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部分罪错未成年人“抓了放、放了抓”的时代,要再见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法明确了学生欺凌的法律责任,将学生欺凌行为(如殴打、侮辱、恐吓等)纳入治安管理处罚范围;同时规定学校须依照规定报告,如隐瞒不报或不处理严重的学生欺凌事件,校方将承担相应责任。这一规定有助于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责,与公安机关形成治理合力,减少校园暴力事件。
“我市教育系统成立了专门教育科室,联动的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举措和专家支持,2024年底我参与新建了一个专门教育学校。”C市一名实践派专家告诉我,“实质性惩戒一个,教育一大群,远比普法宣讲百次的效果好。”
新法不仅强调了司法刚性,也彰显了对未成年人群体司法温度。例如,优化了未成年人处罚程序。新增“监护人不能到场时,可通知成年亲属或学校代表到场”,确保未成年人权利不受侵害;新增“拘留前可申请听证”等程序性保障,在听证过程中更好教育违法未成年人,树立敬畏法律的法治意识。再如,严厉打击未成年人有偿陪侍。将组织、胁迫未成年人在酒吧、歌厅等场所从事陪酒、陪唱等行为纳入治安处罚,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据悉,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4762人提出的8805条意见,另收到群众来信56封。部分社会民众的意见经研究予以采纳,回应了社会关切和民众呼声。
03.落地考验
法律的修订是明灯,但照亮基层的每个角落仍需破除诸多迷雾。“可能后面会有一阵适应期和阵痛期,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重要的纠偏。”一位受访者的感慨道出了新法落地的现实挑战。
首先是标准之惑:新法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未成年人可执行拘留,但未明确具体标准。各地实践时,如何避免执法尺度不一,防止“选择性执法”,考验着各地根据实践细化规则的能力与智慧。
其次是资源之困:虽然新法强调专门学校等矫治措施,且近两年专门学校增加了百余所(截至2025年6月27日,全国专门教育学校数量增至230所),但当前专门学校、社会观护等配套资源仍显不足,整体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最后,更大的挑战来自舆情之压。在人人皆可发声的网络时代,未成年人被执行拘留极易引发舆情风暴。民众是否能分辨家长或有心之人炮制的网络小作文的真伪,媒体如何切入或引导,公安领导有无舆情担当等因素,都会影响新法落地基层的执行力度。
“为什么现在的老师普遍不敢管学生、丧失惩戒权了?因为一些家长极其护犊子,动不动就闹。”Q市的吴警官掷地有声,“作为公安部门,一定要有担当。不管他/她年龄大小,触及红线就该惩戒。如果连国家暴力机器对此都有诸多顾虑,不惩戒或者惩戒力度太低,实际就是纵容孩子往悬崖狂奔,对不起这个孩子,更对不起社会民众。”
B市的一位派出所所长表达了同样的决心,话语朴素却力透纸背:“对于我来说,不存在增加顾虑和工作量。比起只能批评教育就放人的无力感,我是希望有实质性的惩戒让那些孩子及时‘刹车’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法律应该让人敬畏,而不是给三观不稳定的孩子提供走上歧路的空子。”
每年的6月是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
04.严管才是厚爱
回望过去多年,在罪错未成年人矫治领域,“福利主义”“感化教育”的理念一度占据主流,把“教惩并重主义”打得节节败退,造成了诸多“家长不好好管、教师不敢管、专门教育没学校、行政拘留不执行”的治理怪圈。
本次修订体现了立法机关对未成年人违法问题的精准回应,这并非对“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背离,而是对其内涵的深化——宽容不纵容,厚爱又严管。
这彰显了一种更为成熟、更负责、更有格局的未成年人保护:保护,不仅意味着只呵护其权益,也非粗暴地以罚代教、一关了之,而是为那些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的少年设置一个“强力暂停键”,使其在强制隔离与约束环境中获得冷静、反思、改造的宝贵空间。
它实质属于罪错未成年人矫治中“分级干预、阶梯递进”的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初犯、轻微行为者,教育感化仍是首选;但当行为性质严重或既往干预失效时,适度的惩戒措施便成为必要且关键的干预手段。这如同一把精密的手术刀,在病灶刚开始时以最小代价精准切除,阻止扩散与转移。
纵观近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的革新脉络,不管是《刑法修正案(第十一条)》将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降至12周岁,还是《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意在让“戒尺”不再烫手重回讲台,亦或此次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些制度革新必将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它向社会传递了清晰信号:法律庇护的边界不容肆意践踏,未成年人的身份绝非再是违法的“护身符”。其次,对行为人而言,及时惩戒能使其为自己的罪错行为买单,为后续教育改造创造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为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矫治机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石,为各地探索矫治措施创新提供了上位法依据并旗帜鲜明地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或许,在新法实施多年以后,当一些曾误入歧途的少年重新站在阳光之下,他会感激国家曾在他坠入深渊前,用法律的准绳拉住了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德国要求下架DeepSeek;英伟达聘中国AI专家;小米回应YU7刹车片起火
2025-06-30 09:08 观网财经-科创 -
OpenAI最新点名的中国竞争对手,不是DeepSeek
2025-06-29 18: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黄仁勋亲自招募两位AI专家加入英伟达,本科均毕业于清华
2025-06-29 17:22 观网财经-科创 -
海康威视:加拿大政府无端指控,罔顾事实
2025-06-29 15:59 观网财经-科创 -
快手大模型加持:AI版《爱,死亡,机器人》上线
2025-06-29 15: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稀土集团声明:各项工作未因相关人员变动受到影响
2025-06-29 13:23 大公司 -
if椰子水母企招股超购2220倍,中签率创近年新低
2025-06-27 21:27 观网财经-消费 -
招商蛇口全面取消区域公司,大型房企组织架构“扁平化”成趋势
2025-06-27 19:52 观网财经-房产 -
集资诈骗244亿!“山海集团”周志峰被判无期
2025-06-27 19:34 依法治国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2025-06-27 18:50 观网财经-科创 -
鸿蒙的世界里,没有旁观者
2025-06-27 18:20 观网财经-科创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
2025-06-27 18:1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特朗普集团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手机承诺
2025-06-27 17:06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回应“前总监大瓜”和猫王音响创始人争议言论
2025-06-27 16:35 观网财经-科创 -
每晚7000仍不盈利,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的困境与野心
2025-06-27 16:35 观网财经-消费 -
高度依赖“山茶花精华油”的林清轩,或将推出新品牌“华嫆庄”
2025-06-27 16:21 观网财经-消费 -
飞天茅台一度跌破1800元盈亏线,白酒调整远未筑底?
2025-06-27 15:51 观网财经-消费 -
京东回应“试点全职骑手帮扔垃圾”:无强制,仍在早期讨论阶段
2025-06-27 14: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美团王莆中:中国已是全球服务消费最便利国家,线上化潜力巨大
2025-06-27 13: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5元咖啡霸主加速扩张,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
2025-06-27 13:0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澳官员那个酸:大家只记得中国,可我们也出了钱的 评论 16难得有专家改口吹捧关税政策,给特朗普乐得… 评论 60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评论 133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评论 46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世纪罪行”!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
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
乌军损失第三架F-16,飞行员身亡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
普京与卡德罗夫17岁儿子举行非正式会晤,祝其新婚快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