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尔曼:经过小型调研,我总结出乌克兰人对特朗普上台的四种观点……
“特朗普做得对”
第三种观点:赞同特朗普和其副总统万斯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对特朗普和万斯的保守主义、“农场主主义”、反对海外扩张等立场大加赞扬的那类观点。
这类观点的支持者首先是宗教保守主义者。乌克兰东正教会(UOC)神职人员尤里·萨文科夫告诉笔者,在竞选期间,他所相熟的人对特朗普的副总统万斯、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塔克·卡尔森多次就东正教在乌克兰遭受迫害发表声明的行为非常兴奋。
8月20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以265票赞成、29票反对通过法案,禁止曾归于莫斯科牧首区的乌克兰东正教会(UOC)开展宗教活动。图为基辅洞窟修道院,过去是乌克兰东正教会总部。法新社
尤里·萨文科夫进一步告诉笔者称,今年夏天,当特朗普获胜的概率开始增加时,乌克兰当局曾放慢了迫害东正教会的步伐;但在当哈里斯取代拜登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时,当局又批准了迫害教会的法案,因此特朗普是否上台与教会的处境有直接关系。
“特朗普团队一些代表发出的信号表明,他们并没有忘记教会问题,而且他们已经对这项法律做出了负面反应。我们相信在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特朗普会迫使当局放弃一些不好的做法”,尤里·萨文科夫说。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父评价道:“民主党的自由堕落者想要拿我们当靶子。他们说我们狂热且极具侵略性,甚至说我们是俄罗斯法西斯的支持者,所以我们非常乐见特朗普给他们造成打击。”
如果说宗教人士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以及对乌克兰当局和民主党打压的恼怒情绪下力挺特朗普,那么“世俗人士”力挺特朗普则是基于纯粹的利益角度。
笔者描绘第三种观点社会学画像中的“农场主主义”和反对海外扩张等标签,是直接来源于通过互联网渠道与笔者取得联系的列夫·波罗申科(化名)。列夫·波罗申科先生自称是一位农场主和粮食经销商。他通过私密的社交媒体账号告诉笔者,他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能让人喘一口气,好尽快结束这一切”。
列夫·波罗申科自述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当局为了创汇和维持战争,经常会与西方粮商合作打压乌克兰的国内粮食价格,从而低价收购产出的粮食并出口创汇。他对这种情况感到无奈和愤懑,特朗普和万斯支持农场主、反对操纵国际市场的口号深得他的心。
“你看到支持特朗普的都是什么人了吗?不是坐在办公室的精英,是那些生长在阳光下的人。他(特朗普)不想帮助(乌克兰)当局,这太棒了!一切本来就应该这样,帮助抢劫的人(民主党)终于走了,我们终于松了口气”。
经过总结,笔者发现,这类人的社会学画像与持第一种观点的群体基本上是相反的。笔者在调研中遇到的这类人不在少数,或者说,这类人和持第四种观点的人一道构成了调研样本的绝大多数。他们也许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乌克兰社会“沉默大多数”的声音。
“无所谓,反正不会有什么变化”
第四种观点:认为特朗普上台不会改变任何事,也不会达成停战,一切都会照旧。乌克兰人与其期待特朗普,不如多为自己着想。
这种观点是笔者调研后的一个大致总结。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出发点往往很不一样。
对政治和国际形势了解的人认为,美国对乌政策出现改变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即特朗普能够完全压制“另一种声音”(民主党和美国的自由主义势力),而他在第一个任期内未能做到这一点。自称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尼基塔·格鲁什科夫斯基(化名)就是这种看法,他告诉笔者“特朗普能力有限,我们不如依靠自己的本领生存”。
自认了解当局行事风格的人则认为,乌克兰当局能够说服特朗普继续维持战争。没有透露工作身份的马克西姆·切尔诺夫(化名)对笔者表示,乌克兰当局和各种影响力团体已经前往华盛顿,试图通过游说与特朗普团队建立联系,并说服其继续支持乌克兰。“这是显而易见的,特朗普是商人,而乌克兰还有很多可以做交易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继续战争的本钱。”马克西姆·切尔诺夫最后总结道。
