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万·季莫费耶夫: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海啸”,是一个标志性分叉点
最后更新: 2022-11-12 09:15:31【文/伊万·季莫费耶夫,译/观察者网 杨珈媛】
自今年2月起,俄罗斯与西方严重的政治关系危机使得对俄经济制裁的实施发生了极大改变,制裁实施的速度、集中程度和数量都显著提高。乍一看,制裁政策是一个涉及面较窄的技术性问题,在金融、贸易、交通等领域设置限制只是一些大国实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然而,制裁工具的转变让人看到现代经济在政治风险的影响下发生了更广泛的变化。
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海啸”是一个标志性分叉点:当前的制裁要么能够“格式化”国际格局,实现全球力量平衡;要么相反,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处于交叉点的制裁”,截图自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得到巩固。美元是最活跃的国际支付货币,美国金融机构成为全球金融交易的枢纽。这种霸权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美国当局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广泛的金融关系。自2000年以来,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背景下,华盛顿不断增强其控制金融活动的能力,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随时叫停交易,同时广泛使用经济制裁和冻结他国海外资产的手段。
类似的手段一直都存在,不过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大大提高了其有效性。除了恐怖分子,越来越多的个人或实体也被列入封锁名单。很少有人会质疑这种“打击国际犯罪分子、毒贩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商”的封锁行为。但随着封锁对象变得越来越多,这种行为开始变得有争议,封锁性制裁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威慑敌对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和美国金融霸权的背景下,如果被华盛顿施以封锁性制裁无异于被踢出国际贸易体系。事实证明,针对个人或实体的“有针对性的”制裁极具破坏性,封锁目标国家的支柱企业可能会导致巨大损失,例如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和黄金以及对伊朗石油行业所实施的制裁。封锁性制裁还可以与我们更熟悉的制裁工具相结合,包括进出口禁令。
似乎中国和欧盟经济的快速增长应该能影响美国的领导地位并削弱其制裁的力度。但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大并不意味着能将其运用于政治目的。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在实施限制措施的规模上都赶不上美国。迄今为止,只有美国拥有能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制裁机器,包括使用所谓二级制裁及长臂管辖权。比方说,美国能够对那些同制裁对象进行美元交易的第三方实施经济处罚甚至刑事起诉,哪怕这个第三方是外国的个人或组织。
过去十二年来,欧盟金融机构因违反美国制裁制度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了超过50亿美元的罚款。欧盟本身也正在通过积极实施封锁性金融制裁来增强自身的制裁能力。英国在脱欧后表现得很活跃,这些西方国家经常联合实施制裁,其他西方经济体(例如瑞士、日本、澳大利亚)也加入其中。
俄罗斯自2014年起就成为制裁的主要目标对象。然而,直到2022年以前,制裁数量都相对适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的一份报告记录显示,制裁使俄罗斯经济每年仅放缓0.2%,在石油价格和俄罗斯当局监管政策的作用下,此前的制裁并未对俄罗斯造成什么损失。
然而,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使用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制裁措施。俄罗斯的大型银行和工业企业均受到封锁制裁,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俄罗斯金融储备和俄罗斯公民的财产被冻结,美欧大范围地禁止他国向俄罗斯提供包括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在内的商品和服务,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俄罗斯的煤炭、黄金、黑色冶金等工业部门均受制裁,交通运输也受到限制。
10月26日,美国汽车品牌“福特”决定出售其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索勒斯福特”的49%的股份,在这之后福特汽车将退出俄罗斯市场,图自俄新社
大量非西方国家拒绝加入对俄制裁。然而,这些国家的许多企业却害怕因违反美国的制裁政策而遭到美国当局的行政或刑事起诉,例如最近许多友国的银行都纷纷暂停了与俄罗斯“米尔”支付系统的合作。
尽管当前的制裁造成了巨大损失,俄罗斯经济仍旧表现出高度的韧性。俄罗斯当局设法维持金融稳定,商品出口正在转向亚洲市场,一些需要进口的产品则与对俄友好国家进行交易,俄罗斯企业也正在积极利用那些已经退出俄市场的西方公司的利基。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并且也不是总能找到合适且足够的替代品,但俄罗斯正在不断建立起制裁下的经济体系,相信有机会实现稳定。
对俄罗斯来说,以美元和欧元以外的货币进行支付交易至关重要,人民币正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因为中国市场体量足够大且俄中有着广泛的经贸合作。此外,中国本身也是美国制裁的对象。近年来,北京一直在大力追求技术独立,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制裁正使得中国更努力。
中俄合作建立起独立于外国参与者的金融和贸易渠道将是建立起经济关系替代机制的重要一步。当然,这确实很难在短期内快速实现突破,且大量中国企业在西方市场经营着,这些企业当然也不想因为俄罗斯而失去西方市场。而且,俄罗斯市场体量其实不大,同样的逻辑,其他友好国家的企业也不想“因小失大”。因此要建立新的联系需要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
俄罗斯在当前情况下别无选择,只能从根本上重组其与外国的金融和贸易关系机制。而且严格来说,俄罗斯及其合作伙伴能否建立起新的关系机制受到美国目前的领导体制的稳定程度的影响。当前的制裁使俄罗斯处于一个分叉点,而这个分叉的消极走向将是俄罗斯在世界金融和贸易中被边缘化到朝鲜或伊朗的水平,而其他的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甚至是俄罗斯的友国都将紧密融入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但若乐观来看,对俄制裁可能会实现全球金融的重组,可能会建立起一个以中国为中心或者是同时存在多个经济中心的结构体系。那么这种情况将为莫斯科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并使其对外经济关系实现多样化。
【本文原刊于10月21日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共和党本来能赢下参院的,结果快被特朗普作没了
2022-11-12 08:34 美国政治 -
美国新增感染22201例、死亡206例
2022-11-12 07:45 美国一梦 -
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下线”时间推迟
2022-11-12 07:24 德意志 -
俄称完成赫尔松转移,乌称进入赫尔松市
2022-11-12 07:18 乌克兰之殇 -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美要首次直接对话”
2022-11-11 22:38 乌克兰之殇 -
一句玩笑,让日本法务大臣丢了工作
2022-11-11 21:53 日本 -
日本政府证实一日本男子战死乌克兰
2022-11-11 20:38 -
“我警告过特拉斯别太激进,但她没答应”
2022-11-11 20:05 不列颠 -
拜登声称中方试图同俄保持距离,外交部:中俄关系坚如磐石
2022-11-11 19:40 中俄关系 -
汤加群岛地区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2022-11-11 19:40 地震 -
中韩领导人可能举办双边会见?外交部回应
2022-11-11 19:40 中国外交 -
美取消俄市场经济地位,克宫cue了欧洲
2022-11-11 19:28 俄罗斯之声 -
俄军:向第聂伯河东岸转移完毕,没有人员装备损失
2022-11-11 19:13 乌克兰之殇 -
以色列总统将授权内塔尼亚胡组建新政府
2022-11-11 19:11 -
用“犹太人伤痛”卖炸鸡?德国肯德基道歉
2022-11-11 19:06 -
不涨薪将罢工半年!英国10万公务员支持
2022-11-11 19:03 不列颠 -
俄驻美大使:美国明明“打个响指”就能结束乌克兰冲突
2022-11-11 18:10 乌克兰之殇 -
中柬联合公报(全文)
2022-11-11 17:49 中国外交 -
欧盟外长:欧盟需将公路铁路军事化
2022-11-11 17:17 欧洲乱局 -
沙利文称美将向台通报中美元首会晤情况,赵立坚:性质十分恶劣
2022-11-11 17:10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