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特尔·斯坦因:绝大多数德国人“真搞不懂”特朗普为何会胜选
美国不愿为了建立世界气候政府或世界民主的梦想,而牺牲其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事实上,情况一直如此——而特朗普如今更是赤裸裸地提醒了人们这一事实。选举结果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普通的美国工人已经厌倦了将税金浪费在觉醒运动、左翼身份政治、多元化、平等性和包容性(DEI)意识形态、气候幻想以及无节制的社会支出上。他们不会为了自杀式的开放边境移民政策而牺牲自己的安全和身份。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回归有利于美国和美国中产阶级的成功经济政策。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思想和新关税政策的出台,将损害德国的出口制造业。汽车行业及其他行业显然十分担忧。身为德国人,我希望关税能够适度,且损害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德国传统产业经济低迷的严峻形势并非源于美国政策,而是完全由我们自己造成:由于绿色能源转型政策导致能源成本过高、税收和劳动力成本高昂,以及官僚主义和繁文缛节过多,德国竞争力持续下滑。如今,这已威胁到德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德国曾在19世纪是经济强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再次崛起,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失去优势,逐渐落后,我们缺乏某些美国地区所展现出的创新水平。
特朗普身边有埃隆·马斯克——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这也标志着一次富有远见的变革:美国想要再次“伸手摘星”。美国绝不会允许自己在科技领域被挤出全球顶尖的行列,也不会允许中国在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上超越自己。马斯克向太空发射火箭,打造炫酷的赛博卡车,而德国那些愚蠢的进步派却在惊叹用笨重的货运自行车取代汽车的想法。在德国,你几乎看不到马斯克那种振奋人心的乐观精神和不可遏制的成功欲望。相反,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在德国却备受诋毁。《明镜》最近刊登了一篇关于马斯克的文章,标题为“二号公敌”,荒谬地指责他破坏了民主。
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该杂志将马斯克称为“二号公敌”,而“头号公敌”是特朗普。
马斯克遭到欧洲左翼精英的憎恨,因为他解放了推特(Twitter)和X,在这个此前由左翼势力主导的平台上恢复了健康的权力平衡。他代表意见自由和民主辩论的最大化。对于那些试图控制国家话语、审查不受欢迎意见的建制派守护者而言,这简直是恐怖的愿景。他们将不喜欢的就斥为虚假信息。特朗普的胜利,是在文化层面对抗左翼“抵制文化”的一次突破。
特朗普的胜利之所以让欧洲人和德国人感到更加痛苦,是因为它暴露了我们在安全政策方面的弱点和幻想。这位前总统完全有理由猛烈抨击德国武装力量严重不足且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做法。三十年来,包括默克尔政府执政的十六年,德国对军队的拨款严重不足。我们始终未达到北约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
副总统当选人、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在今年2月《金融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欧洲必须在国防方面自立自强”,这是正确的。目前,德国的联邦国防军就像一名跛脚的独腿士兵。万斯在文章中写道:“联邦国防军几乎难以组建起一支随时能投入战斗的旅级部队。”他呼吁德国努力克服这一弱点。在今年春季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也明确了这一点。
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一直在努力拼凑足够的资源,以调动一个旅级部队前往波罗的海地区。2022年2月底,在俄乌冲突后,朔尔茨宣布了“Zeitenwende”,即历史性的转折点。但实际上,他在宣言之后并未采取多少实际行动。政府承诺通过债务融资为联邦国防军额外拨款1000亿欧元,但并未带来任何真正有意义的改变。德国仍远远落后于北约2%的开支目标。
特朗普将再次向我们出示这张账单,而从施罗德到默克尔(以及默克尔曾经的财政部长朔尔茨),德国历届政府都曾以为他们能够逃避这张账单。在共产主义苏联帝国解体后,德国希望以牺牲国防为代价,永远享受“和平红利”,几乎免费地躲在北约和美国核武器的保护伞下。现在,是时候偿还了。特朗普终将迫使我们加大对自身武装力量的投入。如果我们想要更加独立和自主,这便是前提条件。
当选总统及其即将上任的政府将会嘲笑我们之前的道德傲慢。德国的姿态常常是空洞无物的:向全世界宣讲道德行为准则,却未能以足够的军事力量来支撑自身的安全需求。德国有一种倾向,即对世界进行说教——无论是气候问题、LGBTQ群体问题、正确处理过往罪孽的方式,还是在新全球主义背景下克服民族国家的必要性——这种倾向将不得不终止,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在特朗普的领导下,我们将独自站在雨中。
