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多名国际学者争论:世界是单极、双极还是多极
【导读】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享受过“单极时刻”的地位。但“9·11”事件后,西方学者内部开始集中讨论美国在世界体系中权力地位的变化,争论美国是否处于“单极时代”。现在,俄乌冲突下的地缘政治变局、全球权力平衡、中美大国竞争以及美国霸权的未来都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
当前世界局势和全球权力分配是单极、两极还是多极,基于不同的视角和衡量标准,会有不同的答案。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近期针对“全球权力分配更接近单级,而不是两级或多级”这一论点,采访了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国30多名知名学者对此的看法,选项主要分五个层级,分别是“强烈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和“强烈不同意”。文章由公众号“中美聚焦”(chinausfocus)编译,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文/《外交事务》,译/吾楼】
强烈同意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政府系教授斯蒂芬·布鲁克斯(Stephen Brooks)、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
20世纪90年代美国拉开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权力差距,要想拉进这一差距,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在经济领域,中国确实在缩小同美国差距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其他领域,中国所做的要少得多。中国现在是且将长期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美国则是唯一能够指挥全球的超级大国。而且,中国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例如,美国企业在高科技行业的利润占比为53%,而中国则为6%。
同意
原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总编、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吉迪恩·罗斯(Gideon Rose):
中国崛起是真实的,但美国衰退的说法被过分吹嘘了。基于其在世界上独有的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综合实力,华盛顿仍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明显主导地位。美国的对手也面临重大障碍。衰落将是一种选择,而非必然。
美国外交关系学会研究员曼贾里·查特吉·米勒(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
世界不是多极的,但也不能说是单极或双极,这很复杂。这和军事能力有关,但观念也很重要,这就涉及到国家声誉、盟邦体系和影响力。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人们能够强烈感知到中国崛起,并十分担心美国可能的衰落。但根据调查,如果有选择,这些国家大多会选择让美国成为主导力量。而且,美国有盟友,而中国仍然坚持不结盟。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Shivshankar Menon):
这是一个在各种秩序之间“随波逐流”的世界:全球经济是多极化的;但在军事上世界仍然是单极化的,而且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国际机构或国际规范在发挥作用。因此,毫不奇怪,硬实力更有价值,按照这个标准,世界仍然倾向于单极化发展。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丹·奥特曼(Dan Altman):
首先要判断在国际政治中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之间谁更重要。中国在经济上更接近美国,而非军事上。但历史表明,经济实力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在1917年和1941年,德国领导人评估与美国开战的可能性时,更多的是基于其武装力量的弱点,而不是其经济实力。这是德国的两次严重误判。美国必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中国经济实力还没有超过美国。美国在技术领域的优势和其强大的盟邦网络强化了其军事优势。目前暂时是这样。
世界正在从单极化向两极过渡,未来更有可能是两极而非多极。印度最终可能会让世界多极化,但怀旧、任性且一厢情愿的俄罗斯将永远不会再成为其中的一极。
今年6月,北约举行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演习“空中卫士2023”。图自北约推特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基辛格全球事务中心主任弗朗西斯·J·加文(Francis J. Gavin):
对许多人来说,美国似乎在相对衰落,然而,在定义权力的关键指标(技术创新、企业活力、金融和货币实力、能源生产、文化影响力)方面,美国状况比15年前好得多。美国军事和情报能力无与伦比,盟邦体系也越来越强大。中国经历了历史性的经济增长和非凡转型,但依然面临艰巨的结构性挑战。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国治国计划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维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
由于美国在军事和货币方面的优势,目前的权力分配更像是单极,而不是两极或多极。但这些术语都不是很有用。极性(polarity)的概念是为了解释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然后在“单极时刻”被重新应用。在这两个时期,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权力元素相互配合,并被映射到大国政治之中。而今天的国际体系并非如此。大国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优势和劣势,也不能将一种权力形式转化了另一种。中国经济规模和贸易联系超过当年的苏联,但军事影响力不大,政治目标也更温和。所以,现在是一个“尚未极化”的世界。不过,如果美中竞争继续升级,两极化可能会回归。
中立
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总裁伊沃·达尔德(Ivo Daalder):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只要美国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国内外事务,它就能在几十年内保持这样的地位。但中国实力正在上升,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增加。当然,这还不算是多极化的迹象;但是,如果美国继续破坏国内的民主,展现本世纪初的那种傲慢(发动两场战争),这些就可能是世界两极化的迹象。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教授阿耶·扎拉科尔(Ayse Zarakol):
这个问题映射的物质力量、军事力量,从这方面讲,世界仍然更接近于单极。但权力也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优势和劣势。在这一点上,美国和整个西方国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想象中都比十年前差得多。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
都不是。在全球军事上更接近单极;在全球经济上是多极;在许多跨国问题上是分散的....。
美国杜克大学政法和公共政策教授彼得·费韦尔(Peter Feaver):
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正在发生变化,正从单极化转变为某种混合形式的多极化。虽然美国的相对权力地位已经从2001年左右的某个顶点有所下降,但2023年已是多极化世界实属夸张。中国经济实力相当大,军事力量也在增长,但中国还不是苏联那样级别的美国对手。目前的大国竞争和冲突水平是否会达到全面多极化的顶峰,取决于美国是否能重振其实力,以及其他竞争对手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在不断变化的国际体系动态中“要么试图获得优势,要么跌倒不起”。
- 原标题:30多名国际学者争论:世界是单极、双极还是多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子公司非洲小股东占据矿堆,还派军警看守!中企披露细节
2023-07-20 07:55 -
奥克兰市中心发生枪击案,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2023-07-20 07:37 -
“欧盟想重修旧好,拉美国家却说不”
2023-07-19 22:50 欧洲乱局 -
“布林肯访华时,美方已知晓基辛格访华计划”
2023-07-19 22:50 中美关系 -
美光总裁拜会中国商务部
2023-07-19 21:18 中美关系 -
俄外交部提醒联合国:还剩3个月
2023-07-19 21:06 俄罗斯之声 -
克宫:普京将以视频形式出席南非金砖峰会
2023-07-19 20:44 金砖国家 -
-
“邀请了中国,还是没回复”
2023-07-19 17:33 中美关系 -
马克龙批评后,她宣布退出
2023-07-19 17:32 欧洲乱局 -
引爆全韩怒火!别人救灾他打球,居然还把媒体骂了一通…
2023-07-19 17:28 三八线之南 -
乌防长主张修宪:在乌设立外国基地的禁令已经过时
2023-07-19 17:17 乌克兰之殇 -
“俄乌冲突后美国或是唯一全球大国,可边走路边嚼口香糖”
2023-07-19 16:45 美国一梦 -
事关马岛主权问题,阿根廷获“外交胜利”
2023-07-19 15:55 -
韩方称朝鲜发射2枚导弹,中方回应
2023-07-19 15:51 朝鲜现状 -
王毅将出席第十三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并访问四国
2023-07-19 15:28 中国外交 -
王毅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2023-07-19 14:31 中美关系 -
“看到我们的部队出现这种动荡,对手一定乐坏了”
2023-07-19 13:39 美国政治 -
逮捕普京?南非总统:那可是宣战!
2023-07-19 13:36 金砖国家 -
皮塔被暂停泰国国会下议员职务
2023-07-19 13:24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