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把加沙打成烂摊子,然后让国际社会来收拾?
最后更新: 2024-05-09 02:35:32加沙北部没有加沙市这样难啃的硬骨头,但逃难的人们使得北部更加拥挤,军事行动更加困难。以军打开“闸门”让加沙人往北部逃难、腾空南部,也是不行的,哈马斯要是不混在难民中逃亡南部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不立刻在以军后方发难,也是定时炸弹。
但什么难题都比不上战后难题。以色列不可能永久性占领加沙,何况他们已经试过了,连掺沙子的设置犹太人定居点都不行,这才有2005年的撤军。但直接在战后撤出肯定导致哈马斯卷土重来,怎么办?
美国和以色列一直在策划“去哈马斯化”的战后加沙。方案有好多,但大体分三个路子:
1.在美欧维和部队的支持下,由阿拉伯国家进行“托管”
2.参照戴维营协议,加沙非军事化,由多国部队和国际观察员的维和部队负责边界线的隔离
3.由联合国监管
第一个方案设想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组成维和部队,负责治安和边境隔离,约旦、沙特、阿联酋等国组成托管当局,执行行政管理。这个方案一个大问题是:美欧都无意派军队直接介入维和。在政治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平民“集体惩罚”的暴行太招人恨,在欧美民间都受到广泛谴责。维和是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时才能进行的,在以色列具有碾压性军事优势的现在,出兵维和是变相的军事保护以色列,帮以色列承受阿拉伯人的反抗怒火,在欧美民间得不到政治支持。
在军事上,美国和法国有过黎巴嫩维和的经验,维和没有维成,还招来巨大的仇恨和伤亡。1982年黎巴嫩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和法国向贝鲁特派驻维和部队,但在1983年10月23日的贝鲁特兵营大爆炸中,241名美军和58名法军丧生,另有6名文职人员丧生。美欧都无意重蹈覆辙。
阿拉伯国家也对托管加沙毫无兴趣。代替以色列镇压加沙的阿拉伯人,对任何介入“阿拉伯托管”的国家都是无可救药级的政治自杀,加沙没有托管好,自己就该被托管了。
第二个方案也不行。戴维营协议规定西奈回归埃及,埃及除了不能在西奈驻军,基本恢复行使西奈主权,埃以边界由多国部队和国际观察员监管。但加沙套用这个模式的话,加沙的行政管理和基本政府的“去哈马斯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其实就是战前的现状,只是由多国部队代替以军监管加沙边境。
多国部队只是在以色列和加沙之间隔离,不见得管得住卷土重来的哈马斯,南黎巴嫩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和观察员没有能阻挡真主党和以军之间的冲突,以军在南黎巴嫩与联合国观察员的摩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多国部队介入加沙治安和行政管理,就成多国军管了,谁都没有这个胃口。
三个方案中,联合国监管的问题最大。联合国监管只能在安理会督导下进行,五常都有否决权。如果维和部队不是直接由五常联合组成,也必然在安理会的直接政治领导之下。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这是铁定的“加沙问题失控”。以色列在加沙(还有约旦河西岸)为所欲为就是在美国庇护下踢开安理会的结果,反过来受到安理会的全面和实质性军管是以色列没法接受的。
这些方案最大的问题是:以色列不能在美国的怂恿下,把加沙打成更大的烂摊子,然后要国际社会来收拾。
在此期间,以色列正在承受世界舆论压力,包括来自西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安理会上指出,哈马斯的突袭并非无缘无故,巴勒斯坦人民遭受了56年的窒息性占领(It is important to also recognize the attacks by Hamas did not happen in a vacuum. The Palestinian people have been subjected to 56 years of suffocating occupation)。古特雷斯暗指哈马斯突袭事出有因,因在以色列,引起以色列的极大愤怒,强烈要求古特雷斯辞职。古特雷斯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进行了一些解释,但并未收回。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国家认为古特雷斯失言,要求他辞职,包括美国。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总部向编辑通报了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最新事态发展。(图源:视觉中国)
古特雷斯是葡萄牙前总理,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欧洲的想法,只是大部分欧洲国家出于政治正确而不愿公开化对以色列的批评。然而,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公开表示,以色列的行为与其说是自卫,不如说是报复,并表示“我不认为我们的关系会像过去一般密切,或达到本可能达到的密切程度”。瓦拉德卡还当面指责冯德莱恩,指出她的一些(亲以色列)言论“缺乏平衡”。爱尔兰总统希金斯则指出:“提前宣布(轰炸)你们(的房子)违反国际法,还是针对无辜的民众,这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关于保护平民的所有准则变得支离破碎”。
爱尔兰对以色列的指责还缺乏应有的强烈,但对以色列来说,欧美的支持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支持。
在纳粹屠犹之后,以色列自诩建国有高尚的道义基础,特别不能接受的是连欧美也质疑以色列的道德高地。以色列期望在遭到哈马斯突袭和造成平民伤亡后,得到世界上的一致支持,至少对哈马斯的一致谴责,这将是以色列大下杀手的国际政治基础,也是以色列继续得到欧美援助的政治基础。以色列在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欧美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
世界不仅没有给以色列默许,还质疑以色列“反击”的道义正当性,这是以色列特别敏感的,也是以色列激烈反应的原因。难怪内塔尼亚胡誓言要打“第二次独立战争”,但以色列根本没有顶着世界的反对一意孤行的本钱。
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11月3日的公开讲话中警告,黎巴嫩前线的战斗完全可能升级,事态发展取决于以色列的行动。真主党武装和以军的摩擦已经加剧,但纳斯鲁拉并没有披露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以军在北线高度戒备,但真主党在2006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展现了强悍的战斗力和耐久力,南北两线的持久战是以色列不可承受之重。
在军事上,以军应该先发制人,首先打垮更强大的真主党。但以军在加沙的行动已经开始,现在回师首先打垮真主党已经不是选项。如果加沙的战斗旷日持久的话,以军就要承受两线作战的压力,更需要长期保持预备役,经济和社会压力更大,更依赖美国和欧洲的绝对支持。
但越打下去,阿赫利医院、贾巴利亚难民营那样的惨案越多,以色列的“正当反击”和“道德高地”就越受质疑。
现在加沙战火正急,但以色列的难题还在后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