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上甘岭老兵:当时我孤身一人,没想到能干掉这么多敌军
最后更新: 2022-10-15 13:33:08中午时分,他将剩下的手雷、手榴弹全部捆在身上。等敌人距离他只剩下十几米时,他隐蔽在战壕里向敌群扔去几颗手榴弹。这几颗手榴弹不仅把敌人炸得人仰马翻,更是炸起了漫天的灰土。趁敌人视线不明时,林炳远跳出工事,左右开弓,左边扔一颗手雷,右边一颗,惊魂未定的敌军开始撤退。
林炳远看着敌人胆怯狼狈的样子,浑身的劲往外冒,他不要命地扔着手雷,自己的手雷扔完了,就拣起敌人逃跑时掉落的手榴弹继续扔,竟一个人“撵”着羊群一样的敌人往前跑!
林炳远“撵”得敌群向左边山崖跑,有些敌人失脚摔了下去,他又炸得敌人向右面逃跑,很多敌人便倒在了8号阵地的机枪声里;而我军五圣山和主阵地的观察哨,发现敌人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步炮协作也极为精彩默契。
林炳远很快追到了美军阵地前沿左侧,看到约两个排的美军似乎正在集结,二话不说就朝敌群中投出手榴弹。完全没有防备的美军瞬间被炸死了大半,剩下的人乱作一团,林炳远趁机又隐蔽着退回了阵地。
回忆到此处,林爷爷疑惑地说:“我也想不到呢。”
这种不符合逻辑的作战奇迹并非孤例,王占山、胡修道、张桃芳、刘光子等都是如此。我军的战神谱上,有着太多凡人之躯比肩神灵的英雄们。
李奇微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类似场景:“想要拦住一只败军就和拦住一场雪崩差不多,一个团的士兵居然被五个中国士兵撵得丢掉了魂。”他所说的,是第三次战役中,“追击英雄”冷树国带领的5人作战小队。
或许,正如此前身经百战的裴荣高老连长告诉我的那样:“战场上,勇敢比怯弱更安全,冲锋比后退更能救命。”
11月4日傍晚,敌人停止了攻击。林炳远四处搜索能用的武器,又在坑道中找到了3名浑身是血的伤员。他们再次组成作战小队,准备迎接敌人第五天的进攻。
11月5日凌晨,林炳远往棉衣口袋里揣了几颗手榴弹,肩上又扛着一箱,再次来到阵地上。此时敌人一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到了2号阵地前的小阵地,但至高点还未被占领。4名战士从高处不停投掷手榴弹、手雷,击退了敌人一波波进攻。
后来,敌军将领似乎失去了耐心,为了拿下上甘岭,他们不再等“联合国军”的步兵们撤退,便开始了狂轰乱炸。
这次攻击之后,3名伤员不幸牺牲。敌人还在发起攻击,势单力薄的林炳远抵挡不住,向山顶已被炸毁的碉堡坑里退去。
他趴在里面清点装备,发现没剩几枚手榴弹了。
“我身上负伤,敌人也杀了不少。剩下的最多就是战死,已经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了。”林炳远说,“我想,我该去见战友了。”
他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恰在此时,林炳远忽然看见了一高一矮两名战士,他们正扛着弹药前来支援。林炳远赶紧招呼他们上来,三人与敌军一番激战后,再次将敌人打退。
但没多久,那两位战友也牺牲了。“这个时候,我又不想死了。我要保护坑道里幸存的伤员,我给指导员、班长还有战友们承诺了,人在阵地在。”林爷爷告诉我,“那么多战友没有活下来。我只记得最初连队里战友们的名字,后来相处几天的战友和支援的战友,我认都不认识。我要是死了,谁还知道他们的事?”
“你们非要说我是英雄,英雄这个称号也不是我个人的。”林爷爷强调,“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把阵地和这个称呼交给我了。”
11月5日下午三时,在志愿军的炮火掩护下,连队吹响了冲锋号,吓得附近的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林炳远在鏖战几日、击溃敌人无数波攻击之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
阵地,始终在我军的手上。1952年11月6日,美国第八集团军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无奈地承认,“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是被打败了”。
图源 《上甘岭战役》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1964.9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