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毓堃:“三国邦联”成立,分裂的非洲给了域外国家下场新机会?
西共体进退两难:地区组织危机笼罩、区域局势走向不明
三国建立邦联之所以被外界视为对西共体的分裂,从其机构设立和政策设置就可见一斑:这个以“反法、反西共体”为主要基调的邦联决定在内部建立投资银行、设立平准基金、未来推出统一货币“萨赫勒”(取代三国现行的西非法郎),建立促进人员、商品和服务流通的机制,实现三国之间安全、国防、反恐、经济、商贸、文化领域的多层次深度融合。
这些一体化机制安排,让三国邦联与西共体的做法和目标高度重叠,摆明了就是与后者划清界限、走自己的抱团取暖之路。如前文所述,考虑到马、布、尼三国在西共体内的分量,特别是开启了该组织近50年来第一次集体退出、重新组团的先例,这次行动的影响力与2000年毛里塔尼亚退出不可同日而语。
西共体国家,浅绿色国家为暂停会籍或者预备退出国家维基百科
这也使得西共体委员会主席奥马尔·图雷7月7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西共体领导人峰会上说道,该组织和西非地区“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眼看着三国邦联的成立,西共体只能在7月8日的声明中表达“对于接触布、马、尼当局缺乏进展而失望”,并“指示西共体委员会主席为更加积极有力的接触创造便利”。实际上,此番不痛不痒的说辞,表明西共体对此无可奈何,反而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
极限制裁已证明失效,既不能改变三国军人当局接管国家权力的现状,更不能迫使它们回心转意、“重返组织”;军事干预同样不现实——没有非盟授权,贸然动武属于“师出无名”,且单是面对西非面积最大(126.7万平方公里)、国防兵力逼近5万(且仍在不断扩军)、拥有中美俄等大国供应装备的尼日尔,西共体根本无力硬干。何况在去年尼日尔危机爆发法国和西非共同体一度传言将干预时,北非军事大国阿尔及利亚总统就表示,对尼日尔的任何军事干预都将对他的国家构成直接威胁,并“绝对拒绝”。
软化态度、解除实质性制裁,反而让三国觉得西共体“软弱可欺”,拿自己没有办法,它们大可对西共体提出更多要求,例如全面解除制裁、正式承认其军人当局为合法政府,并在协助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经济援助等方面对西共体提出更高的条件和价码。
对西共体来说更可怕的是,一旦三国邦联证明自己比西共体更加坚实有力、行动有效,那么西共体现有其它成员(比如同样经历政变的乍得和为此遭到制裁的几内亚)难免人心思动,甚至有“跳船”的危险。
2023年9月2日,数万尼日尔抗议民众冲击法军基地,期间尼日尔和俄罗斯国旗随风飘扬。视觉中国
面对西非地区内有阵营对立之险、外有极端恐怖主义持续扩散的威胁,西共体目前唯一的选项便是维系内部安定团结,即拉拢三国(尤其是实力和影响力最大的尼日尔),抓住最后六个月的窗口期,争取让它们在明年1月最后期限之前收回退出申请。
这也解释了为何西共体旋即采取的行动——指派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斡旋调解,以解决分裂危机。法耶与三国军方领导人属于同一代人,比该地区其他国家建制派领导人都要年轻,和后者一样批评西方国家在西非地区的消极作用(主要是共同的前宗主国法国),更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共情。
这番努力的效果如何,仍有待时间检验。但毋庸置疑,西非地区国家团结与否,与该地区的安全前景息息相关。无论各国之间存在怎样的分歧,地区安全局势的严峻和传统维安结构的崩塌,都是它们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地处北非阿拉伯地区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交界过渡地带的西非萨赫勒地区,宗教和族群结构极为复杂。自2011年北约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出现权力真空后,大量小规模武装、雇佣军、私人武装团体趁虚而入,为极端恐怖主义的蔓延提供了新的空间,客观上促使以“博科圣地”为代表的极端组织持续活跃壮大。
除了极端恐怖主义,利比亚内战期间与卡扎菲协同作战的图阿雷格武装势力回到西非地区,挑动族群矛盾,在马里东北部、尼日尔北部等图阿雷格人聚居区挑动分离主义叛乱行动也是地区的一大不稳定因素。过去十年来,马、布、尼三国交界的利普塔科—古尔马地区饱受恐怖主义、族群冲突、资源争夺的侵袭,成为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
