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鲁·巴切维奇:棘手的中国问题——通过军事优势来发挥威慑作用
【文/安德鲁·巴切维奇】若约瑟夫·拜登(Joe Biden)11月能赢得总统大选,那么米歇尔·弗卢努瓦(Michèle Flournoy)获得国防部长这个职位应该是没有悬念的。因为这一点,我们很有必要仔细地读一读她最近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上发表的《我们该如何避免战争在亚洲爆发》(How to Prevent a War in Asia)一文。
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与历史荣休教授安德鲁·巴切维奇2020年9月15日在《美国展望》杂志网站发表评论文章《棘手的中国问题:通过军事优势来发挥威慑作用》
作为曾加入过民主党政府的一位资深官员,米歇尔·弗卢努瓦在文中就拜登政府成立后将奉行怎样的对华政策进行了讨论。虽然她表面上主张应“降低战争风险”(reducing the risk of war),但文章的主旨还是落在了“应建立可靠威慑力量”(credible deterrence)这一点上,而且这种威慑是带有激进色彩的(deterrence with an activist edge)。这意味着,在米歇尔·弗卢努瓦看来,无论在印太地区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对美国全球至高地位的任何挑战都应被挫败。在她的文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含蓄的、不言自明的主张,即美国应该继续维持单极世界的存在,美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让如今已经有些失色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重新焕发光彩。
上面所提到的“全球至高地位”是就军事层面而言的。由于人类在战争领域所应用的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现有的美国军事能力(无论这种能力多么令人印象深刻)都不足以确保美国在全球的绝对优势地位。因此,美国对更多、更好军事力量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在米歇尔·弗卢努瓦看来,美国希望从中国身上看到的是中国愿意对美国表现出顺从的态度。然而她可能并不知道,除了防卫自身以免遭外国武力的直接打击,中国可能也有自己合理的国家安全利益需要维护(the possibil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entertaining its own legitimate national-security interests apart from defending itself from direct attack)。
虽然那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比较大而化之缺乏细节的,但米歇尔·弗卢努瓦对“美国为有效威慑中国所需军事力量”的描述还是非常具体的。她主张,美国必须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以便“能够对中国造成有效的威胁并在72小时之内将中国部署在南中国海的军舰、潜艇和商船全部击沉”。当美国获得这种军事能力并对此进行宣传时,中国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中国不太可能被动接受“美国已获得这种军事能力”的现实,而米歇尔·弗卢努瓦在文中也没有对中国届时可能作出怎样的反应进行猜测。
不过在“五角大楼该怎样做才能恢复美国在军事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这个问题上,米歇尔·弗卢努瓦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她指出,在能够帮助美国最终战胜对手且目前尚未掌握的军事能力中,比较关键的几项是:“具备强大恢复能力的作战网络、有助于进行快速战场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装备有无人作战系统和远程超音速高精度导弹的舰队”。若要具备上述军事能力,美国就需要在如下领域里增加投资:更加强大的网络防御和导弹防御系统、地域分布更加广阔的军事基地和军事力量部署、更多无人作战系统(以强化有人作战平台)以及在遭到攻击后能够表现出强大恢复能力的作战网络。
虽然上述军事技术术语听起来非常新鲜,然而实际上米歇尔·弗卢努瓦给出的这个药方不过是几十年前美国军事理论家们提出的军事思想的翻版:高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若要使这套军事思想重获昔日地位,我们就必须无视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所有的实际战争经验(resurrecting that conviction requires ignoring this nation’s actual experience with wa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sent century)。
- 原标题:安德鲁·巴切维奇:棘手的中国问题——通过军事优势来发挥威慑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马力 
-
美国新增确诊超15万例,累计超1322万例
2020-11-29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朗爆发抗议:向美国开战
2020-11-28 22:19 观察者头条 -
澳前驻华大使认了:指望不上美国
2020-11-28 18:17 -
第三波疫情来了还不忘聚餐,日本想了一堆奇特办法
2020-11-28 16:03 日本 -
卢卡申科:新宪法出台后,我将不再担任白俄罗斯总统
2020-11-28 15:58 -
以色列总理两年前曾说:记住这个名字
2020-11-28 15:39 伊朗局势 -
特朗普:拜登只有自证8000万选票合法,才能入主白宫
2020-11-28 15:30 美国大选2020 -
CNN:美国为何仍然保持沉默?
2020-11-28 13:35 伊朗局势 -
美最高法为“宗教自由”废除限制令 教皇撰文“打脸”
2020-11-28 11: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周末,以色列与沙特领导人曾在沙漠密会
2020-11-28 11:23 -
暗杀后,特朗普转以色列记者推文
2020-11-28 10:21 伊朗局势 -
伊朗致信联合国:有迹象显示以色列应对此负责
2020-11-28 08:57 伊朗局势 -
因居民抵制,韩军向萨德基地运物资计划未成
2020-11-28 08:46 三八线之南 -
伊朗顶级核物理学家突遭暗杀身亡
2020-11-28 08:23 伊朗局势 -
“黑色星期五”,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创收盘新高
2020-11-28 08:07 股市 -
美国新增超20万例 累计破1306万例
2020-11-28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国安顾问访越“遭嫌弃”:飞机不让留、送餐到门外
2020-11-27 23:10 美国政治 -
澳大利亚官员:中方“毁灭性打击”
2020-11-27 22:54 观察者头条 -
拜登当选美股就要崩盘?特朗普被“打脸”
2020-11-27 21:07 美国一梦 -
“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
2020-11-27 20:11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0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7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