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多名国际学者争论:世界是单极、双极还是多极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战略研究教授菲利普斯·奥布莱恩(Phillips O’Brien):
世界当然不再是单极了,但美国及其盟友仍然是主导的一极。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趋势。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经济生产从美国及其盟友转向其他国家,世界自然会变得多极化。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福特基金会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
我们显然处于一个转型中的世界。中国的崛起,以及巴西和印度等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世界不再像30年前那样是单极的。
不同意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
世界是单极、两极还是多极,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大国”。当然,人们存在不同的定义。有些人关注潜在力量,有些人关注军事力量,有些人关注一个国家能用其军事力量做什么,有些人看重GDP。所以,对当今世界是单极、两极还是多极,人们持不同意见。从本质上讲,大国没有正确或错误的定义。关键问题是这种定义对了解世界有多大作用。我和我认识的大多数专家一样,认为将当今世界视为多极是最有用的。
美国跨党派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方丹(Richard Fontaine):
单极时刻只是一个“瞬间”,它在多年前就已经流逝了。
印度新德里智库战略与国防研究委员会的创始人、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副教授哈匹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
今天的全球权力分配远比冷战时期的两极体系或冷战结束后那几年的美国单极化更加分散。美国仍然是这个体系中最强大的力量,但它正日益受到挑战,其他的“极”正在崛起,中国是最有影响的一个。我们正在目睹一个以美国和中国为极点的两极世界缓慢而稳定地崛起。
美国欧亚集团全球宏观地缘政治资深分析员阿里·温尼(Ali Wyne):
在考虑世界秩序的两极性时,人们基本上将注意力局限于国家,而忽略了“非国家行为体”(如技术公司)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及跨国危机(如新冠疫情)和挑战(如气候变化)的日益增加,这些都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管理能力。目前,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它在全球范围内进入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领域,也在取得明显的进展,并且在中东展现了更积极的外交意愿。但与一些猜测相反,中国似乎不太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超越美国,这不仅是因为和内部挑战有关,而且还因为中国在外部也面临大的阻力。西方工业国家仍然掌握着全球权力的平衡。即便如此,中国也可能被证明是一个持久的竞争对手。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福特国际政治学教授巴里·罗斯(Barry R. Posen):
衡量极性(polarity)主要依靠对能力分布的客观衡量,这似乎很容易,尤其是对物质力量的衡量。但事实证明,情况并非如此。学者、政治家和情报分析家们经常对计算标准存在不同意见。从历史上看,在被认为是多极化的体系中,主要的大国之间也是不平等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军费开支以及拥有多样化的核力量等综合因素才是衡量物质力量的有用方法。国际政治,特别是安全政治,都是由排名靠前的大国之间在这三个维度展开的。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法国和英国在这些方面看起来比其他国家强得多。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平等的。但是,这6个大国倾向于将彼此视为“相当重要的国家”,而将其他国家视为“不太重要的国家”。
今年4月7日下午,马克龙参访中山大学并接受学生提问 图源:法新社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崛起大国”项目主任、国际事务教授迪帕·奥拉帕里(Deepa Ollapally):
尽管跨大西洋联盟展现了团结,但乌克兰战争正在加速全球多极化。真正的问题是,亚洲是否会因为中美全面竞争升级而成为一个更加两极的地区。
美国兰德公司资深政治学者迈克尔·马扎尔(Michael J. Mazarr):
整个国际体系不是单极、双极或多极的:它在不同的问题上呈现的模式不同。在少数传统的物质力量衡量尺度上,残余的“单极性”确实持续存在。但在整体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和地区军事方面,“两极化”已经出现。“多极化”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以及数字安全等以国家或地区为特征的问题上越来越明显。在许多问题上,中等国家自主立场越来越强,并有意识地促成多极化。结果就是“极性”的单极、两极、多极在同一时期被展现了出来。不过,基本趋势不是持续的单极化,而是逐渐转向更多的两极和多极模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
极性(Polarity)反映了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布情况。这些国家不一定要有相同的实力才能被认为是大国。因此,我认为中美都是大国。因此,尽管美国仍比中国强大,但现在的国际秩序是两级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客座研究员保罗·波斯特(Paul Poast):
一个大国的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在其所处地区内外施加自己影响力的意愿所决定的。根据这些标准,人们可以说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国。但其他国家也是大国,即使没有达到美国这个层级。中国显然是地区大国,也是全球大国。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虽然更小、其军队在乌克兰损失惨重,但它仍然是一个大国。印度、巴西和日本等国也正越来越多地宣示其地区影响力,尽管它们在地区外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令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和“全球英国”支持者倍感懊恼的是,当今世界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是大国。
美国布朗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罗斯·麦德莫特(Rose McDermott):
美国不再是一个单极霸主,即使还没有其他单一国家能够在军事上挑战和对抗美国。但是,还有其他形式的影响力,包括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正在争夺国际影响力,而且选择只与美国结盟的国家越来越少,它们更倾向于从相互竞争中获取对自己最佳的利益。
- 原标题:30多名国际学者争论:世界是单极、双极还是多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子公司非洲小股东占据矿堆,还派军警看守!中企披露细节
2023-07-20 07:55 -
奥克兰市中心发生枪击案,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2023-07-20 07:37 -
“欧盟想重修旧好,拉美国家却说不”
2023-07-19 22:50 欧洲乱局 -
“布林肯访华时,美方已知晓基辛格访华计划”
2023-07-19 22:50 中美关系 -
美光总裁拜会中国商务部
2023-07-19 21:18 中美关系 -
俄外交部提醒联合国:还剩3个月
2023-07-19 21:06 俄罗斯之声 -
克宫:普京将以视频形式出席南非金砖峰会
2023-07-19 20:44 金砖国家 -
-
“邀请了中国,还是没回复”
2023-07-19 17:33 中美关系 -
马克龙批评后,她宣布退出
2023-07-19 17:32 欧洲乱局 -
引爆全韩怒火!别人救灾他打球,居然还把媒体骂了一通…
2023-07-19 17:28 三八线之南 -
乌防长主张修宪:在乌设立外国基地的禁令已经过时
2023-07-19 17:17 乌克兰之殇 -
“俄乌冲突后美国或是唯一全球大国,可边走路边嚼口香糖”
2023-07-19 16:45 美国一梦 -
事关马岛主权问题,阿根廷获“外交胜利”
2023-07-19 15:55 -
韩方称朝鲜发射2枚导弹,中方回应
2023-07-19 15:51 朝鲜现状 -
王毅将出席第十三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并访问四国
2023-07-19 15:28 中国外交 -
王毅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2023-07-19 14:31 中美关系 -
“看到我们的部队出现这种动荡,对手一定乐坏了”
2023-07-19 13:39 美国政治 -
逮捕普京?南非总统:那可是宣战!
2023-07-19 13:36 金砖国家 -
皮塔被暂停泰国国会下议员职务
2023-07-19 13:24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