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我军淮海战役领导指挥的决策全过程(一)
关键字: 淮海战役粟裕邓小平毛泽东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陈毅中原局徐州毛泽东的这份电报,于10月11日晚18时前后发出,但由于通讯技术方面的原因,华野方面于10月12日22时前后才收到。而在此之前,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等人,根据华野前委几次会议的讨论意见,制定了战役部署和战役估计,于10月12日23时,发出了饶粟谭联名给军委的报告。在报告中,饶粟谭告知军委,华野前委会议对战役的三个方案做了研究,三方案一是最初的淮海战役方案(小淮海);二是攻击新浦、海州、连云港,调动黄百韬兵团东援,于运动中对其打击歼灭;三是攻击包围黄百韬兵团于新安镇地区。报告分析了三个方案的利弊,表示“大家一致认为执行第三方案为好。”并根据第三方案做出了战役部署。
饶粟谭的这个报告,否定了原定“小淮海”的第一方案(电报称“该案在战役第一步已较难实现”),战役构思完全转到毛泽东提出的战役思路上来了,但在歼黄和打援两方面的兵力部署上,与毛泽东的构思略有差别。对歼黄后的战役发展方向,先打新海连地区还是先打两淮地区,与毛泽东的设想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职权所限,饶粟谭的计划中,则完全没有涉及到中野如何配合淮海战役的问题。也就是说,饶粟谭方面的战役构思,完全集中在华野作战的范畴之内,此时的淮海战役计划,仍旧还不是两大野战军联合进行同一战役的计划。
饶粟谭发出该电报后,随即再发一电,要求将战役发起时间由原报的10月25日推迟到10月28日。当收到毛泽东11日的电报后,饶粟谭与10月13日午时补发给军委的电报,表示赞同军委的战役部署。但对于战役第二阶段,仍认为还是先打两淮为好,并表示将视第一阶段作战的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10月14日,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饶粟谭并告中原局,回答饶粟谭12日23时、12日24时和13日午时三电。该电报中指出,华野的阻援部署有缺陷,遵军委11日电(即毛泽东的《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则可纠正这一问题;此电的其他内容表明,毛泽东的注意焦点,此时已经从歼灭黄百韬兵团这一点上,转移到如何牵制徐州敌军主力保证顺利歼黄这个方面上来了,在具体步骤上,开始更多地提及徐州以南特别是徐蚌线这个区域。
同时,因刘陈邓12日报告军委部署郑州战役,毛泽东在此电中第一次提出,“我刘邓主力一、三、四、九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从这时起,淮海战役的筹划,开始由华野范畴向中原范畴扩展。
10月12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邓子恢、李达致电中央军委,报告攻击郑州的部署,预定于18日开始战斗,由陈锡联指挥中野3个纵队(1、3、9纵)攻击郑州,陈赓率4纵向攻郑部队靠拢,以陕南部队吸引白崇禧(武汉剿总)主力黄维、张淦两兵团,6纵暂缓北调,保护王宏坤部侧背,使其对吴绍周部放手作战。
13日14时毛泽东给刘陈邓邓李回电并告饶粟谭,“只要攻克郑州,你们在北面就取得了主动,就可迫使孙元良兵团回顾开封,或留在开封、徐州线上不能再东进。”
13日晚17时,刘陈邓致电军委,分析中野攻击郑州后敌军可能的增援态势,提出改变原定18日开始攻击郑州的时间,认为敌军孙元良兵团和杜聿明兵团(邱清泉、李弥等)在这个时间上可以增援郑州迫退中野后,再及时东返,对华野的淮海战役计划不利。“因此我们考虑拟将攻郑时间推迟在淮海战役开始前五日开始行动,同时建议华野务准与二十五、二十六日开始作战,我们则推迟两日于二十日开始攻郑。”
刘陈邓的13日电报建议,第一次提出了中野与华野在具体战役时间上的配合,计划了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以具体战役行动相互配合的第一步。毛泽东阅此电后,于14日15时致电粟裕等,除询问华野当前各部位置、意向之外,就刘陈邓提议的开始时间征求华野方面的意见,并提出军委的意见,“刘、陈、邓要求你们二十五日打响,你们主张二十八日打响,我们顾虑攻济各部迟到不利,主张十一月五日开始从临、邹线分路齐头南进,究竟以何者为宜?请复。”
14日晚21时,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刘陈邓并告饶粟谭,电报抬头为“元酉电悉”,是对刘陈邓13日17时电报的回复,依时间推算,此时华东饶粟谭方面还未来得及回复军委同日15时的电报。毛泽东在这份电报中,先通报了关于敌军准备进攻鲁西南计划的情报(杜聿明的回忆,对这个进攻计划有较详细的描述),并根据敌军的这个计划做出判断:“假入孙邱两兵团真如此行动,对我淮海郑州两地作战极为有利。”然后根据这一判断做出三项决定:1、刘陈邓主力攻郑作战应推迟时间;2、粟谭华野主力本月不动,加紧完成淮海战役一切准备工作;3、粟谭令苏北部队(韦吉,即韦国清、姬鹏飞)先期运动部分集结。
这次对战役开始时间的推迟,表明军委毛泽东和刘陈邓的思考,都已经将淮海战役与中野的行动密切结合起来,整个战役的构思,开始向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的方向转移。而最先提出中野攻郑作战与淮海战役关系的,恰是刘陈邓。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领导在一起
15日17时毛泽东根据华野两次报告的敌军进攻鲁西南情报,致电饶粟谭并告刘陈邓,重申14日电报中两大野战军相互配合的作战原则,要求华野方面预做有关部署,根据敌军邱孙两兵团北进和援郑的行动,决定发起淮海的具体时间,“待邱孙进至相当位置之际,即齐头南进举行淮海战役”;同时要求中野攻击郑州的时间,要考虑到敌邱孙两兵团的动态,与华野的淮海战役发起时间形成配合,“刘陈邓攻击郑州时机,应待邱孙向北深入再行决定,不可过早。”
16日下午和晚间,粟裕等华野领导人两次致电军委,详陈14日军委询问的情况,告知华野的作战计划和具体部署的补充建议,而所述内容,都限于华野的职权范围内,不涉及中野的任何作战行动。
17日上午,刘陈邓致电军委,告知发现黄维兵团新的动向(掩护运输军需品去南阳),故而攻击郑州有了新的较好战机,决心明日提前发起攻郑作战。当日下午毛泽东代表军委致电刘陈邓并告饶粟谭,认为中野攻郑时机还是推迟两三天为好,理由是攻郑不但要考虑黄维兵团,还要考虑孙元良兵团的动向,并根据华野报告的邱清泉兵团动向,建议攻郑时间选在10月23、24、25日为好,同时也要刘陈邓根据当面敌情考虑作战决心,如这个时间完全不适合黄维兵团的动态,则攻郑还以刘陈邓当日上午电所言时间为准。同时毛泽东也告知刘陈邓,无论中野何时攻郑,华野方面按照15日致军委电的计划时间不作变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1-29 08:35:48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开放4千年古墓,网友吓得不轻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谣言与真相——纪念与重新认识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观天下讲坛 -
这五条关于郭沫若的谣言,何以横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观天下讲坛 -
“亚历山大石棺”分析结果:2男1女 有古老手术痕迹
2018-08-20 22:59 考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