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昉: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
【导读】 岁末年关,一则人口数据引发热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近年来,各界对于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担忧一直见诸报端。该如何应对这一大趋势呢?经济学家蔡昉教授提出如下见解:
【文/蔡昉】
今年或者明年开始,中国就将进入到人口负增长时代。随着总人口开始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会相对加快,其对供给侧的冲击还会加剧,潜在增长率还会下降。我提出“取乎其上得乎中”,就是必须用高预测方案的改革力度,才能达到中预测方案的实际增长潜力。
人口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很大一部分冲击还在于需求侧。随着人口总量下降,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总额的增长速度也将减慢。
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无法逆转,但可以改变行为,改变预期。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需求侧改革红利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一过程既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可以通过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生产率。同时,城镇化和第三产业还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或者明年开始,中国就将进入到人口负增长时代。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关心的是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第一,人口峰值:意料之中的转折点。
人口峰值并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经历,多数国家还没有经历过人口峰值。人口峰值的含义并不是说某一年人口相比上一年减少,而是指按照生育率决定的自然规律,人口达到了最高点,随后变成了负增长,且基本上没有再涨回来的情况。所以,如果说中国遇到了人口峰值,指的就是由我国生育率决定的一个自然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生育率的估计是有偏差的。从总和生育率来看,一对夫妻或者一个妇女终生生育的孩子数量在2.1以上,人口长期就是正增长的;如果低于2.1,短期内人口由于惯性还会正增长,但若干年后就会到达峰值转入负增长。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是1.7、1.8,联合国对中国的人口预测也是依据1.7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来估测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认为中国距离人口顶峰还会有若干年,因此对相关问题没有太关心。
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告诉我们,我们的总和生育率是1.3。这个1.3不可能是一年达到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总和生育率在很低的水平上,已经很多年了。
医护人员为一名婴儿做检查。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因此,那个时候我们就怀疑,我国的人口峰值可能会很快地到来。我们实际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跟联合国预测的大不一样了。今年,联合国按照中国新的人口数据,及时修正了对中国人口峰值的预测:今年我国达到人口峰值,明年就将转入人口负增长。
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印度的人口还在快速增长,所以只要我们负增长,印度的总人口马上就会超过我们,也就是说,明年印度可能就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了。当然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人口负增长会带来经济问题:一是负增长本身;二是人口负增长意味着老龄化在不断加深。
一般认为,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14%就是深度老龄社会;如果占比超过21%,就叫做高度老龄社会。
国家统计局去年的数据显示,这个占比已经是14.3%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社会。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太多的国家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但日本是,日本已经远远超过21%了。未来我们也会走到这一步。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大概在2030年前后,我国就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
因此,这些都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新的人口转折点。按照经验,过去我们的人口转折点同时也都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因此新的人口负增长的转折点,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需要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第二,人口负增长的转折点,带来的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应该说,人口负增长是一个迟早的事,但它终究会产生冲击,应对冲击是重要的。从历史经验上看,有成功应对的,也有不那么成功应对的。
- 原标题: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31省GDP增速目标确定,还强调了这两点
2023-01-17 19:05 中国经济 -
半导体供应链珂玛科技将IPO上会,部分主要原材料100%依赖境外
2023-01-17 18:55 观网财经-金融 -
AMD“地基”上的国产CPU,业绩为何大幅波动?
2023-01-17 18:28 观网财经-科创 -
小鹏汽车开年调整售价,最大降幅达3.6万元
2023-01-17 15:12 观网财经-汽车 -
京东:3年新增28万员工,将提升基层员工福利
2023-01-17 14: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暴雪中国:与网易顺延谈判失败,将于1月23日中止国服
2023-01-17 13: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15层楼全部提前退租,腾讯回应:办公楼宇的正常调整
2023-01-17 13:3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名义增长5.0%
2023-01-17 10:12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3.0%
2023-01-17 10:06 中国经济 -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
2023-01-17 08:16 观网财经-海外 -
应对美国科技脱钩,中国要下定狠心做这件事
2023-01-17 07:27 -
互联网大厂再掀“反腐风暴”
2023-01-16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行上海总部: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2023-01-16 19:48 观网财经-房产 -
财政部:集中力量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2023-01-16 19:01 观察者头条 -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成立
2023-01-16 18:30 观网财经-科创 -
燕文物流将主板IPO上会,老板曾因股权与80岁的老父亲“PK”
2023-01-16 18:14 观网财经-金融 -
刘鹤是否会在世界经济论坛与美国贸易代表会谈?外交部回应
2023-01-16 16:24 中国外交 -
历时一年半,滴滴出行恢复新用户注册
2023-01-16 15:56 -
滴滴出行:即日起恢复新用户注册
2023-01-16 15: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错判芯片行业趋势致净利暴跌?韦尔股份亟需摆脱“手机依赖”
2023-01-16 15:4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评论 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3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0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