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毓堃:“三国邦联”成立,分裂的非洲给了域外国家下场新机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毓堃】
在经历了政变和退出西共体之后,近日西非地区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萨赫勒国家联盟”成员国首次峰会,并宣布成立“萨赫勒国家邦联”,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三国融合与交流。
继今年1月退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简称“西共体”)后,先后经历反西方军事政变的西非三国另立门户,无疑将已有时日的地区分裂与对抗公开化。在此期间,西共体软硬兼施却又无可奈何,如今仍诉诸于设法调解、化解危机。否则,一旦西共体遭遇解体风险,考虑到此前法国等国在面对ISIS等恐怖主义的无力表现,该地区局势势必更加难以预测。
从龃龉不断走向公开分裂
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与西共体分庭抗礼,并非始于今时今日,而是过去四年西非地区国家新一波反西方军事政变浪潮的直接产物。
自2020年期,非洲中西部萨赫勒地区政变频发,迄今为止已有七个国家发生军事政变(部分国家还多次政变),被国际社会称为“政变地带”(la ceinture de coups d'État)。其中尼日尔(2023年)、布基纳法索(2022年)、马里(2020年和2021年)正是西非政变国家中人口和经济体量最大的三国,影响不可谓不大。
非洲近期政变七国化险集团
正是这三国先后通过政变推翻相对亲西方民选文官政府、建立事实上的“军政府”统治,成为它们与西共体组织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成立于1975年的西共体成员涵盖了西非萨赫勒地区15个国家,是非洲联盟(非盟)承认及其事实上的“次级组织”,更被视为非洲经济共同体的一大重要支柱。作为西非地区最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组织,西共体成员国面积占据非洲总面积超过六分之一,总人口(约3.4亿)更是占非洲总人口近三分之一。可以说西共体和该地区局势走向,对整个非洲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西共体以“公正、相互依赖、团结、合作、互不侵犯、地区和平、改善人权、促进经济和社会正义”为根本原则,旨在建立该地区全面经济和贸易联盟、打造单一贸易共同体,从而实现“共同自给”,改善民生、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在区域一体化层面,其长远发展计划包括实现成员国人员自由流动、整合旅游产业、2027年统一货币、集体维和等。
在西共体15个成员国中,尼、马、布论面积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四大国,经济和人口体量同样位居前列。因此这三国出现任何政治、经济或安全领域的异动,都直接影响地区整体局势和西共体组织的内部团结与稳定。这解释了为何过去三年马、布、尼先后政变、军人上台后,迅速引发了西共体的强烈反应。反过来,这也说明了三国的确有资本敢于和西共体硬刚到底。
尽管政变时间恰好相隔一年,但三国军人采取行动的动机高度相似:各国原有政府治理不善,既无力解决极端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也无法改善三国的经济落后与民生困顿,更难以克服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甚至无法保障军队的基本需求,激化了其与军方的矛盾。
在三国军方看来,只有自己亲自下场重建秩序,才有缓解危机的希望。与此同时,三国新政府对前宗主国、与西非国家关系密切的法国同样不抱希望,认为后者在“新月沙丘行动”中的无能表现,展现了其打击恐怖主义威胁方面无所作为,而其在本地的驻军以及相关资源掠夺“殖民主义遗毒”的代表,所以他们都宣布驱逐了在本国长期驻扎的法军部队。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马里新政府取消了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并要求联合国在当年12月完成撤离其驻马里综合稳定团(“联马团”),结束了联合国在马里十年的维和行动。不仅如此,上述各国还进一步扩大了和俄罗斯势力的相关合作,以瓦格纳集团以及俄罗斯军方等势力更是直接参与甚至接手了各国的维安、商业、资源开发等活动,这使得俄罗斯在三国的影响力反而扩大。
西共体现任主席尼日利亚总统博拉·提努布视觉中国
而这些在西共体组织眼中都是非法的,毕竟军事政变意味着成员国出现政治动荡,更是一种颠覆合法政府的行为。所以该组织便有权以经济、法律甚至军事手段加以干预。于是在马、布、尼军人先后通过政变上台后,西共体均第一时间暂停了三国的成员国资格,并迅速实施制裁,试图迫使三国军方就范、“还权于民”。
尤其是去年尼日尔政变、废除现行宪法后,西共体甚至启动常备部队,威胁以武力手段帮助被废黜的前总统巴祖姆恢复权力,导致尼日尔危机进一步发酵。同时周边西共体邻国纷纷关闭陆上边界和领空,美国、西共体等主要外援(占尼日尔公共财政50%)和来自尼日利亚的供电(占尼日尔电力供应的70%)也全部切断。
