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
美国总统拥有执行法律和制定国策的大权,与美国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而共同构成美国政治体系中的主权者,而且在 19 世纪经历了行政权的扩张后,总统一职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甚至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如何任命总统,因此是“国之大事”。
美国开国元勋们对此曾有过细致考虑,对主权代理者的德与能都十分看重,比如美国首任财政部长、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时新宪法的重要推动者亚历山大 • 汉密尔顿就曾提出:“要使一个人成为合众国总统这样显要职务的当选人,至少也需要相当的才能和优点。这个职务十之八九会由德才都很杰出的人担当。”(7)这个说法与梁启超所认为的“非必须非常之才,始足以当此大任也”大相径庭。
汉密尔顿甚至还认为:“总统每次当选任期四年;只要合众国人民认为他可信就可以多次连选连任。”(8)从 20 世纪以来的实际表现看,与梁启超认为美国有识之士不愿意从政,以及总统职位在整个政治体系中并不那么紧要有很大不同,美国精英人士对担任政府高级职务,普遍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以往的美国总统及其阁僚的教育程度、曾经的从业背景,就能说明这一问题。在 2016年总统选举中,身为顶层精英的希拉里 • 克林顿,在确认败选结果后,竟忍不住号啕大哭,足见总统之位在她心中的分量之重。
2024年参加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演讲的希拉里·克林顿
在美国的一些关键时刻,总统往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比如亚伯拉罕 • 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富兰克林 • 罗斯福在“大萧条”之际。在对美国总统功绩的排名中,林肯、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三位德能兼具的总统,总是名列前三,比如 2018 年 2 月美国政治学会(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发布的《2018 年历任美国总统评比结果》就是如此,而特朗普则忝陪末座,足见美国人对“伟大总统”的标准是什么,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将特朗普与林肯相比较,两者显然无法相提并论,原因是林肯是典型的美国精英代表,受教育程度高、博学多识,且公共形象好、道德威望也高,在内战结束后乃至今天,林肯对美国的影响,都并不仅仅在于他解决了美国在某一时刻之困,而在于他的长久的道德感召力,对美国人在精神上的激励。特朗普也许可以为美国解决当前的一些困境,但其糟糕的公众形象、严重有欠的道德感召力,不可能对美国人的精神产生多少激励作用,他的上台执政,长久影响可能是美国在国家形象上的迷失。
林肯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美国学者 R.G.哈切森认为,总统是美国公民宗教的大祭司,理当成为正直诚实的典范,“总统作为全国统一的象征,将示范共同的基础性的对上帝的信仰,以团结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总统“作为一国元首,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他确实也具有重要的宗教作用,即一种能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的象征性作用,也是一种社会所依存的有效的价值观的象征性作用”。(9)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会因为窃听事件而被弹劾下台,里根为什么会因“伊朗门事件”而遭到指责。
总统选任不当,给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比如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观察家,就把近年来美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下行”趋势,归咎于前总统乔治 • 沃克 • 布什在新世纪到来之后严重消耗美国国力的错误对外政策,而这位前总统与特朗普一样,也在外享有不喜学习的诨名。
为防止将不适当的人推上总统宝座,汉密尔顿早有预见地提出,任命合众国总统“要尽可能地减少引起骚动和紊乱的机会”,为此,1787 年的制宪大会最终决定总统的任命不依靠任何现成的组织,而是将决定权交给美国人民,选出若干人组成一个选举人团的中间机构,专门从事选任总统这样一项临时任务。汉密尔顿认为相比直接选举出一个人(即总统),这“就不容易造成震动整个社会的非常的、暴乱性的运动”。
美国宪政体系的初始设计,是总统不能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州议会推选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举总统,其目的是“要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去反对结党营私、阴谋诡计、贪污腐化”,而选举人团的临时性质以及其成员各自分离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腐化的发生。(10)选举人团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非依赖一个固定机构来设置议程和做出决定,也非由民众直接选举总统,虽然它“一开始就诉之于美国人民的直接行动”。(11)
