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战略目标不明确,美国会在台海重蹈覆辙吗?
最后更新: 2023-04-11 11:28:2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干涉主义国家,到处插足,到处打仗。但美国的干涉主义历史充满了失败。
干涉主义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政治目标,这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的另一种解读。问题是:政治不等同于意识形态,政治目标必须明确、可实现。比如说,海湾战争的目标就是打败萨达姆、解放科威特,老布什抵制了把战争扩大化的冲动,使得海湾战争成为战后美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的战争;朝鲜战争对美国谈不上成功,但也不算失败,因为美国达到了打退朝军进攻的目标,保全了韩国。
但越南战争是失败的,因为从一开始,美国的战争目标就不明确;“阻止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明确的界限和成败标准。毫不意外,越南战争越打越大,越拖越长,最后到不可收拾的时候,美国卷铺盖跑路了。
1975年,美国撤离越南西贡,人群挤在大使馆的楼顶等着坐直升机仓皇逃离(资料图)
更近的例子是阿富汗和伊拉克,还有眼下的乌克兰。
美国入侵阿富汗是对9·11事件的反应。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爆发。9月18日,小布什宣布战争;10月7日,行动开始。这个动作算快的。在战争开始阶段,美国出动小股特种部队、空中打击和少量CIA特工,支持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发动进攻。到12月,塔利班的有组织抵抗基本结束。要是美国没有错失抓获或者击毙本拉登的机会,让他逃入托拉博拉山区,本拉登问题也可以在这时解决。
到2001年12月、2002年1月,不管是否抓获或者击毙本拉登,美国发动战争的目标已经达成:基地组织在军事上被打垮,塔利班被打垮,9·11事件大体得到复仇。
但是,根除伊斯兰恐怖主义土壤则像“阻止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一样,是模糊不清的意识形态目标,不是现实、明晰的政治目标。伊斯兰恐怖主义不是有形实体,它有其思想基础,而思想是无法用军事手段根除的。
就这样,美国在阿富汗持续了20年,试图实现不可能的目标。最后塔利班卷土重来,美军在仓皇中撤退。幸好卷土重来的塔利班这次明智了,否则美军的喀布尔撤退会比西贡撤退更加狼狈。
2022年8月30日,美军撤离喀布尔,图为美军C-17从喀布尔机场起飞(图源:人民视觉)
在伊拉克,美国的战争目标是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切断萨达姆对基地组织的支持。
在海湾战争之后,联合国检查团在伊拉克翻遍了每一块石头、检查了每一片尘埃,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证据。所有迹象也指明:萨达姆与基地组织并无关系。不管小布什是被错误的情报误导,还是有意伪造情报作为发动战争的依据,没有的就是没有的。美军打入伊拉克后,依然没有找到任何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证据,也没有萨达姆支持基地组织的证据。
在军事上,美军入侵挺顺利的;但在政治上,美国骑虎难下。不过美国不是没有选择,假如果断撤退,只要美国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反正美国又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
但是美国没有,而是把战争的目标扩大到“对大中东的民主化改造”。这是比“阻止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更加漫无边际的意识形态目标,涉及到对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改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还只是在说个人,扩大到整个民族,难度增加何止千百倍。民族“本性”不是不可以改的,但只有内生动力才能做到,外来压力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外来压力只能激起民族的自卫和反抗本能。
战争只是解除敌人军事力量的工具,不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改造的工具。二战胜利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成功地改造了德国和日本,但这是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马歇尔计划为什么得以成功是很大的话题,这里暂不扯远,只需要说一句:伊拉克和阿富汗不存在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元素。
美国入侵伊拉克不仅在道义上毫无道理,在策略上也没有从一开始就投入足够的力量。改变战争目标后,只有逐步添油。到最后,民主化变味了,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把美国空降的民主化彻底带歪了,甚至美国入侵的不正义性还滋生了比基地组织更加极端的“ISIS”。
美国至今没有完全撤出伊拉克,但已经很没有存在感了。距离重现喀布尔撤退,只有一纸之隔。
在乌克兰,美国正在犯类似的错误。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出乎所有人意料,俄军的拉胯也出乎所有人意料。在战争初期,俄军在全线进攻的同时,重点突击基辅方向,但最后在基辅城下知难而退,为战争的第一阶段划下尴尬的句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联合国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
2023-04-11 11:25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西方虚伪说辞,正砸自己的脚”
2023-04-11 10:52 -
“对华脱钩不现实,不寻求限制中国增长”
2023-04-11 10:40 中美关系 -
俄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美方数百次拒绝
2023-04-11 10:15 俄罗斯之声 -
菲新增4处美军基地引中方担忧,马科斯表态
2023-04-11 09:51 南海局势 -
总统府被美监听?韩国称可能性微乎其微
2023-04-11 09:41 -
俄央行公布3月外汇交易份额:人民币新高,美元近年新低
2023-04-11 09:25 人民币国际化 -
美国又发枪击案:银行即将被裁雇员杀死4名同事
2023-04-11 09:16 美国枪击案 -
特斯拉在华建新厂,他竟称对“依赖中国”感到担忧
2023-04-11 08:49 中美关系 -
拜登签署法案,结束美国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
2023-04-11 08:27 新冠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 -
俄罗斯NBD银行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2023-04-11 08:02 人民币国际化 -
耿爽:某个军事大国……
2023-04-11 08:01 中国外交 -
泄密事件发酵:美乌透露最新应对措施
2023-04-11 07:38 美国政治 -
时隔四年首次面对面磋商:“不得插手台湾问题”
2023-04-11 07:23 中日关系 -
俄乌双方交换被扣押人员,共200余人
2023-04-11 07:01 乌克兰之殇 -
“对华冷战,美国其实很孤独”
2023-04-10 23:01 美国一梦 -
“我们为何要充当台海冲突的第一线?”
2023-04-10 21:54 南海局势 -
4月13日起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
2023-04-10 21:20 一带一路 -
“如果欧洲没有战略自主权,就有‘退出历史’的风险”
2023-04-10 20:44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亚信秘书长萨雷拜
2023-04-10 19:2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119“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27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53“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3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
“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