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在上海怀旧,在台湾不用怀旧
灰红相间的砖墙很有特色,其实应该算和式洋风,并非“正宗欧美”式样,在虹口和台北也多见这样的。水厂还在继续为市民提供自来水,江边步行道上不时看到有管道、阀门等“工业遗迹”,有些还在使用,有些留作园林小品了。听说晚上的夜景特别漂亮,留给下次来看吧。
在徐汇滨江这里,当年的大吊车则成为最显眼的钢铁雕刻,还有一些只有骨架留存的老厂房,在那里默默地和在脚下流淌的江水唠嗑,老朋友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正好《繁花》在热播,沪语版尤其受到追捧,但也激起是否真实反映90年代上海的争论。90年代的上海精彩也好,不精彩也好,真正精彩的是21世纪的上海,没有比几十里滨江更能反映21世纪上海的精彩了。
但《繁花》说明了上海人爱怀旧,上海也确实有很多旧可怀。田子坊、多伦路文化街、法租界是怀旧人们喜欢打卡的地方,但张园可能是“新式怀旧”的去处。这里原来是一片老式石库门房子,现在整体改造了,既保留石库门的风韵,又融入现代化元素。在洁癖主义者眼里,这可能“不正宗”,但恰好说明上海的活力:扎根历史,拥抱当前,放眼未来。
这样的“新式怀旧”去处还有几片,武进路、慎余里,当然还有早就闻名遐迩的新天地。曾经是工部局宰牲场的老场坊现在也成为潮去处,上海滩上少见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还真是挺有特色的。
新式街区也不甘落后,超现代化的北外滩来福士甚至在地下层开出一片“老街”,浦东世纪汇地下也有一片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老街”,再现复古情调的老弄堂美食街,还原老上海的市井风貌,这当然是“伪怀旧”了。
回程在东京羽田中转,过海关的低效令人叹为观止,一溜老人机场安保人员也是一道风景线。
第二次到上海还是绕道走,来上海的路上在阿姆斯特丹停一下,回程走台北。
来的时候是春夏之交,阿姆斯特丹的早晨真脏啊,静谧、优雅的运河边堆着纸屑和烂菜皮,行色匆匆、衣冠楚楚的人们视若无睹,很是违和。大概是早上环卫还没有出动,但也不能这样乱丢啊,以前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印象。大概旅游季节没到,安妮·弗兰克博物馆竟然随到随进,背后运河边的同性恋纪念碑则只有几朵散乱枯萎的花。
回去是夏秋之交了,机票价格没有先前那么疯狂,但还是很高。走台北便宜好多,从来没有去过台湾,差价正好用来在台湾玩几天。
台北不需要怀旧,台北就是旧的。
台北旧街区
上海的城市建筑可以简单化地划分为30年代之前和90年代之后。30年代之前的大多成了保护建筑,现在翻修后的状态可能比当年新造的时候还要光鲜。90年代之后(尤其是21世纪)的新建筑自然熠熠生辉,洋洋自得地招摇过市。这中间当然有大量建筑,但好像自惭形秽一样,灰头土脸地退缩到背景中,自甘泯然众人。
台北就不一样了。台北的城市建筑也可以简单化地划分为日占时代和其他。不过除了总督府、博物馆、劝业银行等地标建筑,日占时代的台北建筑和虹口相比,还是有点小家败气,其他时代的建筑更加不好意思见人,大量街区使人联想到70年代的上海。
西门町和宁夏街夜市这样的传统闹市,则给人以县城土味豪华式的喜感,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卤味、烤鱿鱼、牛肉面大受欢迎,奶茶店竟然排起长队。但说到小笼包是台北名小吃,上海人就跳起来了,南翔也是上海的嘛。必须赞的是,尽管垃圾桶(台湾人叫“勒色”)很难找,地上没有乱丢的纸屑、纸杯、烧烤竹签。
台北街头是满满的中国味道,还是久违的老味道——大拆迁、大建设前的老上海味道。台北人最自豪的去处更是满满的中国元素,故宫博物院不用多说,圆山大饭店也是满满的中国风,中正纪念堂模仿南京中山陵,台北火车站都是大屋顶造型。最现代的台北101据说是用竹节拔高的意境,金银斗柜的形象,祥云和古币的符号,打造“中国建筑通向新世纪的通天宝塔”。在2004年落成时,据说是大中华第一高楼,20年后当然排不上号了。
台北的出租车司机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一样,很健谈,也乐于谈两岸的事,但思维还是落在“台湾是美女,大陆是猛男,猛男追美女要花言巧语,哪能威胁动武呢?”的层次。其实台湾更像与父亲反目的儿子,尽管吵得厉害,但走到哪里人们都说:“啊,一眼看着就是谁谁的儿子”。
而且这儿子有点小错乱,商店和机构的名称标牌有的从左往右写,有的从右往左写,弄得我常常要看几遍才能确定到底是何方神圣。
难怪欧美人喜欢台湾,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心目中中国应该有的样子。到了北上广深,或者武汉、西安、杭州、厦门,总是要狐疑一番:这还是中国吗?到底是谁拿错了剧本?台湾另一个讨人喜欢的地方是人们的心态自在自得,小富即安,没有追不上世界第一就要被开除球籍的焦虑,不追得欧美人气喘吁吁。
