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天凯、格雷厄姆·艾利森、李世默:中美“大碰撞”如何化危为机
崔天凯:我看到,美国政府嘴上说的跟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很大矛盾。有时我真的很困惑,不知道哪一边才是真实的。
例如,我们都同意应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展合作,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么多家中国公司受到美国制裁,大概有1500家左右,其中很多是从事绿色经济的公司。美方这样做,导致新技术、新产品很可能被放到所谓的“小院高墙”里。但是,应对气候变化,仅靠发表政策声明是不够的,必须让整个社会携起手来,要有企业界的参与。然而,中国许多大公司都受到制裁,它们怎么可能参与到这一合作中来呢?
格雷厄姆·艾利森:目前在美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有75%是中国制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质量更好,成本也更低。然而,我认为新能源车的问题尤为复杂,因为汽车行业是美国人较为看重的,并且,这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利益相关,而它是民主党政治支柱之一。
崔天凯:我认为你说的没错,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另一层面。虽然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升级,推动绿色经济是为了全球所有人的整体利益,但是,一些人、一些群体所付出的代价很可能相对更高。我们必须更公平地分担成本和分享收益。
2023年,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图/美国白宫)
格雷厄姆·艾利森:有一次,我和你谈到这个问题,你指出,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各方都能买到更廉价、优质的产品,这对任何消费者都是好的。但对某些制造群体而言,不是这样。比如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人,他们在国际钢铁市场落伍了,只能以不可持续的低价生产钢铁,可能无法参与竞争。
我认为,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如此迅速和广泛地拓展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预料到,利益受损的群体会产生更大的反弹。因此,在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想象力。
崔天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我们不应该把一切都寄托于市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共同富裕、共享繁荣。我们密切关注所有潜在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仍然不应该被“中国恐惧症”所误导。当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说,不应该让中国的电动汽车出现在美国街道上时,令我很震惊。她还声称中国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把全部300万辆电动汽车同时熄火,好像“瞬息全宇宙”。
我没想到高级别官员会说出这样的蠢话。希望他们不要变得更荒唐。我有点担心,有一天他们会警告人们不要去美国的中餐馆,声称每个饺子里都可能有芯片,它们会监视每个美国人。
格雷厄姆·艾利森:中餐是我的最爱,那我全身都有芯片咯。
崔天凯:希望人们不会如此疯狂。
李世默:如果我们能做出这么高级的芯片就好了。
崔天凯:如果中国真能做出这么高级的芯片,倒是可以有更好的用途,而不会用来去监控谁。
格雷厄姆·艾利森:我们之前讨论过封禁Tiktok。
李世默:这次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相关法案,参议院中只需要60票通过后,美国总统就会签署。这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格雷厄姆·艾利森:毫无疑问,修昔底德式竞争会显著影响人们的心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我曾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现在你却能跟我平视,这让我很不舒服,我会认为你可能是通过不公平地利用我才实现成功的,然后我就变得更加多疑、更加敌对,甚至妄想。因此,我认为这是双边关系的一大风险,尤其是在美方。
我认为,Tiktok被禁的可能性大约为60%,但还不能确定,因为法案在参议院进展缓慢,而且涉及很多利益冲突。Tiktok的美国用户已达1.7亿人,包括拜登竞选团队。
李世默:去年底以来,双边关系似乎出现了一些稳定的迹象,但拜登几个月后可能就会下台。我们该如何继续推进双边关系呢?
格雷厄姆·艾利森:从商业视角来看,民主选举制度的一个缺陷是,每四年就会安排一次恶意收购。当某一企业面临恶意收购时,显然会占据该公司的大部分注意力,并导致相当大的混乱;当然,这也是政治更新过程的一部分。
当人们与拜登政府打交道时,不得不考虑:这个政府明年1月份还会在吗?人们会对美方提出的任何交易条件打折扣,他们会考虑潜在的“第二选择”。以乌克兰战争为例,对普京来说,如果特朗普有50%的胜选机会,普京此刻为什么要接受妥协条件呢?特朗普可是声称将在一天内解决战争,抛弃乌克兰的。所以我认为这是美国的一个弱点,却无法避免。
李世默:在美国政治更加两极分化的当下,恶意收购可是真的“恶意十足”。根据目前的数据,特朗普获胜的几率高于50%,如果今天举行大选,他必胜无疑。那么中国应如何应对?我们要像普京一样等吗?
特朗普(资料图/新华网)
崔天凯:我认为试图预测美国大选结果是有很大风险的。平心而论,我认为如果拜登再次当选,美方政策的可预测性会更高一些。如果特朗普归来,可预测性就会降低。但我不认为美国对华政策会有根本性、实质性的改变。无论谁当选,美国或许都会维持当前的方向,或许直到撞到南墙,他们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告诉我的一些美国朋友,我们已经准备好继续“与狼共舞”,但不会按别人的节奏起舞。
李世默:如果特朗普当选为总统,我认为我们在欧洲的外交空间会大一些,因为欧洲会对美国失去希望,将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合作和贸易伙伴。
格雷厄姆·艾利森:从历史上看,无论美国局势看起来多么混乱,它都有自我复原和革新的的能力,美国有这样的基因。我认为特朗普的一个优点是,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他行为上比喊出的口号要谨慎得多。
李世默:他应该是多年来第一位从未发动战争的美国总统。
格雷厄姆·艾利森:他对此感到非常自豪,竞选期间经常强调此事。
- 原标题:崔天凯、格雷厄姆·艾利森、李世默:中美“大碰撞”如何化危为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对华出口同比下降 4.3%,美中贸委会给美国立法者敲警钟
2024-04-24 09:48 中美关系 -
亲巴勒斯坦抗议席卷全美高校
2024-04-24 09:37 美国一梦 -
“中国到2030年每3辆车中就有1辆电动车,当之无愧全球领导者”
2024-04-24 09:26 新能源汽车 -
欧盟事先未通知“突袭”中企:控制员工手机,要求获取数据
2024-04-24 09:19 欧洲乱局 -
美澳紧盯,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建交后首次选举结果揭晓
2024-04-24 07:53 -
澳门特区政府:罔顾事实,坚决反对
2024-04-24 07:18 中美关系 -
俄副防长伊万诺夫涉嫌受贿被拘捕
2024-04-24 06:5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的这个谈判筹码,能奏效吗?”
2024-04-24 06:45 中美关系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第一根界桩设立
2024-04-23 23:01 -
泽连斯基:拜登向我保证…
2024-04-23 22:35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向美国年轻人喊话:若TikTok被禁,拜登应负全责
2024-04-23 22:02 特朗普 -
“美国对非洲国家说教的努力适得其反,他们受够了”
2024-04-23 21:45 非洲之窗 -
他回击西方对华指责:中国确实帮了你们
2024-04-23 21:29 -
涉及超2000亿美元,俄官员警告欧洲…
2024-04-23 21:11 俄罗斯之声 -
俄防长:乌军损失近50万人
2024-04-23 21:08 乌克兰之殇 -
麻生将见特朗普,“日本两头下注”
2024-04-23 19:32 日本 -
加沙一医院发现近300具尸体,部分死者曾遭虐待
2024-04-23 19: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考虑限制海外役龄男性公民领事服务
2024-04-23 19:12 乌克兰之殇 -
“国际社会对美国领导力的不满持续上升”
2024-04-23 19:11 美国一梦 -
调查报告称“以色列没证据”,以色列不满:假的
2024-04-23 19:02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