在 19 世纪上半叶民主运动发生之前,挑选总统选举人的决定权在各州议会,由于是局限在小范围的政治精英人群做出选择,实际上可认为是推举产生,而由选举人再去选择总统,仍是一种精英决定,因此同样可以认为是推举。在早期阶段,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因此具有鲜明的精英选择意味,是从贤能中挑选贤能,虽然不能保证能够产生十分优秀的领导人,但把德能都很差的人推选上位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
1787 年的美国制宪者们之所以选择这种总统任命方式,在于当时主导的政治观念是共和而不是民主,而共和的重要体现,则是代议。被一些人称作为“美国宪法之父”的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区分了民主与共和的区别:“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府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12)
按照今天的说法,前者是直接民主,后者则是间接民主。麦迪逊指出民主政体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他批评了当时的一种流行见解,即认为如果使人类在政治权利上完全平等,同时他们就能在财产、意见和情感上完全平等。麦迪逊青睐的是代议制的共和政体,它比民主政体有利于抑制党争,也有利于选出有德有能的政治代理人。(13)梁启超在游记中说美国政治的弊端在于共和,实际上他没有弄清共和与民主之别。
美国宪法设计者用心良苦,但其后继发展却有点基因变异、与初衷相违。自首任总统华盛顿卸任之后,选举人制度逐渐变形了,特别是经历 1830 年代的“杰克逊民主”运动后,总统选举人经历了由议会推选到人民直选的转变,在选举人被选举产生的时刻,高度体现的是“人民主权”原则;然而,这个选举其实又并非是由一个个“选举人”在参与竞选,而是在一个个州选择潜在的执政党,一般情况下,只要某政党的总统候选人以多数票在某一州胜出,归属这一州的选举人票都将归此总统候选人所有。
美国大选投票
这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以往的包含民主原则的精英选择机制,使总统任命由间接推选变成事实上的大众直选,美国宪法缔造者们所重视的选举人投票走向形式化,选举人的选票更加只具有“选票”意义,没有了“选举”内涵。总统选举人的人选,也转向高度受制于被宪法缔造者所警惕的政党机制,他们都是由政党的州代表大会或州委员会提名,而被提名者往往是有身份的公民或愿意为竞选基金慷慨解囊的党员,总统选举人的职务实际上是一个荣誉头衔,比如在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丈夫、前总统比尔 •克林顿,就被推举成了民主党在纽约州的总统选举人,他的那张选举人票最后投给了希拉里。
同时,总统候选人又是由所属政党的决策会议或代表大会提名推出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宪法制订者原来设计的那个慎重、公正、超党派的制度就被政治惯例彻底推翻了”,“它使国内每四年有六个月或六个多月充满了辩论和鼓动。它使个人追求权力的野心、各阶级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命运处在危险中”。(14)
- 原标题:总统:选举还是推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这一方面,欧盟远远落后中美”
2024-10-23 23:03 人工智能 -
习近平会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2024-10-23 22:35 中国外交 -
“敦促日方停止涉海消极言行”
2024-10-23 22:27 中日关系 -
“正与中方商谈租借月壤样品,我觉得中国会答应”
2024-10-23 22:21 航空航天 -
中国男子在菲律宾钓鱼时被绑架,“与非法博彩业有关”
2024-10-23 21:45 -
已致3死5伤,土耳其航空航天公司总部遭自杀式炸弹袭击
2024-10-23 21:44 -
“说印度是新的中国过于夸张,但‘去风险’用得上”
2024-10-23 20:36 德意志 -
-
这一幕被逐帧记录!
2024-10-23 18:56 -
“把特朗普关起来!”说罢,拜登发觉不太对…
2024-10-23 17:35 -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024-10-23 17:23 -
习近平同金砖国家领导人集体合影
2024-10-23 16:00 金砖国家 -
“马斯克像个傻瓜一样”
2024-10-23 15:59 美国大选 -
哈里斯的助选集会上,他来了
2024-10-23 15:58 美国大选 -
中方回应:深感担忧
2024-10-23 15:49 -
外交部证实:已遣送出境
2024-10-23 15:36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24-10-23 15:33 金砖国家 -
加州第一大报想“背书”哈里斯,被华裔老板阻止
2024-10-23 15:20 美国大选 -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俄中关系已成为典范”
2024-10-23 15:01 中俄关系 -
会议记录曝光!在华美企茫然:不可能的任务
2024-10-23 14:35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