如此“极限施压”导致尼日尔经济受损严重,不少企业关张,适龄学生因为物资供应不足而无法上学。作为回应,尼日尔也暂停向法国低价出售铀矿等资源。这一切也没有令接管该国权力的“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屈服,没有使其垮台,倒是令政变三国更加团结:马、布两国政府第一时间力挺尼日尔,扬言“军事干预等于向三国宣战”。
尼日尔政变后仅不到两个月,三国政府便于去年9月16日撇开西共体,签署了《利普塔科-古尔马宪章》,不仅正式确认了“集体自卫”义务,更宣布建立“萨赫勒国家联盟”,开启了与西共体分庭抗礼的进程。
两个月后,尼日尔现政府于去年11月21日要求西共体地区法院取消制裁,但后者并未理睬,理由是该国军人政权不是西共体承认的合法政府,没有权力提出这一要求。
眼看解除制裁无望,三国政府的反恐和维安局势依旧恶化。今年1月28日,马、尼、布三国政府正式发布联合公告:由于西共体在打击恐怖主义和应对安全威胁时没有向三国提供援助,并对三国实施了“非法、不人道和不负责任”的制裁,三国立即退出西共体。
西共体没有认可退出该组织这一激烈举动,他们认为按照该组织协定,不存在“退出即刻生效”的机制,即便提出退出,三国至多仍可保持一年的成员国身份。作为回应,西共体发表声明,称三国仍是该组织的重要成员,西共体将以谈判解决当前的政治僵局。
为了做足姿态给三国看,西共体以“人道主义原因”解除了对三国的部分制裁,包括对尼日尔的陆空边界封锁、商业航班、军政府成员及家属旅行禁令、商业和金融交易制裁,以及对马里公民出任西共体公职的禁令。此外,他们还取消了对经历过政变的几内亚的金融和经济制裁。此外,西共体要求三国重新考虑其退出决定,还邀请它们参加西共体技术协商会议。
显然,迟来的“善意”无法打动决心已定的三国:今年3月,三国在尼亚美举行的“萨赫勒国家联盟”参谋长会议上宣布组建联合部队,旨在打击武装恐怖组织、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其他外部威胁;5月,三国政府完成了创立“萨赫勒国家联盟”的协定草案。
到了7月6日,三国领导人在其新组织的首次峰会上共同签署“萨赫勒国家邦联”条约,至此,马、布、尼三国正式另起炉灶,与西共体针锋相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他竟倒打一耙:是中国在逼近北约
2024-07-12 13:22 -
美加芬将建立破冰船合作计划,剑指中国
2024-07-12 13:19 -
拜登腹背受敌:前有数十名本党议员谋划逼宫,后有亲密助手讨论劝退
2024-07-12 12:47 美国大选 -
“金砖的努力,正面临‘黄金十亿人’国家的激烈抵制”
2024-07-12 12:10 金砖国家 -
关键时刻口误再+1,副总统变成特朗普了
2024-07-12 11:07 美国一梦 -
匈牙利在欧盟遭“史无前例”围攻,仅一国没发言
2024-07-12 10:57 欧洲乱局 -
他宣称:日菲等国减少对美依赖,主动抗中
2024-07-12 10:07 -
克宫:深思熟虑后,将反制北约
2024-07-12 08:59 欧洲乱局 -
拜登当着泽连斯基面:欢迎普京
2024-07-12 08:55 美国大选 -
中方:我们不得不投弃权票
2024-07-12 08:31 中国外交 -
“北约是防御集团,不应成为反华集团”
2024-07-12 07:51 观察者头条 -
港府:强烈谴责美国政府
2024-07-12 07:22 香港 -
德国宣布涉华为消息,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024-07-12 06:53 中国外交 -
王毅:北约无端指责中国,中方绝不接受
2024-07-12 06:43 中国外交 -
亚美尼亚参加北约峰会,俄方:极度遗憾
2024-07-11 23:01 俄罗斯之声 -
“比起特朗普,美国盟友们更喜欢虚弱的拜登”
2024-07-11 22:39 美国一梦 -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签署协议,将联合开发远程巡航导弹
2024-07-11 22:39 -
哈马斯:斡旋方尚未通报任何停火谈判的最新情况
2024-07-11 21:53 巴以恩仇录 -
美国6月CPI环比跌0.1%,9月降息概率升至92%
2024-07-11 21:42 美国经济 -
“俄方已提前准备反制措施,就等领导层公开”
2024-07-11 21:08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81“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02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398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
“俄美有兴趣共同实施经济领域一些‘有前景的项目’,特别是能源”
-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
-
特朗普威胁:周五,接关税吧
-
“欧洲领导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议”
-
“我签署时候,B-2、F-22将从头顶飞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