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越南要重走中国的高铁路吗?
最后更新: 2023-01-25 12:40:04【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为了实现高铁梦,越南第二次向日本提出请求。
这条贯穿越南南北的“南北高速铁路”,投资费用达约648亿美元。在去年7月越南总理范明政接见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执行董事前田匡史时,就曾要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支持该项目。今年1月,范明政在河内会见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时,又提出有关请求。
提起高铁,国人已经有足够的自信,但越南却两次绕过中国,宁肯花个大价钱,选择中国高铁的竞争对手日本。越南想复制中国靠高铁崛起的路线,但选择对了吗?
中国高铁令人艳羡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高铁已经成为国家独特的亮丽篇章,在经济、科技、国家形象方面,高铁都具有特殊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上,高铁极大地便利了城乡人民的出行,大城市的人民受益,中小城乡的人民受益更大。在高铁的连接下,大城市的机会和中小城市的闲适有了高效的衔接,使得人们在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之间有了细化的选择。高铁也已经成为中国民众中远程出行的首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高铁不是中国发明的。在中国高铁起步的时候,日本新干线早就是高铁界的标杆,法国TGV则是后起之秀,而中国的铁路技术水平还较低。中国通过引进与自主相结合,有效整合了各国先进技术,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体系。如今中国高铁成为世界一极,跃居世界前列,新干线和TGV早已平视甚至俯视了。高铁本身也形成科技和产业增长点,成为中国科技的一张名片。
在京沪高铁时代,轮轨与磁悬浮之争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如今,轮轨高铁已经遍布全国,磁悬浮重新得到发展,1000公里/小时的亚真空管道磁悬浮超高铁也在试验中。中国大得很,中国的铁路市场大得很,磁悬浮和轮轨不互相排除,就像高铁与普铁不互相排斥一样。中国需要轮轨高铁,中国也有磁悬浮高铁的空间。碗里的吃好了,才有条件惦记锅里的。
中国高铁是与中国崛起同步发展的。京沪高铁还在建设的时候,怀疑和反对声浪很高,但今天已无人质疑高铁的价值,人们都在期盼高铁网的进一步扩大,通到自己的家乡,主要干线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高铁里程已经达到42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一,超过世界第二到第10的总和,仅2020到2022年就增长了约7000公里,增量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存量之和。
还在2020年(图示数据),中国高铁里程就稳超世界第二到第十的总和。到2022年底,中国又增加了约7000公里,仅增量就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存量之和,而其他国家大体不变(图源:Statista)
这些年来,中国建设成就斐然,高铁稳居最使中国人自豪的成就之一,连欧美也不得不承认。这与歼-20、“天宫”、人造太阳还不一样,这是质与量并重的领先,是事关民生和经济基本面的领先,而且是碾压性的领先。高铁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加成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
南北高铁对越南意义重大
都说越南在改革开放中对中国亦步亦趋,越南对中国的高铁成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南北高铁对越南的意义更大。
越南国土狭长,由于历史原因,南北国情迥异,民情疏远。近期的越南政治地震就有南北之争的影子。河内是政治中心,掌握河内就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胡志明市是经济中心,经济占越南30%。南北高铁对越南的作用好比东西大铁路对加拿大的作用,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不仅是经济命脉,还有国家建构的作用。
越南2019年提出的南北高铁计划,现在时间表已经改了
越南倒是未必有通过高铁技术转移拉动产业链的想法。越南连普铁技术都缺乏,必要的钢铁工业基础也不具备,还缺乏足够的国内高铁市场。在南北高铁之后,扩建到更大高铁网的条件并不具备。盘子太小,盛不下大菜。南北高铁可能既是越南高铁的起点,也是越南高铁的终点,越南国内并没有发展高铁产业的空间。
但南北高铁是越南国内国际政治导向的风向标。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边境摩擦中,越南领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与中国敌对。但这不等于越南就此满足于与中国保持友好与合作,执意要引入域外势力来平衡中国的影响,美国和日本就是主要的拉拢对象。
对于越南来说,美国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和政治、军事上的“离岸平衡手”,日本是主要的技术供应商,是“近岸靠山”,美日都是主要的投资来源。同时,中国又是绕不过去的。中国在南海的政治和军事影响是碾压性的,经济上在世界上坐二望一,更是越南的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2021年中越贸易总额达到1660亿美元,比2021年同比增长24.6%,达328亿美元。
越美贸易则是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10亿美元。2021年越南对美出口达960亿美元,进口只有150亿美元,有巨额顺差。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则是逆差,出口与进口大约为2:3的比例。换句话说,越南在做的是中国早期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大量中国借道“越南组装”最终流向美国。
在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剧本里,供应链去中国化是关键的一环,只有在经济上切断中国的造血机制,才可能挫败中国的崛起。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在芯片领域美国还有瓶颈可以拿捏,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机会窗口也在关闭中;在更加广泛的一般制造业里,美国主导世界制造和经济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中国制造才是主导,中国也“不顾美国感受”地跻身世界经济的双中心之一。硬性脱钩的结果是中国断腕,美国断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1-24 08:12 新能源汽车 -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2023-01-24 08:0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宣布暴雪停服:感谢玩家相伴14年 将公布退款安排
2023-01-23 16:02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
亚特电器拟创业板上市:财务数据疑似打架,自有品牌占比不超7%
2023-01-20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外资独资券商再添两家,摩根大通和渣打同日获批
2023-01-20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英特尔CEO:我们正在解决高端芯片生产集中在亚洲的问题
2023-01-20 15:57 观网财经-科创 -
1月“降息”落空,LPR报价已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2023-01-20 15:0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持续走强:中国经济强势复苏
2023-01-20 13:41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蚂蚁集团向敬老院捐赠制氧机
2023-01-20 10:55 抗疫进行时 -
外贸出海不是口号,自主创新是企业天堑
2023-01-20 10:45 -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来了
2023-01-20 08:28 -
元气森林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被刑拘
2023-01-20 08:19 观网财经-消费 -
春节前现“提前还贷”高潮,购房者:排队4个月
2023-01-20 07:28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债务已破31.4万亿法定上限,“两党都不太可能让步”
2023-01-19 23:1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1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50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