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和平:“稳字当头”大局下,怎样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最后更新: 2021-12-15 13:42:06【导读】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就会议要求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作出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
【采访/观察者网 周远方】
观察者网:关于会议要求提到“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您对此如何理解?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曹和平:过去5年来,中国和全世界其他经济体正在经历一个增长的长下行周期。1953年以来,以美国为典型的发达经济体一般下行周期为2.5年,上行周期为2.5年,大约5年-6年走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打破了这个观察循环,增速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恢复上行期,处在2%-3%的增长水平。经济界前几年还在说美国经济的恢复呈现一条拥有长横线的倒L型曲线走势。言下之意,虽然处在低谷运行,但终会出现一个完整的恢复。
不过,联想到欧洲的经济增长长期在1.5%-2.5%,而且比美国的倒L曲线的时程还要长。考虑到日本经济已经处在“失去的30年”的长L曲线当中,另外一维方向的思考逐渐出现在人们脑际,是不是出现了一个结构断点,新的增长结构(构成)出现了?
中国经济在5年前走入经济下行周期,增速始终没有回到过去7-8%以上的状态,在5年前,我们提“新常态”,要把经济增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5.5%-8.5%的增长区间,这样的话,环境、资源、金融、就业都会得到某种意义上的休养生息,否则,长期高增长付出的环境和能源代价太大。
但是,如果在中国主动调减经济增速的同时,也和欧盟、美国和日本一样,处在全球经济的长下行周期中,再加上另外两个不期性质的外部冲击因素,一是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与中国的贸易战至今没有结束;二是2020年初出现的新冠疫情,这三种影响经济增速的力量叠加,则可能也使中国经济从主动调降变成了处于实际的下行区间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直觉。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坚持做了一件让经济观察者放心的事:主动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从“出口导向+投资拉动”型力矩,搬向另外一维方力矩——“需求拉动+创新驱动”的增长机制。所谓需求拉动就是内需(消费)拉动,创新驱动就是我们寻找新的更为节约、高效和满足人民多样性需求的新经济业态方向。
国家在此同时,还配套上述力矩变换出台了新的政策牵引,就是在原有的国际循环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国内大循环补充。因而中央公报说,结构上要协调,中间关节要打通。过去在国际出口导向为主时,国内不同市场之间、供给端和消费端之间耦合与否问题不大,只要产品卖到海外补充性市场就行了。
在双循环的意义上,原先出口导向海外市场牵引的生产环流,在国内留下的市场关键点上,比如工商、税收、运输、能源、评估、授信、增级、回购、担保、托管、置换、法律和会计关联的堵点都要协调,资源富集区的生产周期和消费需求的经济周期的时差不拟合造成的资源巨大浪费,这种深层制度关节怎么去打通,都是经济宏观调控在结构方面和制度方面的新关注点和新要求。
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观察者网:您提到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其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段讲话中还同时提到了房地产,有观点认为,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是房地产,现在可能要切换到数字化、智能化和减碳方面,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曹和平:我们谈论经济动力学机制的时候,出口导向依托的是海外市场;投资拉动依托的是各种投资需求,包括农业投资、建筑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等等。当我们谈论房地产的时候,它只是投资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房地产是重资产,可以吸纳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成为增长的主导部分。比如,住宅建设拉动了上游的原材料产业,下游拉动了装饰、纺织、家具、广告、商业配套和体育娱乐设施等等。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黄金增长十年,超出了黄金增长期限,就会出现增长的荷兰病,(我们国家的香港病和鄂尔多斯病都是荷兰病的长期和中期变种)。当我们提出结构动能转换,希望恢复整个经济供给侧的动力机制的时候,就是希望房地产业在黄金增长期限走向常态时,恢复房地产的本来面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个最为合理的宏观思考就是寻求需求拉动和创新驱动的新力矩,而不单靠传统“三驾马车”的大车间经济增长模式。这样一来,技术变量在增长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中央在数字经济的总结中,我们能发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字资源价值化。第一,产业数字化,就是对存量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不同领域的制造业逐步从工业2.0(两化融合)升级到工业3.0(厂商四堵墙内的ERP),再到工业4.0(大于厂商,小于行业的to B和 to C一揽子数字化升级)。
