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昉: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
此外,在供给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国际上很多预测说中国未来增长速度不会太快,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可能达不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目标。他们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是不增长的,劳动力也是不增长的。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是我们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还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还占总劳动力23%的比重,为什么说这部分的劳动力是剩余的呢?因为从国际比较来看,高收入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只占3%、4%。我国也接近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要逐步缩小上述差距,意味着有20%的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出来。对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1个百分点就是800多万,20个百分点大家想想是多少。因此中国独特的劳动力供给来源在于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也是推动了这个过程。从农村向城市进一步转移,意味着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意味着生产率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因此对于供给侧、需求侧,新型城镇化都可以带来红利,这里我想强调的是需求侧。我们的新型城镇化率是65%,但是真正有城镇户口的人只有40%左右,两者之间有18个百分点的差距,这18个百分点就是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还有一些其他的进了城但没有城市户口的人。那么,让这些群体得到城市户口、变成真正的市民,可以改变他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OECD有个研究中国问题的团队提出,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有两步:第一步是农民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步可以带来接近30%的消费增长。进了城以后,如果他们得到城市户口,他们的消费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接近30%。因此我们两步走的城镇化本来是个问题,但是现在变成了一个潜力,变成了一个新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源泉。两步走,相当于火箭第二次推动。
同时,城镇化和第三产业,也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用国际数据看一看城镇化率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发现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同时,越到比较高的城镇化阶段,两者之间关系也就越紧密。过去也有一个经济规律,叫做城镇化后期的支撑力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管这个规律成立不成立,只有农民工进了城以后得到城市户口,他的收入才能稳定地持续增长,他的社会保障、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才能得到稳定的保障。因此,他们的消费才能支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城镇化长期可持续。
最后我想说,有人说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没提出经济增长的定量目标,其实这个定性目标也非常严格、非常高。报告说,“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知道的。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就是说至少“十四五”远景规划定下的目标没有变。“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应该接近于23000美元的人均GDP。因此,迎接这个新的挑战,落实二十大的战略部署,第一要稳定和提高潜在增长率,第二要扩大消费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使实际需求能力适应经济增长,支撑潜在增长能力。
按照我国潜在增长能力预测,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未来15年里保持14.7%~14.9%的年均增长速度。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和生产要素资本、人力资本、生产力提高幅度等潜能推算,“十四五”结束时,我国人均GDP可达13000美元到14000美元,能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5年,人均GDP接近23000美元,将非常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还差一点。
如果通过一些必要的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到2025年将人均GDP提升到14000美元,那么到2035年人均GDP就可以接近23000美元,相当于今天葡萄牙的人均GDP水平,从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这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基础。
历史上,GDP的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常常是分离的。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步性非常强,这意味着人均GDP的提高可以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还应继续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份额。同时,也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各种收入差距。
【本文选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与路径》】
- 原标题: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31省GDP增速目标确定,还强调了这两点
2023-01-17 19:05 中国经济 -
半导体供应链珂玛科技将IPO上会,部分主要原材料100%依赖境外
2023-01-17 18:55 观网财经-金融 -
AMD“地基”上的国产CPU,业绩为何大幅波动?
2023-01-17 18:28 观网财经-科创 -
小鹏汽车开年调整售价,最大降幅达3.6万元
2023-01-17 15:12 观网财经-汽车 -
京东:3年新增28万员工,将提升基层员工福利
2023-01-17 14: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暴雪中国:与网易顺延谈判失败,将于1月23日中止国服
2023-01-17 13: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15层楼全部提前退租,腾讯回应:办公楼宇的正常调整
2023-01-17 13:3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名义增长5.0%
2023-01-17 10:12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3.0%
2023-01-17 10:06 中国经济 -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
2023-01-17 08:16 观网财经-海外 -
应对美国科技脱钩,中国要下定狠心做这件事
2023-01-17 07:27 -
互联网大厂再掀“反腐风暴”
2023-01-16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行上海总部: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2023-01-16 19:48 观网财经-房产 -
财政部:集中力量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2023-01-16 19:01 观察者头条 -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成立
2023-01-16 18:30 观网财经-科创 -
燕文物流将主板IPO上会,老板曾因股权与80岁的老父亲“PK”
2023-01-16 18:14 观网财经-金融 -
刘鹤是否会在世界经济论坛与美国贸易代表会谈?外交部回应
2023-01-16 16:24 中国外交 -
历时一年半,滴滴出行恢复新用户注册
2023-01-16 15:56 -
滴滴出行:即日起恢复新用户注册
2023-01-16 15: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错判芯片行业趋势致净利暴跌?韦尔股份亟需摆脱“手机依赖”
2023-01-16 15:4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