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马斯克对特朗普有多重要?
“关税大侠”
特朗普对关税的执迷并非一味愚蠢,他最崇拜的安德鲁·杰克逊就是“关税建国”的先驱。
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之后,杰克逊可能和林肯一起,是美国的“再造元勋”。说起来,杰克逊是民主党的创建人,被政治反对派用他的名字Jackson起绰号为Jackass。Jackass是骂人话,有傻驴的意思,但也有平实、憨厚的意思。反对派在骂他,但杰克逊和民主党索性借坡下驴,以驴为党的形象。在2001年之前,特朗普也是民主党。
杰克逊率军占领佛罗里达,为美国扩大疆土;作为总统,他签署了《印第安人驱除法》,在种族清洗中夺取大片土地;离任后,他参与策动德克萨斯叛乱和独立,为美国最终吞并德克萨斯铺平道路。他也是反精英和捍卫平民利益的先驱,更是无情粉碎政治反对派的好手。
作为总统,他更是高关税的坚决捍卫者,通过高关税挡住了便宜的英国进口,为美国制造赢得空间,同时打通国内市场,最终为美国工业化铺平道路。
但还记得东施效颦吗?
杰克逊时代的美国是农业国,小农经济在本质上就是自给自足的,外贸是奢侈品的互通有无,提高关税壁垒对美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多大影响。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是后工业国,制造业已经萎缩了,从生产到生活,对进口的依赖性极大提高,农业倒成了大宗出口。
美国不是不可能用关税保护出国内制造业,但条件是被关税壁垒挡在外面的国家,在竞争力方面对美国没有太大的落差,或者相关国家的出口只有流向美国,别无出路。
如果美国竞争力没有太大落差,适当的关税把进口成本提高到失去竞争力,美国制造就可以平替了。如果相关国家的出口主要流向美国,而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高,他们必须吃下部分甚至全部关税负担,避免被别的国家平替,自己遭受巨大损失。
在这两点上,中国是很糟糕的关税战对象。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太大,加了关税都竞争力十足,不仅美国无法平替,其他国家也无法平替,或者没法不依托中国供应链而平替。另外,美国在中国外贸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中国外贸“去美国化”后还在强势增长,关税负担基本都是美国吃下的。这两点正是6年贸易战里反复证明的。
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好相反,是美国关税战的理想对象。在全世界聚焦特朗普2.0会如何打响美中贸易战2.0的时候,他首先拿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刀,不顾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要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施加25%的关税。
加拿大经济和美国的同质度很高,但加元币值只有美元的70%。历史上,加元价值曾经高于美元,但自70年代末以来,加元币值一直低于美元,现在再次直奔历史低位。
“便宜”的加元使得加拿大制造具有竞争力,但25%的关税抹杀了这点竞争力优势,美国制造可以轻易平替。所以,对加拿大施加高关税是可以把加拿大制造带回而变成美国制造的。
美国市场占加拿大出口的75%,由于地理和政治限制,加拿大要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不易。工业品有美国制造一样的问题,美国在国际上卖不动,加拿大也卖不动;加拿大能源与美国高度绑定,管道、码头建设严重缺乏,想卖都缺乏出口。
更重要的限制来自政治。加拿大油气向欧洲出口拼不过美国的强卖,向亚洲出口已经错过了中国市场的高峰需求。而且中国早就过了求油若渴的时代,俄罗斯、中东、中亚都成为可靠供应来源,中国自己的海洋油气和大陆页岩油气开发也在进行,并不需要加拿大的油气。近日有一些原住民酋长呼吁重开“北方门户”管道项目,他们当年的反对扼杀了项目,现在怕特朗普上台后断了他们的好日子,早干什么去了?
加拿大可以向美国制造征收关税,但除了出口气,唯一作用是推高通胀。美国市场比加拿大大得多,向加拿大的出口只占美国制造小头,关税反制的损害对美国不太大,但赢回来的制造业好处大。
墨西哥那边是另一个问题。劳动力成本落差不会因为关税而改变多少,但美国市场占墨西哥出口的80%以上,墨西哥制造的可替代性又高,很可能墨西哥只能吃下关税中的大头,以保持竞争力。那样的话,关税成为美国的税入,但对通胀影响较小。
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仅是美国关税的软柿子,还是重要的试水。特朗普一方面要向全世界征收关税,另一方面也不想直接触发爆炸式的通胀。如果对加拿大的关税带来美国制造的平替,通胀的坏处得到就业和税收上升的补偿;如果对墨西哥的关税主要由墨西哥吃下,通常都不显著,而美国税入直接增加;那样关税战就赢定了。
在中国之外,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两家拿捏住了,欧洲和日本、韩国就好办了,来自那些地方的进口还真不是以美国必需品为主,是关税战的好目标。这一圈关税战打下来,不能解决美国的全部贸易平衡问题,但也解决一大部分了。
把中国踩下去解决不了问题
但中国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中美直接贸易已经在减少中,剩下的都是难以替代的。中国出口曾经以消费品为主,现在转向生产资料(capital goods)为主。这意味着中国制造越来越从商店货架上隐藏到各国的供应链中,更加无可替代。
这倒不是阴谋,而是由产业升级所驱动。相比于一大堆几千人辛辛苦苦的车衣厂,可以供应这些车衣厂的化纤厂只有几百人,产值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极大提高的劳动生产率。专业织造成面料、制造拉链、纽扣的工厂也是一样。再往上一步,就是制造这些半成品/中间品的设备、工具和耗材制造。这正是工业转型和升级的意义。
MAGA最终要实现美国再工业化,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的生产资料了。大卫·戈尔德曼在2023年6月撰文,分析美国生产资料供需情况。
30年期间扣除飞机(实际上是所有军工)的美国生产资料订单(灰线)、进口(蓝线)与出口(黄线)情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紧盯中国,美又一部门拟成立国安机构
2025-03-13 10:44 观察者头条 -
ICC确认关押,现场画面曝光…
2025-03-13 10:33 -
“特朗普肯定会冲中国瞎哔哔,但早没戏唱了”
2025-03-13 10: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不当美国人”,格陵兰岛选举“缓独派”获胜
2025-03-13 08:54 -
普京视察库尔斯克,誓言“彻底夺回”
2025-03-13 08:26 俄罗斯之声 -
国安部:我某驻外人员嫖娼遭威胁,向间谍大量泄密
2025-03-13 06:59 国家安全 -
马达加斯加破获跨国婚姻贩卖人口案,多名中国公民被捕
2025-03-13 06:49 -
“不会承认任何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这是红线”
2025-03-12 23:13 乌克兰之殇 -
“俄高层消息人士:普京很难同意”
2025-03-12 22:41 俄罗斯之声 -
如何应对美国联俄制华的诡计?拉夫罗夫回应
2025-03-12 22:24 俄罗斯之声 -
“在无人机技术上,还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跟得上乌克兰”
2025-03-12 22:14 -
俄军正占上风,美乌这时谈停火普京能同意吗?
2025-03-12 21:50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自己的顾问,都被吓到了”
2025-03-12 21: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伊俄联合演习海上演习阶段结束
2025-03-12 20:44 -
国家药监局:截至目前,我国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2025-03-12 19:54 -
“日本对美征700%关税,疯了!”
2025-03-12 19: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强硬反击是唯一良药”,欧盟也对特朗普抡起大锤
2025-03-12 17:3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近70年来首次,“世界超市”美国要凉了?
2025-03-12 17:37 美国一梦 -
鲁比奥:我可以保证,美国不会向俄罗斯提供军援
2025-03-12 16:4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148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68“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257“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20“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