一些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其出发点则比较朴实。比如,一位不愿过多停留的中年女性在拒绝笔者详谈的请求后丢下了一句话:“如果你是俄罗斯,你会把嚼了一半的食物吐出来?”还有几位像是体力劳动者的先生(由于人数较多,笔者没有让他们使用化名,而是以群体的方式接受调研)则告诉笔者:“普京和泽连斯基,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可能马上让我们穿的鞋子里塞满黄金。”但他们同时又表示:“也许普京占领了基辅我们就不用担心战争,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不在人世。”话里话外充斥着对国际政治的疲劳感与不信任感。
持有第四种观点的人是调研样本中最多的。有很多人乍一听笔者的来意便匆匆离去,像那位拒绝停留的妇女并不是少数,只有少数心中有自己观点的人愿意与笔者聊一聊。很多乌克兰人的状态和那几位体力劳动者极为相似,就是那种与其关心以后,不如过好今天的“豁达”心态。
第四种观点也许是乌克兰社会画像的真正主流。国际局势对乌克兰的影响显然很大,但大部分乌克兰人没有能力感受到,也恐惧感受到这些。
总结
笔者所总结的四种观点及其画像,从人数上看,第三种和第四种观点是主流。粗略估计,二者相加占调研样本总数的约80%。但笔者必须提醒读者的是,第一种与第二种观点,往往是能够决定乌克兰命运的声音。
特朗普的上台也许令人欢欣鼓舞,也许令许多人看到了结束战争的希望(不仅限于乌克兰人)。但特朗普是一个人,也许还有他的幕僚,不管怎么讲,个人或小团体从来无法与政治意志相斗争。特朗普的上台可能无法扭转美欧的整体政治意志。80%的人对他的期望,最后是否会转变为失望,笔者不敢先下结论,但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头。
当然,笔者从来不将结束战争的希望押宝在某个人身上。解决乌克兰冲突的根源在于乌克兰民族与俄罗斯民族实现真正的和解,在于“兄弟民族”的重归于好。我从来不敢轻视“外人”(指美西方)的恶意,也从来不敢指望某个人的善意。总之,乌克兰人在拭目以待(包括我自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特朗普会逼迫欧洲和中国脱钩,到时我们将分裂”
2024-11-14 07:55 法国见闻 -
-
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众议院议长出炉
2024-11-14 07:00 美国政治 -
中国驻菲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2024-11-13 22:51 南海局势 -
埃尔多安:土耳其已断绝与以色列关系
2024-11-13 22:28 -
“俄罗斯与伊朗正协商签署时间”
2024-11-13 22:28 俄罗斯之声 -
“不去中国的人常想当然以为那里落后,可一去...”
2024-11-13 22:04 -
法国刚警告完以色列“别有下次”,新考验又来了
2024-11-13 21:37 -
乌称打死俄黑海舰队一名高官,俄方暂无回应
2024-11-13 21:26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希望澳大利亚勇敢面对中国”
2024-11-13 21:20 观察者头条 -
火速删帖后,陆克文仍被暗示职位不保
2024-11-13 21:18 美国政治 -
2万亿美元,候任“马部长”如何砍?
2024-11-13 20:35 -
美国“泄密门”嫌疑人获刑15年
2024-11-13 19:40 -
“他会专挑能取代中国的项目”
2024-11-13 17:45 美国大选 -
帕劳声称中方船只再次进入其专属经济区,外交部回应
2024-11-13 15:51 中国外交 -
马斯克得势,会不会一刀砍掉NASA的SLS火箭?
2024-11-13 15:31 航空航天 -
特朗普“点兵点将”,新班底雏形初现
2024-11-13 15:22 特朗普 -
两院在手,这回能废除美教育部吗?
2024-11-13 14:41 美国大选 -
传呼机爆炸后,伊朗大使首次露面
2024-11-13 14:07 伊朗局势 -
缩写Doge,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是个啥?
2024-11-13 13:5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67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8“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普京阅兵式演讲:绝不接受歪曲历史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