第二,数字产业化,就是当存量产业在数字化升级的同时,一些数字化升级的厂商富集区或场景集聚区,本身就会形成一种产业载体,比如一个独立城市功能综合体、独立产业功能综合体、独立科技功能综合体的形成等等。当这些综合体进一步整合完成的时候,就变成综合性的场景载体,其本身也需要巨大的投资,这就是数字生成交易环节上下道工艺顺序上配套的厂商中介,在核心数字企业两两之间专业干链上的响度独立成长——数字产业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创造经济,比产业数字化的数字替代经济要高一个业态。这也是数字经济超越大车间经济的根本。当然,场景建设还要规避过去的一些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那么就涉及节能减排、双碳目标等,这个稍后再讲。
第三,数字化治理,我们发现产业端数字技术的使用提升了对政府管理的需求,生产领域数字化了,治理也必须数字化,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交通调度、资源协调、总量管理等等都需要数字技术,数字化治理变得特别重要。
第四,最重要的是数字资源价值化。这一点比较难,因为当数字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它就变得和土地、矿山、资本、劳动等要素一样重要。那么其他要素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数据资源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什么?所以数字资源的价值化,更需要数字技术和碳中和相关技术的支持。
这里强调一下碳中和技术,它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而是规定要用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方式来生产。经济动力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数字要素参与分配、碳中和,这些问题需要联系在一起,做系统性的通盘考虑。
运用数字化手段来改造运营,建立商业生态
观察者网:刚才您提到,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上都陷入了一种较长期的低速增长状态,美国从2008年开始,日本可能更早。那么我们刚才谈到的这种数字化转型的新态势或者新动能,为何在西方没有发生,或者说为何有所发生而影响没有那么大?现在是否主要在由中国独立探索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曹和平: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问得特别有道理,为什么日本会出现失落的30年,欧洲会出现失落的15年,美国会出现失落的近10年?如果说中国这5年的经济下行未来变成10年,是不是中国也会出现失落的10年?为什么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主要的人类经济体都走向下行周期?这个问题要是不弄清楚,单纯讨论因为我们有数字技术帮助,所以自信我们能走出这个下行“魔咒”,就把这些问题隐藏了。
我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鼓励了人类的自私情绪,当你说“理性人”的假设就是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另外一个方向说“人类自私”是常态的。然后你说,所以要求公共部门(政府)越小越好,市场越大越好。一切问题都用该由市场解决,政府最好别参与。
那问题就来了,当日本经济的主部在1990年代完成大车间经济业态,需要在主导方向上施行结构变迁战略,需要政府政策牵引的时候,它的政府被种种意识形态因素绑住了手脚。
从过去二十年的观察看,日本政府,特别是日本的央行部门政策,特别相信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部门独立管理最好,从而把通货膨胀管理目标放在了维持充分就业目标(增长)之上了。原因是,物价管不好了,是央行独家的责任,增长管不好了,是政府大家的责任。
新自由主义忘记了货币政策是一种基础公共品,是共品中的公品,把部门共品利益放在全体政府公品利益至上,使得“独立”的央行系统也从部门(自私)角度出发,认为只要采用保守的办法,不用承担责任,反正“万能的市场”会自动发挥作用,只要政府、央行、企业、个人等等市场主体都做好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增长会自动发生。日本失去的30年,和日本央行的新自由主义独立作为,夹带私货有相当大的关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猪肉价格下降32.7%
2021-12-15 12:08 观网财经-消费 -
一个《原神》并不够,中国游戏音乐离走向全球还有多远?
2021-12-15 11:49 -
明年GDP增速约为5.5%?统计局回应
2021-12-15 11:47 观网财经-宏观 -
国产创新药明星百济神州首日破发,一度暴跌近20%
2021-12-15 11:45 观网财经-科创 -
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8%,水泥产量降18.6%
2021-12-15 11:38 中国经济 -
11月70城房价出炉:二手房环比仅3城上涨
2021-12-15 10:31 观网财经-房产 -
违规采集人脸信息被罚,小鹏汽车:不熟悉法律,买错设备了
2021-12-15 10:21 观网财经-汽车 -
欧洲最大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
2021-12-15 10:01 德意志 -
引发轰动的“93套陆家嘴老公房”,世茂宣布全部退房
2021-12-15 09:31 观网财经-房产 -
超过两年未动工,恒大海口8宗地被无偿收回
2021-12-15 09:14 观网财经-房产 -
缅甸央行:中缅边境地区可直接使用人民币与缅币结算
2021-12-15 07:08 观网财经-宏观 -
国际能源署:奥密克戎阻碍复苏,原油可能供过于求
2021-12-14 20:35 观网财经-海外 -
有人领到5000万年终奖?业内回应:不足为奇
2021-12-14 18:33 观网财经-金融 -
财政部: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
2021-12-14 18:19 宏观经济 -
小鹏汽车因采集超43万张人脸照片被罚10万元
2021-12-14 18:16 -
诱导学员贷款考公务员?中公教育被质问:是否存在恶意贷款
2021-12-14 17:35 观网财经-消费 -
两部门:煤电供热企业四季度全部暂缓缴税
2021-12-14 15:56 观网财经-宏观 -
中消协:淘宝、饿了么等20款APP账号注销存问题
2021-12-14 15:38 观网财经-消费 -
-
新浪微博又被约谈,今年已被罚1430万元
2021-12-14 10:46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3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