的发展困境。传统动能转型升级,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当新动能的本质特征已经体现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它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所以,我认为政策也应该体现这个特征,朝这个方向做。
观察者网:中美贸易争端可以说是贯穿今年一整年的热点话题。目前,中美双方已经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您看来,中美双方达成相关协议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程度的利好?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贾晋京:从全球范围来讲,大的经济形势是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1年了,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状态。西方国家主要还是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抬高资产价格,形成消费购买力,进而制造GDP数字的增长。可以说,西方没有真正的动能转向,而实际造成了负利率的局面。以发展5G为例,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4G的基站数可能只有中国的1/40,而4G使用的体验比中国差了很多。运营商连4G的成本都没有收回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发展5G。换句话说,像这种依赖货币注水的政策来形成字上面的GDP增长,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是西方国家的市场已经饱和了,也不能够给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带来新的动能、新的增长空间。
中美贸易争端的出发点是美国认为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占了便宜,这是个伪命题,也就是说这个出发点是不存在的。而唯一存在的事情是美国的政策损害了全球价值链。所以如果要是美国的政策继续损害全球价值链的话,这也就意味着全球经济将长期面临新动能的建设性力量和旧动能的破坏性力量的拉扯。所以,中美目前达成的和解姿态绝不意味着以后新动能的发展没有破坏性的力量。现在依赖传统的货币政策维持表面经济数字增长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如何破局,就要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新动能这一块上的表现。
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观察者网:这次的协议囊括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粮食和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等方面的内容。您怎样解读中美当下签署的这份协议?
贾晋京:从宏观层面来说,当今世界博弈激烈,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美达成协议这件事释放出了一种确定性,至少确定了中美双方不是一种全面博弈的状态,而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只有美元和人民币是在涨的,其他货币兑换比价相对美元和人民币而言都是在跌的。
就微观层面而言,协议中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中美围绕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对等承认了中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的主要创造者。毕竟,客观来说,中国本就是世界上主要的创新贡献者之一。而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由信息产业和知识引领的,中美就此达成协议,实际上是确定了下一步的规则基础。
观察者网:协议中还提到了汇率的问题。而就在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将中国移出汇率操纵国名单。您觉得美国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贾晋京:人民币汇率本就有一套完善的市场性定价机制。当初美国财政部将中国认定成汇率操纵国,是一种极限施压的政治手段。现在,美国把中国从汇率操纵国的名单中去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它和中美经贸协定谈判可能有些许关系。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元正面对一个重大的形势变化。现在,美国和伊朗发生摩擦,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制裁俄欧间的天然气项目,这样一些事情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欧元的稳定。也就是说美元与欧元之间存在博弈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英国脱欧的影响。伦敦是欧美之间的美元流通枢纽。如果英国真的脱欧,那么欧美之间的美元流通枢纽也就脱欧了。下一步在欧元区可能就会发生欧元和美元之间的博弈。在这种大趋势下,美元当然不希望再应付一个和人民币的战场。所以,美国会试图在汇率方面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
观察者网: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全文发布。《意见》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其中提到支持民营企业进入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您觉得,《意见》提出这些措施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贾晋京: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现行规则之下都是平等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所以类似的指导意见必然会出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我们国家更加强调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放在这个背景下来看的话,我们说民企的发展实际上是契合当前经济发展大形势的。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推行配合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这是必然的。
在过去,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市场准入和参与的标准,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管理的思维,而不是规则本体的思维。过去,不管是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领域,抑或是电信这类运营领域都有这种思维方式,感觉这些资源都是国家的,民营企业不能进入。这有点像是“围起来以后收门票”的模式。还有另一种情况是,不设围墙,但是在整个领域中制定游戏规则。到了今天,实际上“国有”和“民营”这种身份区别已经消失了。上述这些领域的源头控制、资金管控仍在国家手中,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东西不是最重要的资源。现在最重要的资源是数据。因为我们刚才也讲了现在经济的核心动力是数字化和智能化。那么这个里面必须制定好规则,哪些数据是国家建立和国家垄断的,必须要把好关。
总的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在特定领域,不再按照企业的身份设置门槛。至于民企进入这道门之后如何做得足够规范,这是另一个问题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允许民营企业更好地进入到一些领域,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就说天然气管网建设,它也属于能源领域。我们多年以前就允许民资背景的企业来参与建设了。所以,现在现实政策当中的出发点已经不再是“民企能不能做了”?这个是从制度和规则上早就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银保监会发《投诉办法》:不得让投诉人提供内部档案可查到的材料
2020-01-17 15:21 保险 -
我国2019年消费市场规模公布,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0-01-17 14:46 中国经济 -
特朗普任内,美股诞生第四支“万亿股”
2020-01-17 11:25 美国经济 -
美参院通过美墨加协定,美国GDP将+0.35%
2020-01-17 09:49 美国经济 -
福布斯台湾富豪榜:郭台铭跌出前三
2020-01-17 08:12 富士康 -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是对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推动
2020-01-16 17:06 中美关系 -
央行:今年将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
2020-01-16 15:42 中国经济 -
外资资管巨头近期为何密集牵手国内大行?
2020-01-16 15:36 21世纪资本论 -
特朗普: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访中国
2020-01-16 14:33 中美关系 -
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2020-01-16 11:41 中美关系 -
“中国高铁第一股”挂牌上市
2020-01-16 09:53 高铁世纪 -
宜家马克杯检出致癌物全球召回,无需购物凭证即可退货
2020-01-16 09:27 食品安全 -
道指收盘站上29000点,创历史新高
2020-01-16 08:48 中美关系 -
今年央企将划转多少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国资委回应
2020-01-15 16:11 养老与社保 -
实体清单堵华为效果不佳,白宫又有新动向
2020-01-15 13:12 华为 -
央行: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作
2020-01-14 18:56 -
广东GDP首超10万亿,全球什么水平?
2020-01-14 16:43 中国经济 -
去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贸易顺差占比超六成
2020-01-14 12:08 龙象之间 -
海关总署:中国增加自美进口不影响进口其他国家产品
2020-01-14 11:34 中美关系 -
去年民企首超外资企业,成中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2020-01-14 11:05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31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7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2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