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战略目标不明确,美国会在台海重蹈覆辙吗?
最后更新: 2023-04-11 11:28:26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早就开始了,但直到战争爆发,才大规模升级。俄军在基辅的挫败,很难说有多少是美欧援助的功劳,有多少是乌军用手头现有装备拼死抗击的功劳,但在这一时刻,美欧已经达到了目的:制止了俄军的进攻,保住了基辅。如果美欧支持(或者说指使)乌克兰停火谈判,有可能战争在一个月内就实现停火。
这当然不能满足乌克兰完全收复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愿望,但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俄罗斯不放手,乌克兰是不可能从有核的俄罗斯手里用军事手段夺回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这也是马里乌波尔尚在乌军手中的时候,俄军尽管新占领了大片乌克兰土地,战争的伤亡尚且不大。就地停火是可能的,部分退回战争前的停火线也未必不可能。
但美国的目标变了:从打退俄军进攻变成通过乌克兰极大地削弱俄罗斯,最好促成俄罗斯的政治变局甚至瓦解。这依然是美国不言的目标,但“普京必须下台”是拜登明确说过的(“This man can not remain in power”)。如果美国不惜第三次世界大战,拉上盟国(包括乌克兰)直接进攻俄罗斯,这倒未必是完全不可能的目标,但通过乌克兰这样的代理人战争要达到这个目标,最起码是缺乏明确的可实现性的。
2022年3月26,美国总统拜登在波兰首都华沙进行演讲,他在演讲中称普京“不应继续执政”(图源:美联社)
俄罗斯有粮有油有人有核,只要俄罗斯不发生内乱,长期耗下去是完全做得到的。历史上,俄罗斯也很少在与强硬敌人的闪电战中获胜,主要战争大多是靠坚忍来耗死对方的。
俄罗斯会内乱吗?俄乌战争与其说是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内战。同室操戈最容易激发同仇敌忾,要么一方荡平另一方,要么打到双方打不动,否则很少会在短时间内偃旗息鼓。尽管西方试图炒作,俄罗斯国内的反战情节并不高涨,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高涨的“士兵母亲”运动无影无踪,很使西方失望。
乌克兰战争已经长期化了,乌克兰人民在付出血肉的代价,美国也在付出沉重的代价。战争前期巨量的武器弹药和经济援助使得美国有点吃不消,已经在从以色列和韩国的美军战争储备中调拨弹药了。这些是美军的前沿预置弹药,归美国所有,但启用、增减和调配要受到当事国的同意。以色列和韩国是美军战备程度最高的前沿,从这两个国家调拨弹药,只能说明灭国国内储备已经见底了,真的是捉襟见肘了。
一旦战争长期化,对美国的拖累不会低于阿富汗战争,只是少了直接的美国大兵伤亡而已。远的不说,美国国债触顶是近在眼前的事,一旦预算受阻,进入政府停摆倒计时,美国财政部将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避免破产。在所有政府部门都需要紧急拨款才能维持运作的时候,对乌克兰的援助从哪里出,挤占哪个政府部门的份额,就成了问题。
乌克兰战争才刚一年。要是像阿富汗战争一样,打个20年呢?会吗?不会吗?
这不是说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没有犯错误,不切实际的政治目标同样是俄罗斯在战争初期行动失利的深层原因,尤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去纳粹化”,不得加入北约其实也不是可确认的政治目标。不过,俄罗斯已经调整过来了,现在的目标很明确:保住顿巴斯,保住克里米亚,保住赫尔松右岸和走廊地带,可能还有夺取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全境。
这些都是明确的军事目标,也具有较高的可实现性。战争持续下去的话,只要俄罗斯不再回到含混、定义不清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等,俄罗斯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不小。
乌克兰不会放弃,但在缺乏美国和欧洲支持的情况下,有多少不放弃的资本就不好说了。对美国和欧洲支持的时间考验还刚刚开始。美国最后仓皇撤出阿富汗,最大原因是要抽身对付中国。长期陷入乌克兰更不利于美国专注对付中国,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大概率持续不了20年,那么然后呢?
美国的战略错误都在于政治目标太宽泛,不切实际,缺乏可实现性。或者一开始目标还算明确,但后期又会情不自禁地掉入“任务升格”(mission creep)的陷阱,被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可实现的意识形态目标所吸引。
在台海呢?
台海还没有战争,但“台独”必打,而台海是中美之间唯一可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地方。拜登屡屡“失言”,扬言美国会在台海军事介入,但从来没有明确是以什么形式、什么程度,更是没有明确要达到什么政治目的。这里面当然有政治“留白”的因素,但也有美国的难言之隐。
台海的情况和阿富汗、伊拉克、乌克兰都不一样。在阿富汗、伊拉克,美国在军事上没有挑战,挑战都是政治层面的。在乌克兰,美国在军事上不下场,只打代理人战争,乌克兰对美国完全是政治战争。在台海,美国既没有军事上的优势,又没有打代理人战争的条件。美国究竟如何军事介入,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好。
因此,美国没有在台海打代理人战争的条件,这一点美国人很清楚。不管就意志、态势还是装备来说,台军不可能单独顶住解放军的攻势。一旦台海开战,美国的军援也不可能抵达台湾。单靠战前的储备是不可能支持一场高烈度战争的,何况台岛就这么点大,在战前情报和战时密切监视的情况下,大量弹药可能在储备地点就被摧毁。
美国曾经对在台海拥有军事优势信心满满,自信两艘航母就能挫败解放军的渡海进攻,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在2015年,美国军政界的权威智库兰德公司就不认为美国在台海还有优势,这些年已经不提这事了。但从美国智库的建议重点从争夺台海制空权退步到对登陆船团的远程导弹拦截来看,美国连在台海短兵相接的决心都没有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联合国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
2023-04-11 11:25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西方虚伪说辞,正砸自己的脚”
2023-04-11 10:52 -
“对华脱钩不现实,不寻求限制中国增长”
2023-04-11 10:40 中美关系 -
俄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美方数百次拒绝
2023-04-11 10:15 俄罗斯之声 -
菲新增4处美军基地引中方担忧,马科斯表态
2023-04-11 09:51 南海局势 -
总统府被美监听?韩国称可能性微乎其微
2023-04-11 09:41 -
俄央行公布3月外汇交易份额:人民币新高,美元近年新低
2023-04-11 09:25 人民币国际化 -
美国又发枪击案:银行即将被裁雇员杀死4名同事
2023-04-11 09:16 美国枪击案 -
特斯拉在华建新厂,他竟称对“依赖中国”感到担忧
2023-04-11 08:49 中美关系 -
拜登签署法案,结束美国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
2023-04-11 08:27 新冠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 -
俄罗斯NBD银行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2023-04-11 08:02 人民币国际化 -
耿爽:某个军事大国……
2023-04-11 08:01 中国外交 -
泄密事件发酵:美乌透露最新应对措施
2023-04-11 07:38 美国政治 -
时隔四年首次面对面磋商:“不得插手台湾问题”
2023-04-11 07:23 中日关系 -
俄乌双方交换被扣押人员,共200余人
2023-04-11 07:01 乌克兰之殇 -
“对华冷战,美国其实很孤独”
2023-04-10 23:01 美国一梦 -
“我们为何要充当台海冲突的第一线?”
2023-04-10 21:54 南海局势 -
4月13日起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
2023-04-10 21:20 一带一路 -
“如果欧洲没有战略自主权,就有‘退出历史’的风险”
2023-04-10 20:44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亚信秘书长萨雷拜
2023-04-10 19:2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6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