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埃克豪特:CEO越富,打工人越穷
就像约会与爱情一样,过度简化的模型会惹恼一部分人群,因为他们觉得人类是有人性的,大家行事的时候不仅会看重金钱,同时也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没错,人们的确会考虑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也的确能够影响高管市场的具体决策。我们之所以要把这个无限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如此简单的模型,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背后的运作机制。
在课堂上,我会告诉学生,模型根本无法取代复杂的现实世界。这些经济模型就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之间的路线图,它不会标示出布雷达市生长在荷兰与比利时边境线上的那一棵棵风姿秀逸的柳树,也不会标示出里尔市能够做出最美味的焗蜗牛的餐厅。
这些路线图不仅会略去这些别致的景色,也会放大你所感兴趣的地区。更夸张的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某些地图甚至会扭曲事实。例如在伦敦的地铁线路图上,1区的1英里比6区的1英里长很多。正如美国著名医生、癌症研究先驱霍华德·斯基珀(Howard Skipper)那句戏言所说:“所谓模型,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帮你看清真相的谎言。”我们可以从简化后的高管市场中得到一个结论:最大的企业会雇用最好的CEO,并付给他们市场上最高的薪水。
上海地铁线路图(上)和实际地铁地图(下),显然有一定差异
CEO薪酬水平的不断攀升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企业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激励CEO,只要CEO能够为了企业和股东的利益而行动,这些企业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因此,根据CEO的具体表现,企业制定了相当复杂的奖励制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股票期权,它已经逐渐成为CEO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所有者认为,如果高管也能从企业收益中分一杯羹,那他们肯定会斗志满满,并尽其所能地为企业赢取更多利润。其结果就是,同其他员工相比,高管们拿到了数额十分夸张的薪水。
然而不久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奖励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高管们的表现并不如想象中的好。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股票价格实际上和奖励制度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很难被CEO的决策所左右,比如油价,或是运气。
有研究表明,CEO的薪酬之所以增加,其实是因为市场的整体行情发生了变化。企业规模变大时,薪酬水平就会上升。因此,薪酬的增加并不是因为企业采用了新的奖励制度,这只是市场供求关系所导致的自然结果。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高管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尽管这些高管的盈利能力与决策能力并没有什么变化。对于普通的岗位来说,我们或许可以用两名较为平庸的员工去取代一名较为优秀的员工,并让他们两人每人只拿一半的工资,但对于CEO这样的岗位来说,这根本行不通。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在文章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很多工作就跟坝址一样:“假如一个大坝没有充分发挥坝址的潜力,那么哪怕它储水量很高、发电量很大,这也是一笔极为不划算的买卖,因为从坝址的角度而言,这座大坝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工作岗位就像坝址,员工的工作能力就像坝址上尚未修建的各种大坝。倘若某个劳动力的工作能力真的很低,那么即使他不要工资,他也找不到工作。这不是因为他的产出是负数,而是因为他无法充分发挥这一工作岗位的潜力。”
在企业规模扩大以前,每家企业都对自己高管的工作感到十分满意。虽说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更希望拥有一名顶级CEO,但如果这家公司要为他支付和大企业一样的薪资水平,那这家公司宁愿不雇用他,因为这并不值得,这就是高管市场中的“择偶过程”(即均衡过程)。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思想实验:所有企业的规模都稍微扩大了一点,因此,尽管CEO的人选没有发生变动,但每家企业仍旧要为自己的CEO支付更高一些的薪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某家比你现在的规模小,但比你之前的规模大的企业,就会有能力挖走你的CEO。这家规模较小的企业如今已经成长起来,比当年的你更富有生产力。它的野心很强,为了在市场中更进一步,它想要挖走你的CEO。因此,你之前为CEO开出的薪资已经比不上这家企业开出的薪资了。所以说,这种广泛存在的竞争压力会提高所有CEO的薪资水平,没有哪家企业可以逃脱这一魔咒。
在这一思想实验当中,所有企业都没有更换自己的CEO,但CEO的薪资水平却出现了上涨。由此可见,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给CEO带来很多收益,尽管他们并没有做出更多工作,能力也没有任何提升。仅仅因为任职企业的规模变大了,这些CEO的付出就变得更有价值了。总的来说,高管薪酬水平的上涨是两种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二是企业对稀缺人才的激烈竞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两会焦点 | 阿拉基层立法联系点要做民生晴雨表、立法智囊库
2023-03-07 21:46 上海观察 -
京东零售明确2023年战略:低价
2023-03-07 21: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审议: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23-03-07 16:52 2023两会 -
马可波罗IPO:洋名字下境内收入占95%,曾卷入行贿受贿案
2023-03-07 16:09 观网财经-金融 -
海关总署:前2月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同比微降0.8%
2023-03-07 14:21 观网财经-海外 -
入出境旅游复苏势头显现,携程四季度同比扭亏
2023-03-07 13: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女性,被低估的职场生长力
2023-03-07 10:00 -
刘元春:民间投资低迷,有三大原因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刘元春:消费投资哪个重要?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罗思义:为什么美国经济刺激计划成了一场“全球灾难”?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罗思义:为经济复苏“开药方”,中国的这个决定性优势不能忽视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大卫·戈德曼:美国这么做,会让全球出现两条芯片供应链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大卫·戈德曼: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的想法十分愚蠢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大卫·戈德曼:美国可以尽情说中国坏话,东南亚没人听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管涛:全球央行“狂囤”黄金,金价会不会大涨?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管涛: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2023-03-07 09:50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有人问:过去技术企业“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在怎么办?
2023-03-07 08:22 -
制度没变,为什么民企感受不到温暖?
2023-03-07 07:48 2023两会 -
老人称申请退还跟团游定金被告知等三年,涉事旅行社屡遭投诉
2023-03-07 07:37 观网财经-消费 -
全国人大财经委依法开展2023年计划、预算审查工作
2023-03-07 07:17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6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7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