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张昕:俄罗斯对阿富汗的态度和底线是什么?欧亚秩序如何重构?
最后更新: 2021-09-22 11:16:26【采访人:崔珩,《俄罗斯研究》杂志编辑、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受访人:冯绍雷、张昕】
一、引言
2001年10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的行动,拉开了阿富汗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持续了近20年,跨越四任美国总统,《外交事务》杂志(Foreign affairs)称之为“美国最长的战争”。
这场战争造成超过2000名美国士兵阵亡,财产损失接近2万亿美元,数十万阿富汗人丧生。2021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和北约盟军将于“9·11事件”二十周年纪念日前全部撤出。2021年8月30日晚,拜登在华盛顿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在阿富汗近20年的军事存在已经结束。
阿富汗战争贯穿21世纪前20年,是我们观察世界变局的重要窗口。《俄罗斯研究》编辑部邀请冯绍雷教授、张昕副研究员就阿富汗问题和欧亚秩序构建进行对话,以飨读者。
二、阿富汗问题的世界含义
(一)喀布尔大撤退可否视为西方总体性的制度失效?
崔珩:2021年7月底驻阿美军匆忙撤离,上演了一幕“喀布尔大撤退”,此后阿富汗局势突变,8月15日,塔利班占领喀布尔,8月19日塔利班宣布将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自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到2021年撤出阿富汗,美国的失败不仅仅在于军事上的丢城失地,我们可否将“喀布尔大撤退”这一幕看作是西方总体性的制度失效?
冯绍雷:如果把阿富汗战争视为一个西方制度推广过程的话——虽然,阿富汗战争最初是出于反恐,但很快转换为在全球推广美国式的“优越制度”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甚至到战争末期,就仅仅是为了美国的“颜面”——那么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这种制度推广过程本身所起的功效。也即,能否为人类祛魅除恶?能否为人民提供稳定的福祉?能否带来区域与世界的安宁?能否带来一种长治久安的治理模式?能否得到盟友与支持者的首肯?至少,除了最初阶段对于恐怖分子的打击,以及剪除本·拉登这一恐怖主义元凶之外,看不到这场战争有助于上述功能的实现。
此外,还需要看一下,作为西方制度推广过程的决策机制,多大程度上与“正义”有关。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写过一部题为《共和的危机》的文集,这是她平生最后一部著作。其中有一篇“政治的谎言”,专门检讨越南战争的决策过程。在越战尚未终结的20世纪70年代初,阿伦特就曾非常尖锐地批评了美国围绕着越战的决策体系。阿伦特认为,高度官僚化的机构及其智库人员——所谓的“问题解决专家”欺人而自欺。她说,“问题解决专家”从抽象的社会科学理论(如骨牌理论)或意识形态出发,不惜通过制造事实来配合理论,来主导对越战的政策。她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民众对确定性的渴望,竟使得谎言比现实更容易让人相信。
情况十分相似的阿富汗战争的决策过程,究竟是美国情报部门撒谎骗了整个决策部门?还是美国式的意识形态误导了世界?抑或二者皆有?我认为是二者皆有。从这两方面来看,说这是西方制度的一次总体性失效,远不为过。
当地时间9月11日,阿富汗前政府的总统府升起塔利班旗帜。视频截图
(二)阿富汗战争的结束是否反映了西方的衰弱?
崔珩:阿富汗战争开始于21世纪初,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正在延续赢得冷战的强劲势头,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影响力,借以巩固西方的优势。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至今的20年间,我们见证了西方的制度和意识形态逐渐丧失吸引力,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趋势,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暴露西方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短板。我们站在全球的视野如何理解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其与西方“衰弱”有何关联?
