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能理解不开枪,那警械咋不用?”
最后更新: 2023-05-23 09:14:5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近日,湖南一民警被嫌疑人持刀刺伤不幸牺牲,年仅43岁。许多网民痛心之余,也在思考警械与执法武力的使用。其实此前讨论警察配枪用枪问题时,很多网民就有进一步提出疑问:“能理解不开枪,那警械咋不用呢?”
部分网友评论
一线民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受到侵害并非稀罕事。仅重庆一地,2019年至2021年,已共计查办1358起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涉及2030名民警、639名辅警,其中1人牺牲、2人重伤、轻伤及轻微伤2024人。这些人里,派出所、交警等一线岗位占绝对比例。
“这个数据是刑法标准的伤。如果算上吐口水、推搡掌掴,包片警员几乎没有没挨过打骂的。”另一位所长老关补充。前不久他在处理一起KTV酒后吵架纠纷时,上演了“空手夺白刃”,手掌的伤口至今仍未康复。
而在2月的傍晚,民警小R在高速公路卡口排查酒驾时,被醉酒司机扇了四次耳光。在警车开往医院、民辅警依法对刘某进行强制验血的过程中,民辅警均遭到刘某不同程度的辱骂袭击,但始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对于部分同行“任打任骂、忍辱负重”,一名所长心情矛盾,他告诉我:“虽然突出了执法武力的克制和温情,但有损执法权威和国家暴力机关的形象;另一方面,我也理解程度较轻的袭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能是目前最稳妥的处理方法。”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矛盾心情因何而来?当执法权威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时,警员该如何控制局面?
01
讨论维护执法权威绕不开警察武力使用,而讨论警察武力使用情况,得先简单了解一下派出所单警装备。单警装备俗称“八大件”,即手铐、对讲机、强光手电、医护包、警用水壶、警棍、警用制式刀具、催泪喷射器(辣椒水)。
警用腰带及其装备“八大件”(资料图)
在调研采写中得知:各地配备及使用情况千差万别。
首先明确的是,出警装备“六大件”(有些地区配不齐“八大件”),全国派出所几乎都是配置齐全的,也是各级督导的必检项目,要求民警出警原则上必须佩戴。
“但实践中带不带用不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名城市民警解释,“八件套穿戴都得半小时,警用水壶、甩棍重的不行,更别说常规的防刺马甲,穿戴完就像带着几十斤哑铃负重训练一样。处警时,我一般只带执法记录仪,但会把警械都放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守护大山平安的民警老胡被这个问题逗得笑出了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警时,问清警情细节很重要。比如甲打伤乙后在街头逃窜,处警就得带上警械。抓个电信诈骗嫌疑人,还有上山下河去帮村民找牛羊的警情,带警械不是自讨苦吃嘛。”
其次,警械种类数量丰富但使用频率不一:执法记录仪出警必备,警用手电及辣椒水使用频率最高,水壶、急救包则比较鸡肋。
一名警察告诉我:“我个人把警棍、急救包清出了装备的,一是因为警棍太长、悬挂位置在腰上,奔跑抓捕时不方便,二是它长得比较吓人,掏出来容易引发骚动和炒作,第三是它没有明确的使用纲领,用起来结果不可控。至于医护包,实操中都知道它是个鸡肋。”
最后,各地警械存在明显断档问题。
东部沿海民警小乐说:“我们防刺服、防割手套配置齐全。”西南某城区派出所的所长阿兰告诉我:“就我们分局来说,防割手套在每年下拔的经费中自助选购,辣椒水供应也充足。”某西部山区派出所所长阿鑫,对此羡慕不已:“我们别说防割手套了,六件套有时都配不齐。”
在统战训练及比赛时,各地警械差异显得更为突出。进行战训射击比赛,部分省会城市的警队,枪上能配置上万的辅助瞄准设备。而周边一些地区,片警是网上防刺服的自购主力。一位屡获表彰的基层公安骨干坦言:“羡慕一下就算了,毕竟还是经济差距的问题。”
佩带新型单警装备的民警整齐列队(图/中国警察网)
此外,一线虽已养成出警必带执法记录仪的习惯,但是在个别地区,执法记录仪仍配发不到位,或因记录仪“内存太小、一摔就坏”等质量问题产生隐患。同时,东中西部皆有民警反馈,目前警服没有挂牢执法记录仪的位置,即使勉强挂住,拍摄角度也欠佳。“有时处突,一手拿通讯器呼叫支援,一手拿执法记录仪录像,那不只能打不还手、被动防御了吗?”
最后为避免引起误会,强调一下警用匕首。它的作用不是“捅刺”而是割断绳索,有的匕首在握柄处还有一个弹射装置,用以击碎玻璃。
以上是受访者表明的警械配置与使用情况。
- 原标题:左玮:“能理解不开枪,那警械咋不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
陈旭大使:我安排台湾地区专家参加世卫组织活动100余次
2023-05-23 08:29 台湾 -
南宁广泛征集道路停车位收费意见建议
2023-05-23 07:43 -
审计部门介入南宁停车费事件,曾查出三年多收益未上缴财政
2023-05-23 07:30 基层治理 -
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国泰航空紧急致歉
2023-05-23 07:03 -
夏宝龙:中央支持香港特区司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2023-05-22 23:06 香港 -
“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
2023-05-22 22:12 基层治理 -
上海市委深改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深改委会议精神,研究孵化器培育等重要事项
2023-05-22 21:18 上海观察 -
贵阳一街道回应公开制止30余人祝寿酒席:居民摆席只能是红白事
2023-05-22 20:42 基层治理 -
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6月9日开启,全板块线下回归
2023-05-22 17:52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男子求爱不成当街捅杀女子”案一审:凶手被判死刑
2023-05-22 17:47 -
世卫大会再拒涉台提案,外交部国台办表态
2023-05-22 17:28 -
神十六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发射
2023-05-22 17:13 -
钟南山:大数据模型预测,6月或出现第二波疫情高峰
2023-05-22 16:01 抗疫进行时 -
南宁“停车贵”后续:涉事企业道路停车位业务被接管
2023-05-22 16:00 -
新疆多起恶意“甩团”事件致270名游客滞留,官方通报
2023-05-22 15:55 -
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2023-05-22 15:27 -
李东宪“回击”围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万岁!
2023-05-22 12:02 观察者头条 -
辽宁省委巡视组原组长张秋波被查,已退休两年半
2023-05-22 11:14 廉政风暴 -
中央宣传部授予万步炎“时代楷模”称号
2023-05-22 10:57
相关推荐 -
神十五神十六乘组顺利完成“太空会师” 评论 60“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评论 141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评论 310“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评论 94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
“我们想加入金砖” “我支持”
-
“俄罗斯人死去是美国最好的投资”,被通缉后美老牌政客否认
-
泽连斯基:已确定反攻日期
-
马来西亚扣押中国船只,称其非法打捞二战名舰遗迹
-
美共和党议员公开反对债务上限协议:是对民众的侮辱
-
欧盟外长:对今夏结束冲突不乐观,俄罗斯仍在争取胜利
-
乌军罕见承认:5架战机被俄军击中
-
五角大楼:被中方拒了
-
“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
“撕破脸”后,二人通话
-
真挂“旭日旗”来了,韩网友怒了
-
“局势或失控,科索沃领导人渴望并梦想成为‘新泽连斯基’”
-
“想要核武器就加入俄白联盟”?托卡耶夫:欣赏卢卡申科的幽默感
-
他在台湾问题上打了个比方,日方急了
-
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