遗憾的是,在此期间无论是联合国派出的“联马团”,还是法国先后发动的“薮猫行动”和“新月沙丘行动”两场大规模军事行动,亦或是欧盟的援助、培训团及“塔库巴”行动,乃至美国的巨额军援、驻军和无人机军事基地,都无济于事,地区局势反而恶化。目前,该地区的恐怖主义暴力事件占整个非洲大陆的四成。这也是当地以军方为代表的势力寻求俄罗斯帮助的核心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不仅马、布、尼三国军方对现有安全维护机制不满,民间也对联合国与西方国家的地区维安行动日渐失去耐心。由此导致了三国先后推翻亲西方的民选政府,并在“众望所归”之下促成“联马团”、驻三国法军全部撤出。如今德国国防部在与尼当局谈判破裂后,也将于8月底停止军事行动。美国也已经从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附近的101空军基地撤军,并将于今年9月撤离阿加德兹的201空军基地。
5月,美称俄军事人员在美军未完全撤走情况下进入位于尼日尔的美军101师基地路透社
随着传统国际维安结构的崩塌和地区国家合作结构改组,军人掌权后的马、布、尼尚未展现出更加有效的反恐措施,暂时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势力进一步渗透,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反而同比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也呈现出新的动向:在驱逐美欧“帝国主义”势力后,三国政府与俄罗斯走得更近,寻求与莫斯科建立更加密切的安全和政治联系,并邀请俄维安力量进入、填补美欧维安力量撤出后的真空。甚至路透社报道显示,俄罗斯军事人员在美军撤离前就进入了美101师基地。这使得当地出现“俄进法退”、“俄进美退”的格局,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构成了未来国际力量在西非萨赫勒地区更为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的焦点。三国未来是否将保持与美国和欧盟的必要联络,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观察点和博弈点。
归根结底,西非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地区国家自身的团结和能力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西非国家内部仍无法实现最低限度的团结协作,那么大国下场、国际援助都将是无根之萍。西共体如何处理与“三国邦联”的关系,仍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他竟倒打一耙:是中国在逼近北约
2024-07-12 13:22 -
美加芬将建立破冰船合作计划,剑指中国
2024-07-12 13:19 -
拜登腹背受敌:前有数十名本党议员谋划逼宫,后有亲密助手讨论劝退
2024-07-12 12:47 美国大选 -
“金砖的努力,正面临‘黄金十亿人’国家的激烈抵制”
2024-07-12 12:10 金砖国家 -
关键时刻口误再+1,副总统变成特朗普了
2024-07-12 11:07 美国一梦 -
匈牙利在欧盟遭“史无前例”围攻,仅一国没发言
2024-07-12 10:57 欧洲乱局 -
他宣称:日菲等国减少对美依赖,主动抗中
2024-07-12 10:07 -
克宫:深思熟虑后,将反制北约
2024-07-12 08:59 欧洲乱局 -
拜登当着泽连斯基面:欢迎普京
2024-07-12 08:55 美国大选 -
中方:我们不得不投弃权票
2024-07-12 08:31 中国外交 -
“北约是防御集团,不应成为反华集团”
2024-07-12 07:51 观察者头条 -
港府:强烈谴责美国政府
2024-07-12 07:22 香港 -
德国宣布涉华为消息,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024-07-12 06:53 中国外交 -
王毅:北约无端指责中国,中方绝不接受
2024-07-12 06:43 中国外交 -
亚美尼亚参加北约峰会,俄方:极度遗憾
2024-07-11 23:01 俄罗斯之声 -
“比起特朗普,美国盟友们更喜欢虚弱的拜登”
2024-07-11 22:39 美国一梦 -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签署协议,将联合开发远程巡航导弹
2024-07-11 22:39 -
哈马斯:斡旋方尚未通报任何停火谈判的最新情况
2024-07-11 21:53 巴以恩仇录 -
美国6月CPI环比跌0.1%,9月降息概率升至92%
2024-07-11 21:42 美国经济 -
“俄方已提前准备反制措施,就等领导层公开”
2024-07-11 21:08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4“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90“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0“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硬刚”: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