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少宇:主流医学变风向?中医药等来个大机遇?
最后更新: 2020-10-16 10:01:04屠呦呦整理的《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虽然根据药物出现的频率,能够梳理出常山、青蒿等几种作为备选,但传统医学止步于此,终究还是难有定论。
比如胡椒一度很有希望,但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不理想。
多药材或多组分确实存在效果更好的可能性,传统医学也试图总结一些“配伍”的经验,但在具体抗疟的问题上,各种方子依然五花八门。
反过来看,如果传统医学自己去芜存菁的能力足够,也不需要新中国花那么大的力气搞“中草药运动”,去民间搜集方子。
事实就是,传统医学不能确保经典著作里收集的都是好方子,也不能确保民间方子里没有好的。新中国干脆都扫一遍,自己来去芜存菁。
《肘后方》也不是受到广泛推崇的经典著作,不然屠呦呦也不必再翻一遍古书,而是很快就能找到线索。
不靠现代医学的力量,《肘后方》的青蒿方子并没有脱颖而出,更不要说青蒿素了。
同样地,安慰剂效应与自愈现象,单靠传统医学的积累,可以说受到时代的局限,压根没有发现,就更不要说排除了。
从安全性上看,传统医学的随访与资料积累也比较薄弱,可以发现急性的或短期的中毒,但很难真正跟踪慢性的毒理变化。比如配伍可以降低药里马兜铃酸的含量,避免急性中毒,但致癌的问题还是很难办。
古代的医生通常也不会就一个问题随访患者数年,而行医范围以及与同行交流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也不可能积累大量病例资料来比对。
总而言之,一个方子纵使流传至今,依然离RWS相去甚远。
当然,我们不能唯学术论,要考虑到医学实践的社会属性,政府也是一贯综合考虑科学性与社会效益。比如很多药品,在说明书上有各种不明,依然沿用下来,那会儿都还没“RWS”什么事儿呢。又比如公布《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也是认可占比例极低的“少数经典名方”,而不是认为大部分中药都经过了RWS的检验。
中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在中医药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有着自己的节奏,即使RWS继续发展,也未必会单单因此而放开,还是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来。
药企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很多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围绕RWS行动起来,比如2018年2月,罗氏以1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癌症数据公司。赛诺菲早早地就建立了RWE项目平台(RWE&CO)。
而且,像前面提到的英国制药工业协会积极主张,真实世界证据与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是“平级”的,这固然可以视作学术争论中的一种主张,但考虑到RCT特别是大规模双盲RCT的成本问题,这里面是否也有药企的私心呢?
当然,医疗是个社会问题,成本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怕药企们一番操作,成本降了,药价没降,治疗效果未必提高多少,却混入些昂贵的“安慰剂”。
对于国内中药企业,是踏踏实实设计RWS的研究,推动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改进,造福人民,还是借RWS的风口,鼓吹放松标准,靠低质量RWS研究蒙混过关,反过来成为阻碍中医药发展的障碍?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现代医药集团确实是庞大的利益团体,饱受批评,但国内有些人往往忽略了,中医药集团也是巨无霸,从民众的利益讲,同样需要严格的监管。
对于研究者,RWS确实也是一个机会,如果RWS受到更多青睐,有助于中医药研究得到更多呼应。但RWS要面对更繁杂的数据,对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可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界是否做好了准备?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RCT目前已成为主流,甚至中医药界也已经拥抱RCT与双盲,虽然有些研究质量还不高,但高水平的还是在逐渐增加的,趋势是明显的。这样的局面,引发了一些人的不满,甚至认为新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就“不是中医”了。
在这种背景下,正在崛起的RWS,成为它们攻击RCT与双盲的工具,有的人还设想是不是能借助RWS的风口,让中医走上让他们满意的“老路”,最好能夸大“历史积累”的作用,直接冒充RWS,在审批和学术上蒙混过关。
但如前所述,在医学界看来,RWS与RCT或盲法不是“对立的”。医学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弘扬或贬抑某种传统、某种文化。就像RCT与双盲一样,RWS也只是一种中性的工具,要清醒地认识其优缺点,做出高水平的RWS研究,才能让它帮助中医药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一加8T国行版发布,售价较海外低1300元
2020-10-15 22:11 手机 -
大规模推进5G带来能耗翻倍,如何解决?
2020-10-15 09:50 5G -
华为:中国已建规模最大5G,当前应聚焦网络体验
2020-10-15 09:29 5G -
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刘若庄院士逝世
2020-10-09 14:37 -
AMD或收购赛灵思,交易价值超300亿美元
2020-10-09 12:59 大公司 -
“天问一号”将脱离地球轨道 向火星轨道靠拢
2020-10-07 19:43 航空航天 -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德美三位科学家获奖
2020-10-06 18:15 诺贝尔奖 -
白宫幕僚长:特朗普可能今天就能返回白宫
2020-10-05 20:53 -
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研发完成
2020-09-28 09:16 核电 -
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超核电
2020-09-27 16:10 能源战略 -
一箭双星!长四乙一周内再起飞
2020-09-27 13:01 航空航天 -
二季度智能手机均价涨10%,中国5G手机出货量大增
2020-09-27 12:06 手机 -
“基建狂魔”再添利器!国产最大盾构机下线
2020-09-27 10:08 超级工程 -
“中科院解决卡脖子问题”靠不靠谱?
2020-09-26 08:19 -
科技部:我国已有4个新冠疫苗进入三期试验,进展顺利
2020-09-25 16: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继华为小米之后,OPPO也要造电视
2020-09-24 18:09 TMT观察 -
打造行业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2020-09-24 12:26 华为 -
目前,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
2020-09-24 10:47 北斗照耀 -
华为轮值董事长:美国打压影响仍在评估,求生存是主线
2020-09-23 09:51 华为 -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重复使用箭上产品
2020-09-22 19:5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253“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3“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