在台湾,还去了九份和太鲁阁。九份是基隆旁边的小镇,据说是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灵感地,比台北还要原生态。很亲和的海边山上的小镇,但与现代化没关系,否则也不会成为多少有点鬼里鬼气的《千与千寻》的灵感地。正好是周末,小镇上游人人满为患,店家小妹喜笑颜开,但和气生财,并不追着游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九份老街
太鲁阁则是花莲附近中央山脉里的花岗岩峡谷,挺壮观的。地名来自土著,大而强的意思。当年打通中横公路也真是不容易,但和加拿大的落基山或者湖南、贵州的大山和险路高桥相比,只能算小家碧玉了。在花莲的时候,还没有出火车站,就听到先后8架战斗机在低空呼啸而过,这是从附近的佳山基地或者花莲基地出动的,说不准是训练飞行还是紧急出动。这段时间正好解放军作战飞机大量穿越台海中线和绕岛飞行,进行例行训练。
回到加拿大,熟悉的感觉立刻扑面而来。慢说离开几个月,就是离开几年,除了年历和季节变了,其他一切都没变。如果说上海的日子像湍急奔淌的江河,加拿大的日子就像不动如山的冰川,其实还是在流动,就是慢得根本感觉不出来。
慢有慢的好处,稳定感满满。既可以稳定地满足,日复一日地自得其乐;也可以稳定地焦虑,日复一日地抱怨同样的事情。
但现在欧美人最焦虑的事情是:中国为什么还不停下脚步,好让欧美安心享受仅剩的优越感。
中国人最焦虑的事情是:为什么还没有世界第一,只剩中国和外国的世界实在是等不及了。
对于我来说,下一次回上海的路重新通畅,不焦虑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广州多个售楼处“春节不打烊”:有秒杀房源直减120万元
2024-02-11 08:43 中国房市 -
大年初一省委书记们都看望了谁?有环卫工、消防员、外卖小哥
2024-02-11 07:45 节日谈 -
福建舰、歼20...大国重器“天团”来拜年啦!
2024-02-11 07:4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企业内部吹哨人实名举报,最高奖100万
2024-02-10 18:36 食品安全 -
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3月起施行
2024-02-10 16:34 安全生产 -
张安疆已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2024-02-10 16:08 高层人事 -
2月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5亿人次
2024-02-10 16:03 节日谈 -
“龙宝宝”陆续出生,专家:甲辰龙年生育率有望提升
2024-02-10 14:33 -
辞旧迎新之际,还有多少劳动者仍扎根岗位
2024-02-10 09:06 节日谈 -
大雾预警:这些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
2024-02-10 08:25 -
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
2024-02-09 21:31 -
地下9850米!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创造亚洲最深井纪录
2024-02-09 20:43 -
云南首富李晓明套现345亿,与家人移民美国?恩捷股份回应
2024-02-09 19:30 -
事关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2024-02-09 19:24 -
代缴电费“洗黑钱”、两年不到流水超千万:江苏商人被判刑
2024-02-09 17:18 依法治国 -
去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
2024-02-09 17:12 中国游客 -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公布,同比增长9.5%
2024-02-09 16:00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移民管理局:部分国家人员可以用更多事由免签入境海南
2024-02-09 13:44 -
今年央视春晚节目单来啦!
2024-02-09 13:30 春晚 -
今昔过年有何异同,华春莹发布8组对比图
2024-02-09 12:19 节日谈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74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6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1“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