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毓海: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即人类的“初心”
关键字: 马克思共产主义康德初心公民社会不忘初心“什么是好的制度”——这是一个古典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现代问题。而“什么是人的天性、天命”,这却是一个康德的问题,也是一个现代的问题。因为康德就代表了这种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向——有人把康德所谓的“哥白尼转变”,称为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向。
在康德看来,人的天性、天命、“初心”无他,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乃“天赋人权”之说的根源,就在于此。
必须强调的是,康德在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精神自由或心灵自由。他说,“心灵的两种能力亦即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就认识能力而言,“自由是唯一我们先天知道的可能性”——这就是说,人类的认识作为可能性,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就欲求能力而言,首先必须区分物质、肉体的欲求,与精神的欲求之间的根本不同。康德说:
同一个人,可以把他只到手一次的一本对他富有教益的书未经阅读就退还,以免耽误打猎;可以在一场精彩的演讲中途退场,以免进餐时迟到;可以抛开由他通常很看重的理性交谈而来的消遣,为的是坐到牌桌旁;甚至可以拒绝他通常很乐意周济的穷人,因为他现在口袋里剩下的钱,刚好够买一张喜剧门票。---如果一个人只关心生活的惬意,他就不会问是知性表象还是感官表象给他带来快乐,而只是问这些表象在最长的时间里给他带来多少和多大的快乐。
在康德看来,物质和肉体的欲求就是快乐和享乐,这种快乐难以持续,人们追求快乐,往往徒生烦恼。而精神的欲求所指向的才是“幸福”。
那么,什么是精神的幸福呢?
精神的幸福就是“利他”的欲求。
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把他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更认为:这种利他的欲求是先天的,也就是人之“初心”,而这就是道德的基础,或者说是先验的道德。
康德 图/搜狐文化
道德为什么是先验的呢?
康德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道德,这不是用经验能够描述的,正如在经验的世界里,只有各种各样的叶子,而没有“树叶”这种东西一样。而我们只能从人类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才能认识什么是道德,才能明白道德为什么是人类的“先天能力”。
他说:如果仅从眼前看,人类似乎是利己的,是把他人当作手段,把自我当作目的,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历史的总体视野看,如果把人类当作一个整体来看,那么,人类就好像是在盖一座大房子,他们祖祖辈辈辛勤劳动,但只有最后一代人才能享受住进这所大房子的幸福,于是,正是从人类整体历史角度看,我们才能发现——为后代、为他人而工作,这乃是人类这个物种的一种本能,是其先天能力。
其次,康德强调:这种先天的道德能力,与后天的道德律令和道德约束不同,后天的道德律令和道德约束,必须依赖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而先天的道德能力,则完全发自本心,发自初心,它不依赖于他人与社会的评价。
在这个问题上,也许没有谁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说得更为清楚了。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所作批注中,这样区分了先天的道德欲求,与后天的道德约束:“道德非必待人而有,待人而有者客观之道德律,独立所有者,主观之道德律也。吾人欲自尽其性,自完其心,自有最可宝贵之道德律”。
“功成不必在我”。日本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幸德秋水曾经说过,“立言者,未必即成千古之业,吾取其有千古之心”,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说过:“利精神在利情与意,如吾亲爱之人吾情不能忘之,吾欲救之则奋吾力以救之,至剧烈之时,宁可使自己死,不可使亲爱之人死。如此,吾情始洽,吾意始畅。古今之孝子烈妇忠臣俠友,殉情者,爱国者,爱世界者,爱主义者,皆所以利自己之精神也。”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过的名言。他还说过,这种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去做,对于个人而言,似乎等于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这样去作,我们所能够得到的,就是康德、马克思和毛泽东青年时代所说的真正的“幸福”——“精神之幸福”。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去作,确实也有一种好处,那就是可以得到他人的承认与赞美,起码死后会获得一个好名声。实际上,这样说的人就是黑格尔。黑格尔与康德不同,他认为所谓精神的欲求,其实就是人们“希望获得他人承认”的欲求,即我们努力工作,乃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承认、赞美,起码是为了死后获得一个好名声。
但是,马克思和毛泽东想必绝不会赞成这样的看法。
康德有一篇名文,就叫《死者的好名声》,其中这样说:追求精神之幸福,乃人之天性,因此便是人之初心,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一个追求精神之幸福者死后,人们可能赞美他,也可能诋毁他,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乃是——人们能否从那个“追求精神之幸福者”的人生中,参悟“追求精神之幸福”乃至高之幸福,能否通过对这个人一生追求的思考,获得对于人的天性、人之“初心”的觉悟。因此,那些赞美他的人,并非是在赞美他一生的功业,而是在赞美人之初心,是在赞美精神追求之幸福;而那些诋毁他的人,也并非在诋毁他的事业,而是因为他们泯灭了初心,他们那样做,就是在诋毁精神追求之幸福。
在“初心”这个问题上,黑格尔在很大程度上歪曲、或者矮化了康德所谓精神的欲求,而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却是与康德一致,并因此而批评黑格尔、泡尔生的。马克思、毛泽东与康德一样强调“先天道德欲求”,与“后天道德约束”之间的不同。因为在康德、马克思和毛泽东那里,这种先天的道德能力,是完全发自本心的,是完全发自人的初心。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讲马克思。
在父亲醉酒闹革命事件发生后一年半,马克思完成了学业,参加了毕业考试,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留下来的最早的马克思作品,就是他的宗教和德文课程试卷。
尽管除了希腊文、拉丁文之外,马克思选择了法文而不是希伯来文作为他的第一外语,但宗教试卷还是体现了马克思在宗教方面的思考与造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