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辉耀对话董云裳、包道格: 在中美关系中,需要快速获得信息以防止人们假设
最后更新: 2023-02-17 10:12:09董云裳:包道格先生也曾在国会中任职,在这里我们也应该听听他的说法。非常重要的是,大家要对美国立法和行政机关的运行体系有一个了解,尽管这听起来有点像借口,但在美国,它们确实各司其职,部门独立,互不干涉。如果行政部门试图阻止国会做一些事情,而国会一意孤行,就很难真正阻止它,因为国会作为立法机关,不必对行政部门负责。我们的体系强调分权制衡,这使美国制度中的决策耗时更多。但它确实是对政府中不同部门权力的一种制衡,也导致行政部门不能阻止国会做一些事情。
我认为,国会应该对中美关系和对台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记得当我在成都和北京工作时,我经常带着国会代表团到中国各地参观,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我曾带领一个大型的参议员代表团去了敦煌,还去过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以前我们有很多国会要员到访中国,但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所减少。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改变这种情况。
目前,美国国内的党派政治形势也不容乐观。国会的反对党成员凯文·麦卡锡想要去台湾,目前(行政部门)要阻止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他真的想去,并有着出行的基本物资条件,他是很可能会去的。我个人认为,在台湾大选年之际,如果大陆对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的访问反应过度,是十分不利的。
我认为对大陆而言,更好的策略是尝试关注一些积极的、宏大的叙事,如加强对台湾的外联,对台湾表现积极姿态,或者是从宏观层面积极促进美中关系。但我看到一种倾向,就是大陆非常关注美国的一举一动,进而做出反应。凯文·麦卡锡的访问可能近在咫尺。我认为应该关注更积极宏大的正面叙事,以抵消麦卡锡可能的访问给大陆带来的所谓负面影响。我认为大陆有可能聚焦这件事并采取行动,试图避免让它成为一场危机。中美目前都不希望发生冲突,我们都在努力应对国内的挑战。我有关注到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中央党校发表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讲话,拜登总统也发表了关于美国现代化的国情咨文。如果麦卡锡访台果真成行,希望我们能共同应对并克服危机。
王辉耀:的确,我们各自都正面临着内部的挑战。但关于凯文·麦卡锡的访问,问题在于他来自共和党,现在,美国行政部门或许可以进行表态,表示他们不赞成或并不建议他出行。回顾上次佩洛西窜访台湾时,我们看到拜登总统的态度暧昧不清,并未明确表达反对,因为他们都来自于民主党。现在国会和政府代表不同的党派。如果行政部门能持不同意见就很好。我注意到白宫发言人说暂无具体消息可以奉告,他们并不了解麦卡锡出访。我们拭目以待。
我同意你说的,可以有更多的美国国会议员访华,亲眼见证真正的中国,看看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互联互通,以及“绿水青山”的治理实效等成果。因为某些议员对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所以当你在这里带着那些议员了解中国时,他们才可以真正理解。我们可以注重这方面关系的恢复。我们真诚欢迎更多美国的议员来中国访问。他们不要只关注台湾议题了,这个问题十分敏感,触动着中国人的心弦。希望美方能谨慎地处理这件事,不要危及到中美关系。我真的希望布林肯能来访问,当然还有麦卡锡。希望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访华能够成行,并促进中美之间的一系列良性互动。还有戴琪等等官员,都应该亲自来看看。似乎自本届新政府以来,中美没有进行过正式的高层互访,上一次美国国务卿到访中国还是2018年,那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我们需要更多这种高层互访。
正如你所说,我们可以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美国真的太关注台湾了,这在政治上并不能得到好处。我了解美国的体制,选举年即将到来,他们想增加政治层面的得分筹码。但我们应该保持世界和全球体系、双边关系稳定,以及关注长期和平,消除贫困,尽可能避免潜在的冲突。帕尔先生,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想听听你的意见。
包道格:我说几个点吧。我不指望拜登政府会基于党派之争来阻止凯文·麦卡锡,这不是美国政府做事的方式。在我看来,这也不会对中国有利,因为这会让党派之争的色彩更加浓烈。拜登政府确实只在某些方面表明佩洛西访台具有局限性。我不得不说,自从佩洛西访台以来,他们在遵守中美之间关于如何处理台湾事务的长期协议方面更有自觉性。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中国不要派驻华盛顿的高级代表去警告麦卡锡访台的后果,或试图直接阻止其访台。相反,应该承认差异,因为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行动。但是中方也欢迎麦卡锡去北京访问,发出高官互访的正式邀请。我们可以坐下来直接讨论这些问题,而不是通过媒体发酵。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不同的、更有建设性的方法。借用你提到的金里奇出访的例子,这就很好。我还记得早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那段日子,当时周恩来发出诚挚邀请,吸引人们亲自到中国参观、改变他们的看法,并直接展示中国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通过传媒。我认为这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王辉耀:谢谢你。最后,苏珊和帕尔,再次希望你们能访问CCG,也非常感谢你们能加入今天的对话。下次再见,谢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两周内第四起了
2023-02-17 10:03 -
欧盟:逐步取消
2023-02-17 09:24 -
中国和马尔代夫互免签证协定已正式生效
2023-02-17 09:24 -
拜登称不会为击落中方飞艇道歉,但期待对话
2023-02-17 08:47 中美关系 -
王毅会见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
2023-02-17 08:29 中国外交 -
制裁美企是否与无人飞艇事件有关?商务部回应
2023-02-17 08:21 -
土耳其强震已致土38044人死亡
2023-02-17 08:16 -
王毅:中法战略合作应走在其他国家前列
2023-02-17 07:34 中法关系 -
西摩·赫什: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旨在切断德国退路
2023-02-17 07:15 美国政治 -
五角大楼承认了
2023-02-16 22:25 -
拜登将就“气球事件”发表讲话,中方回应
2023-02-16 21:45 中美关系 -
“除非白俄罗斯遭到入侵,否则不会向乌克兰派兵”
2023-02-16 21:38 -
-
到底谁说了算?争了一年半后,欧盟起诉波兰
2023-02-16 20:53 欧洲乱局 -
中柬合作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遣返近千人
2023-02-16 19:58 打击网络诈骗 -
知情员工:俄亥俄“毒气列车”脱轨前曾发生故障
2023-02-16 19:08 美国一梦 -
沉默10天后,美交通部长开始甩锅:这事怪特朗普
2023-02-16 18:36 -
韩国新版国防白皮书时隔6年再称朝鲜为“敌人”
2023-02-16 17:22 三八线之南 -
世卫组织辟谣所谓“中国不合作导致新冠溯源暂停”,中方回应
2023-02-16 17:13 中国外交 -
美政府计划禁止美企对部分中国公司投资?商务部回应
2023-02-16 17:04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