2024年7月2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新华社
朔尔茨政府极不受欢迎。仅有15%的德国公民支持他的社会民主党,绿党的支持率也有所回落。德国的经济危机、移民危机、能源价格高昂、极端进步主义等问题,使得民众纷纷疏远“进步联盟”。三年后,这个矛盾重重、意识形态混乱的联盟终于垮台。在默茨的带领下,基督教民主联盟变得更加保守,他试图给人留下自己纠正了默克尔的一些重大错误的印象,尤其是在移民危机期间的开放边境政策上。但真正令柏林政界担忧的是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因为他们为进步梦想提供了一个激进的替代方案。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会为欧洲的右翼政党或右翼政府提供意识形态上的助力。同时,这也将使我们的处境更加艰难。我们必须掌控好各自的国家与民族。但大势所趋,预示着一种向右转的趋势,即重新推崇更具活力、更加自由的经济和国家自由的政策——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欢迎的变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全程空喊口号,她威胁要让中国“付出更大代价”
2024-11-13 08:48 观察者头条 -
阿斯利康CEO:关于中国的事情,我们真的很重视
2024-11-13 08:26 -
“中国月壤给了意大利总统一点点震撼”
2024-11-13 07:49 航空航天 -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定了他
2024-11-13 06:56 美国政治 -
德国提前大选时间定了,“朔尔茨失去了德国人民的信任”
2024-11-12 23:06 德意志 -
怕特朗普再次阻挠?WTO想“提前任命”这个重要职位
2024-11-12 22:30 特朗普 -
“中方敦促英方立即停止”
2024-11-12 22:20 香港 -
以新防长放话:喘息?没门
2024-11-12 21:53 观察者头条 -
美民主党进步派高层炮轰:党内领导人“沦为大财团人质”
2024-11-12 20:47 美国政治 -
曾起诉中国的他,决定退出司法部长竞选
2024-11-12 20:36 美国政治 -
中俄举行战略安全磋商
2024-11-12 20:25 中俄关系 -
除了卢比奥,我国还制裁了这些美国人
2024-11-12 18:58 中美关系 -
“讨好”特朗普,他被要求这么做…
2024-11-12 17:24 美国大选 -
朝俄批准!外交部表态
2024-11-12 17:24 朝鲜现状 -
他蠢蠢欲动:特朗普赢了,机会来了
2024-11-12 16:53 巴以恩仇录 -
中美领导人是否将在APEC峰会期间会面?外交部回应
2024-11-12 16:44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回应菲防长言论:每一次争议升级都是菲方挑衅引起
2024-11-12 16:37 南海局势 -
“拜登赶紧辞职,让哈里斯当会儿总统”,在场的都惊了
2024-11-12 16:16 美国政治 -
韩国、越南、印尼……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要砸谁?
2024-11-12 15:48 特朗普 -
“忠诚、对华强硬”…又一批重要人选曝光
2024-11-12 15:03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33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35“《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评论 56北约叫完“爸爸”,欧盟想着:帮特朗普搞定下中国 评论 141“中方已批准”,欧盟仍喋喋不休… 评论 289最新闻 Hot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
日本人怒了,日本政府却…
-
公开决裂?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叛国”
-
中国记者受伤事件,俄方已按恐袭罪立案
-
“又一座!乌四大锂矿俄已夺其二”
-
“大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高调预告,印方却称“没进展”
-
“编剧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男女对立而拒绝女性叙事”
-
还来?以防长:必要时会再次袭击
-
党内初选失利,“科莫将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纽约市长”
-
发布会上“大发雷霆”,美防长怒斥福克斯新闻前同事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
中国菜谱+越南厨房:中美博弈下的越南式“突围”
-
“《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
“馆长”:这次大陆行打了民进党一巴掌,台湾有60%的民意不支持民进党
-
美驻俄大使即将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