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和平:疫情对线上线下经济的存量都有影响,但互联网经济有一个妙处
最后更新: 2020-02-11 16:39:39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究竟会有多大?这是时下在关注疫情发展的同时,中国人同样非常关心的问题。
随着延长假期的结束,各地迎来了返程和复工的高峰,原本就面临着很大成本压力和竞争压力的线下实体经济,是否会因为这次疫情而造成大规模的倒闭和人员失业?从国家的角度如何利用政策和金融的手段未雨绸缪,转危为机,加速经济的转型升级?
针对以上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曹老师您好。现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大家对于这次波及全国的疫情将会持续多久,对于2020年全年经济造成的伤害将会有多大非常地担忧。您能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为大家做一个解读,疫情对今年经济会带来多大影响?
曹和平:要推断这次疫情对2020年的经济伤害有多大,我们首先需要对疫情是一次性还是多次性事件的本质以及该事件的存续周期有所探讨。在我看来,此次疫情是一个复合性质的随机过程事件。作为自然过程,新冠病毒的生成机理及寄生于人体的爆发性存续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确定,但是,新冠病毒寄生于人体爆发性繁衍,又在14亿规模上继发性传播形成疫情,它又是一个社会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复合后形成的超大规模、超级规模、超越经验的复杂性随机过程。
基于上述认知,我们说此次疫情是一次性的,大概有下述几个原因。
首先,从新冠病毒变异的微观机理和微观时序(timing)上看,它大概率是离散型的,而不是连续型的,要不然,它的原基宿主或者人体早就适应了它,何来此次爆发性繁衍一说。其次,这种离散型随机过程突破原基宿主传向中介,其离散性质又增加了一个程度;再次,这种二次离散的随机性过程再经由中介宿主进入人体,从随机过程的复合来看,又增加了一次离散程度,变为三次离散;再再次,三阶离散性质的复合性随机过程,突破人体防卫机制(免疫系统),又一次在人和人之间通过飞沫以及其他接触等方式传播,继发为四阶离散。
每增加一次离散阶梯,仅仅用牛顿二次展开式来逼近,就可能知道它会变为一个阶梯距离无穷大,概率密度无穷小的一个微量。这还不算人的社会过程和智慧过程对它的阻断性隔离和靶向式打击过程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非常小,给14亿人群整体造成连续性伤害,以及继发为经济上的伤害,都应是一次性的。真正的科学家和战略管理家重视疫情,但并不害怕疫情。
2003年,非典患者在隔离区打扑克(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二个问题,这种一次性疫情的伤害周期有多长,我们用当年的非典疫情做一个参照。作为为一个变种,新冠病毒最近的一次生活观察是2003年的非典。十七年前的非典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时的北京,人们非常的恐慌。那时候我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副院长,北京传染后确诊的第三个人就是我的科研秘书。因为她被确诊为非典,作为她的密切接触者(6米范围之内),我们一个办公室的六个人有两个被隔离起来了。从那时候起,我就在隔离的地方、新建成的中国知识产权中心,苦苦地思索非典的可能持续时间以及对经济造成的可能伤害。
我当时的推断是,所有的分布,只要是复合性质的分布,不管是卡方分布、t-分布还是F分布等,只要其数值足够大都会向正态分布逼近。比如,抛物线的上升和下降是对称的,扔的次数多了,其分布的逼近参数一定是正态的。在大数逼近的意义上,由于离散周期的绵密性原理,来无影的东西一定是去无踪的。
基于这种抽象,当时我认为广东出现的确诊病例是在2月2日,到4月8日的时候,广东治愈人数就大于出院人数了。如果将这样一天当成标志性点(拐点),在非典的观察周期就是两个月零五天左右。据此,北京的第一个非典病例是4月5日被确诊的,按照两个月加5天,北京疫情的拐点会在6月5日,为了保险起见,加上一个星期的置信区间,北京的拐点期望可放大到6月12日,再稳妥点,再加一个星期,到6月19日将会接近尾声。事后证明,正是在6月17日,北京入院的病例开始明显少于治愈出院的病例。
恰好那几天,中国新闻社的记者阮煜琳采访我,我对她说了我的推断。她当时问我,如果非典在6月19日结束的话,对中国GDP的伤害会是多少?由于被隔离,当时的知识产权中心还是在一片旷野当中,空无一人。我掐指头算了一下,非典主要是爆发在京广线沿线上的城市和省份,伤害比较大的是北京、山东、内蒙古、湖北等,我把这部分省市的GDP加起来,用2个月零5天乘了一下,以对GDP伤害10%为计算——因为那个时候在1996年底到1998年初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作为一个外部性冲击(outside shock)对于经济造成的最大伤害的对比参照,亚洲金融危机对于经济的伤害是大约10%,我把受影响的主要省份GDP加起来乘以10%,最后算下来对于整体经济的伤害是0.4%,为了保险起见,我和她说的结论是不会超过0.5%。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个团队测算的结论是1.6%,也有老师从出口贸易的角度算出的数据是1.2%,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内部统计结果显示,SARS对于GDP的伤害是0.44%,所以可以说当年我对SARS出现的周期、频率和对GDP造成的伤害所作的估计是相当准确的。 这一次,阮煜琳把17年前的报道翻了出来,又采访了我一次,她还特意提到了这一大拇指定律(the theorem of thumb)预测的准确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为单身狗操碎了心!腾讯密集上线六款社交产品
2020-02-11 16:28 BAT -
美赞臣捐500万驰援孕产妇,母集团累积捐赠5500万
2020-02-11 16:12 大公司 -
TCL称物料、人工满足在汉屏幕生产需求:预计2月持续满产
2020-02-11 16:03 商业 -
阿里被排除港股通之外?回应:不评论市场传言
2020-02-11 12:28 大公司 -
三星向在华供应商提供153亿元援助
2020-02-11 12:00 手机 -
台积电1月营收增加33%
2020-02-11 11:58 上市公司 -
10万人份!华大基因新冠病毒试剂盒日产能“赶上”硕世生物
2020-02-11 11:19 大公司 -
霍尼韦尔捐赠物资送达湖北50家医院
2020-02-11 10:23 产业万象 -
TCL取消MWC发布会,仍将参展
2020-02-11 10:15 上市公司 -
蓝思科技:园区发现病例系谣言,复产复工正常
2020-02-11 09:19 商业 -
最新病例研究:肾脏可能也是新冠病毒主要攻击靶点
2020-02-10 19: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想:各地工厂优先雇佣停工中小企业闲置员工
2020-02-10 17:41 大公司 -
被指借疫情涨价超三成,自如:多为长租短续所致,已达共识
2020-02-10 17:29 商业 -
开工首日裁500人,新潮传媒CEO:中国老板成了无助的弱势群体
2020-02-10 17:24 商业 -
B站:向武汉等七城捐赠10万个大会员
2020-02-10 16:42 -
滴滴医护专车覆盖5城 免费服务1.7万医务工作者
2020-02-10 15:46 大公司 -
华为致信合作伙伴"共克时艰":在线办公免费、提供融资、延长维保
2020-02-10 14:55 华为 -
对武汉捐2亿、5000吨蔬菜后,恒大向最高医学研究机构捐1亿
2020-02-10 14:29 商业 -
返工潮来临,美团发起“放心工作餐直供”
2020-02-10 13:33 大公司 -
富士康回应“推迟今日复工计划”:正依分批原则有序复工
2020-02-10 12:47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52“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4“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65“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