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经费收紧?政府反制?港府对港校有什么牌可打
港校的钱从哪来?
香港政府对高校拨款,并不是像内地一样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拨款,而是依靠机构——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The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1964年,有立法局议员在预算案辩论中提议,认为香港应仿效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HEFCE),设立一个功能类似的委员会。1965年10月,香港教资会正式成立,其原则、运作模式、程序等均模仿英国的HEFCE。
1972年因香港理工学院被纳入拨款资助范畴,组织更名为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UPGC)。1994年11月,在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及香港浸会学院相继升格为大学后,重新恢复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现在香港八大公立高校均有通过教资会取得拨款。
虽然模仿英国的HEFCE,但是教资会也有很多与之不同的做法,如在拨款周期方面,为3年一个周期,而不是英国的5年;在职能上,也更多地倾向于就高等教育的发展向政府提供建议,在政策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教委会成立的多个委员会分别执行不同的职能
原则上,在从事策划拨款工作时,教资会独立、公正、无私地听取政府与大学的意见,在政府与大学之间保持中立的立场,缓和政府与大学在拨款问题上的分歧甚至冲突,争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既维护高校自治权力,又维护政府和纳税人的权益。可以说,教资会充当了“不偏不倚的中介人”一角,运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但是,教资会本身既没有法定权力也没有行政权力,政府如何对教资会进行有效管理?
教资会中设立了秘书处,秘书处即为政府部门。这不仅为教资会的良好运行提供行政上的支持,也给教资会以及后期成立的质保局、研资局等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从2008年以来的数据看,补助金在政府教育总开支的比例大体是稳定的。
本次新闻提及的经费即属于“非经常补助金”,这部分经费用于资助各院校的大型基本工程以及较小型的改建、加建、维修及改善工程。每项费用超过1500万港元的基本工程项目,一般均属于“非经常补助金”。
从这些年的效果上看,香港公立大学发展过程中,政府既要保证公立大学对资源的有效使用并促进其实现教育目标,又要保证自身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教育中介组织的参与,提高了香港政府对公立大学的管理效率,香港政府也大力支持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
扩招赤字下的削资恶梦
当然,随着办学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香港高校的经费支援也经历一些“贫困期”。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实行精英教育,在只有两所高校的时候,每年只有5%的中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大学。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香港政府都是几乎以“全包”的形式资助大学生求学。
但是,踏入1980年代末,香港政府突然宣布香港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半精英教育”阶段,到1994年高中生升入大学比例达18%。同时,短短几年,数所“学院”升格为“大学”,大学毕业生人数突破五位数——其中一成的教育成本由大学生自己承担。
虽然提升大学办学规模和质量对于香港发展大有裨益,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也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8所公立大学出现后,每年港府在投入教育的500亿港币经费中,1/3用于高等教育,却依旧难以完全支撑大学发展。在1999年,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的王永平就曾表示,政府用于每一位大学生的资助达到20万港币,相当于10个中学生的资助总额。而当时席卷亚洲的1997年金融风暴,令香港政府出现了高达百亿港币的财政赤字。
于是,针对高校经费的“瘦身计划”开始了。
政府首次提出从1998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减少拨款。政策一出,各个大学纷纷节衣缩食,不再等靠要。然而到2000年,各高校对外筹款并不理想,7所大学的私人捐款只占整体收入1%左右,完全无法起到“开源”的效果。
相应地,“单行财政预算方法”在赋予学校使用经费的自由调配和推进新预算制度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起到了“节流”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特区政府再次宣布,2001至2003年,再削减4%大学整体拨款额,以迫使高校进一步自力更生。
为了提升高校的积极性,2003年,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公布设立10亿基金,就大学筹得私人捐款,政府将以“1:1”的比例等额配发给学校,每家大学上限1.5亿元。政府还调高了捐款的免税额,来吸引企业和富豪捐款。
各家大学也是使劲,港大、港中大、港科大都设计了“对外事务总监”一职,重金在国外聘请筹款高手,专门为学校广开财路。同时各家还利用中国人给家乡捐款的资管,针对性地出台各种花样。比如科技大学就以“科大心”留座计划,鼓励社会人士为学校捐款,可以在教室刻下自己名字以作回报;港大推出了“命名讲座教授计划”,捐款超过1000万港币,就可以选择在讲座教授职称前加上自己的姓名,此项计划为港大增加了2亿的进账。
在各个高校的努力下,到2006年3月,香港统计局公布数据,8所大学在过去3年共筹得29亿港币,其中港大成绩最佳,筹得8亿多港币。同年,由于香港经济全面复苏,特区政府宣布,2007年不再减少大学经费。
这场持续了7年的削资严冬,总算走出了困境。
但是,高校的开源计划取得了经费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企业和富豪捐款时,往往会提出更多要求,而学校因资金受限,往往也同意一些交换条件,这就违背了大学的独立性。更有甚者,一些教育管理者为了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会主动迎合捐款者的需求和所好。
2005年,李嘉诚向港大捐资10亿,港大随之决定将医学院命名为“李嘉诚医学院”作为回谢。这引起了医学院师生的强烈反对。要知道港大医学院是香港最老的医学院,已经走过了将近100年的办学史。医学院校友、立法会医学界议员郭家麒曾就此愤慨道:“败家子即使把家产全输掉,也不会把祖宗的牌位卖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患者想出院,先考试!
2019-12-23 07:40 趣读 -
酒鬼酒,不止有“甜蜜素”纠纷
2019-12-23 07:39 食品安全 -
网民称打死中学生,河南警方通报
2019-12-23 07:39 依法治国 -
全网刷屏的“勋章民警”,曾被毒贩拿枪抵住脑门
2019-12-23 07:14 禁毒战争 -
西藏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2019-12-23 07:05 扶贫攻坚战 -
台当局又拿这案子炒作,港府:反感
2019-12-22 23:34 香港 -
中国舰长亚丁湾抓海盗:对峙十几秒,3海盗乖乖举手
2019-12-22 23:07 中国海军 -
国旗又遭暴徒拆下 港警火速收旗逮人
2019-12-22 20:38 香港 -
刘鑫账号被封,微博回应
2019-12-22 19:41 -
情满濠江 习近平走进澳门听“小城故事”
2019-12-22 19:30 澳门回归20周年 -
-
警方通报:3人被拘,主办民警停职
2019-12-22 19:05 -
中央意见:在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
2019-12-22 19:02 中国经济 -
外卖员因口角刺死商场员工 警方通报
2019-12-22 18:50 -
香港入境事务学院结业会操,向祖国表白
2019-12-22 18:33 香港 -
撒狗粮挑衅港警不成,反被“整治”
2019-12-22 18:04 香港 -
他谈师门“规矩”:男人半斤50度以上酒量
2019-12-22 16:54 -
亚马逊智能音箱:主人,这边建议您自杀呢
2019-12-22 16:19 美国一梦 -
特首也被“起底”!林郑:受害的是全社会
2019-12-22 15:48 香港 -
师生冲突从教室打到办公室 官方通报
2019-12-22 15:27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