冯绍雷:对这一问题,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看法的。有学者认为,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了,不意味着美国衰落了。也有学者认为,未必一定能说,美国霸权必定就衰落了,阿富汗撤军不过是一次杀向东方的战略大转移而已。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出版,全世界热议美国的衰落。当时,亨廷顿说了一句话:越是这个民族自己在讨论是否衰落,这个民族就不会真的衰落。当年的美国,吸取了越战教训,似乎“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我认为可以从全球转型的视角来看待“美国衰落”,或者“西方衰落”的问题。巴里·布赞认为,19世纪以来的全球转型过程有三个段落,法国大革命到1945年是殖民主义的西方中心的全球转型,1945年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一段是“西方全球性”的全球转型,而在此之后,则开始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转型过程。
如果从西方或美国对于整个世界物质空间的把持这一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的确是在收缩,包括其精神世界正在出现重大大裂痕,受到各方的挑战,也的确出现了很多“倒退”“衰朽”与“衰落”。但是,这里是否还蕴含着西方因此而完全丧失了调整战略、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这还值得讨论。
20世纪2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之后,一败涂地。直到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登台,实际上昭告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的问世,延存至今。20世纪60年代末期后,包括越战及内部危机,美国一度似乎分崩离析,但先是中美苏关系大反转,然后是1979年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发起的私有化改革,掀动了新一轮全球化,造就了美国又一波兴盛风光。今天不能忽略这些离开我们还不太远的历史。但是,即使西方还有调整的可能,那也是需要有一些关键条件的:第一,能否出现罗斯福新政那样的大规模改革;第二,以真诚的国际合作面对真正的敌人,比如,各类极端化的意识形态与宗教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足。目前,我看不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条件。
(三)从哪些理论视角来理解阿富汗战争的结束?
崔珩:对于阿富汗政治局势的理解和判断,我们看到,在国家间层面,主要是地缘政治、现实主义视角的分析,国内层面主要是宗教、现代化等视角,我们可以从哪些理论视角来观察和理解阿富汗战争的结束?
冯绍雷:当然可以有很多角度来观察20年阿富汗战争这一独特现象。其实,大家比较熟悉的地缘政治、现实主义的或者自由主义的国际理论,虽然相互间各有专指,但实际上还是紧密纠缠在一起的。比如,尽管我不太喜欢米尔斯海默的一些具体结论,但他对世界进入“多极化”以后,现实主义、地缘政治一定会联手并起着比自由主义更大的作用,深信不疑。阿富汗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又如宗教研究与现代性的问题,也是相互间发生着紧密的关联。从现代性的观点来看,阿富汗的宗教文化也许是最具有前现代性特点,而难与西方所提倡的现代、后现代的世俗文化相融合的。但是,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现代性”这一范畴本身?尽管欧美现代化程度最为发达和充分,但是现代性是否意味着仅仅就是以欧美为楷模,而排除其他一切值得追求又能体现为当代社会理想的、不一定是欧美式的、而是多样化的文明禀赋?比如,伊斯兰教对于西方社会中穷奢极欲式的享乐主义的批判;比如,安全这一重大命题应该在“现代性”这一范畴中所占有的地位。这些都应该成为对于“非线性、广谱的现代性”的补充。现代性中对民主与自由的追求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只存在欧美所理解的民主与自由,更不意味着可以采用大规模暴力去强行推动这种“民主”与“自由”。
- 原标题:冯绍雷 张昕 崔珩:阿富汗问题与欧亚秩序构建——关于世界大变局的对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尼日利亚村长为何亲手写来感谢信?
2021-09-22 11:10 非洲之窗 -
菲外长称:欢迎美英澳新联盟
2021-09-22 11:04 -
古特雷斯称“美国是联合国根本支柱”,不过…
2021-09-22 10:33 -
阿塔提名驻联合国代表,要求在联大发言
2021-09-22 09:14 阿富汗 -
中国代表点名美澳:未能有效监管私营安保公司,侵犯人权
2021-09-22 08:01 中国外交 -
古特雷斯:对中美宣布的气候行动感到鼓舞
2021-09-22 07:51 -
美国新增确诊93924例、死亡1990例
2021-09-22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遭盟友“背后捅刀”,法国或“重审对华关系”
2021-09-21 22:15 欧洲乱局 -
美国终于“默认”中国疫苗
2021-09-21 19: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苏丹突发“未遂政变”,至少40名军人被捕
2021-09-21 17:13 非洲之窗 -
法国一闹,欧澳自贸协定谈判果然推迟
2021-09-21 17:05 欧洲乱局 -
“拜登眼下最大难题:证明自己不是特朗普”
2021-09-21 16:09 美国政治 -
俄使馆嘲讽法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021-09-21 15:56 俄罗斯之声 -
阿塔: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实际上“已经开始”
2021-09-21 15:30 阿富汗 -
被召回的法国驻美大使:这事很严重
2021-09-21 14:19 法国见闻 -
美媒出“损招”:拜登买法国潜艇赠越南,“一箭三雕”
2021-09-21 14:02 美国一梦 -
拜登联合国首秀前放话:美国回来了
2021-09-21 13:20 欢乐联合国 -
特鲁多还是赢了
2021-09-21 12:09 -
中国申请加入CPTPP,美两党参议员坐不住了
2021-09-21 11:56 -
又一残酷里程碑!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百年前大流感
2021-09-21 10:26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