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矫正罪错孩子,中国该“与国际接轨”吗?
02
人大常委会委员汪鸿雁曾表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旧法要么做不入罪处理,要么就是重罪,没有中间过渡的教育矫治手段。因此,被入罪处理的未成年人矫治效果不佳,也使一些本应接受矫治的孩子钻了空子,从旷课、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逐渐升级到违法犯罪。
完善未成年人专门矫治体系刻不容缓。
与成年人不同,未成年人矫正方针是“教育、感化和挽救”,旨在通过“家庭管教”和“国家专门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对“问题孩子”予以帮扶、惩戒和必要的治疗。
首先来说家庭管教。
文检察官以辖区内一典型案例(以下简称13少年案),为我进行说明:
“去年,一个孩子在放学路上,被一群问题少年索要‘保护费’。第二天孩子在父亲的陪同下上学,在路上又遇到了那群孩子。孩子父亲怒斥他们,却遭抢劫并被打成骨折。”
公安机关很快破获了这起抢劫和故意伤害案。涉案孩子共14名,除去受害学生,真正实施抢劫或故意伤害的未成年人7名,跟风加入“帮派”的未成年人6名。
“近年来,因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事件的报导及媒体渲染,加之民众对安全需求的上升和对不法行为耐受力的下降,很多民众恨不得所有‘熊孩子’皆一刀切严惩。作为国家机关,须对民众舆情做出回应,但也不能被民意裹挟。”
根据涉案情况,司法机关依法进行了分级处理。
对该团伙中“跟风混社会”(抽烟喝酒、旷课混网吧)但未参与抢劫伤害或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对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法但情节较轻的,处以“行政拘留不予执行”,按“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干预。
这些孩子,皆责令家长和学校严加管教,未成年人及家属也须接受公检法机关和心理服务中心的“亲职教育指导”和“心理矫正指导”。
家庭管教,适用对象多为不满16周岁且罪错较轻(违反治安管理法但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由于该年龄段对家庭的依附性很强,原则上不应脱离家庭环境、需要在亲人配合下干预。
“虽然网民爱调侃‘熊孩子必有熊家长’,对家庭管教效果持消极态度。但实际上很多监护人被孩子不良行为惊醒后,会深刻反省也很配合公检法人员进行矫治。”
但家庭管教依靠于监护人的道德、意愿和能力,这种相对“柔和”的处理方式缺乏威慑和强制力,致使少部分未成年人成为累犯,最终引发恶性事件。
恶性事件的影响力会放大“幸存者偏差”,因此许多网民也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调侃为“保护未成年人犯罪法”、“祖国食人花的免罚金牌”。
同时,这也误导了部分未成年人,使其有恃无恐。现实中不乏未成年人被警察抓捕时,叫嚣“我是未成年人管不到我”、“我不满14杀人也不犯法”。
《隐秘的角落》剧照
03
矫正严重的越轨行为,仅靠家庭管教是不够的。国家是未成年人的最终监护人,当家庭不能有效履行监护义务时,国家则会依法承担。
国家专门教育,也是本文的重点。
专门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兼具惩戒和教育的双重性质,具有强制性。如何将罪错未成年人转化为无害社会人,不仅是防控犯罪的重点难点,也是法律修订和未来一系列举措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订首次明确了专门教育的法律地位。而此前多年,专门教育不管是在办学规模还是教育方式上,都呈现出“阵地萎缩”的态势。一位监察委员对我说:“几十年来,天平越发倾斜。法学界,‘福利主义’常常把‘教惩并重主义’打得节节败退。”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是“所有在社会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包括缓刑、暂时释放、阳光中途之家和工读学校等。
文检察官继续以“13少年案”举例:
此案中,一位在校高中生被处以“附条件不起诉”。
“因为处在升学的关键期,我们没有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但设立了一年考察期。如在考察期内,他完成同被害者家庭及检察机关约定的义务,积极履行应承担的责任,行动及结果足以证实其真心悔罪,我们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对孩子及家长很有威慑力,整体效果良好。”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11376人,考验期间因违反相关规定或者重新犯罪被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人数为286人、占总数的2.51%。
“好女不刷单、好男不裸聊。”反诈民警说道。H省某地,5名未成年人借裸聊之名诈骗成年男子。落网后,针对5人均系高三学生且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依托帮教机构对他们进行督查考察。去年高考,5人全部考上大学,其中3人被重点大学录取。
文检察官也向我展示了他们在2020年经手的此类资料。在考察期结束并撤销起诉的几位孩子中,一名此前犯盗窃罪的孩子发奋考上了我国顶级学府,一名被某科技院校录取,还有一名在国家某赛事上获得第二名,拿到领域头部证书。
在翻看这些孩子的资料时,文检察官难得露出了笑颜。“我们真的是追在他们几个屁股后面又当爹又当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父母们的积极补救,以及学校和民众的合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驻欧盟使团:所谓“联合国人权高专访华受限”并非事实
2022-06-01 07:22 -
杨洁篪同德国总理外交与安全政策顾问视频会晤
2022-06-01 06:59 中国外交 -
上海市委市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
2022-06-01 06:58 抗疫进行时 -
“两次以上未核酸行拘10天”,删了
2022-05-31 22:51 抗疫进行时 -
教辅书用日军给雷锋配图,陕西人教社回应
2022-05-31 22:31 -
台军:3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西南空域”
2022-05-31 21:33 台湾 -
“祝愿医疗队员们归途顺利,希望大家常回来看看,上海永远欢迎你们”
2022-05-31 20:05 抗疫进行时 -
重庆选出新一届市委常委,4人新晋市委常委
2022-05-31 19:37 高层人事 -
中国生物奥株新冠灭活疫苗临床研究在香港启动
2022-05-31 19:15 抗疫进行时 -
江南布衣问题童装下架!
2022-05-31 19:08 -
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张敬华被双开: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
2022-05-31 16:14 廉政风暴 -
感谢子弟兵!军队卫勤力量完成支援上海疫情防控任务
2022-05-31 15:32 抗疫进行时 -
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被吊销执照
2022-05-31 15:18 抗疫进行时 -
台湾新增本地病例破8万,累计确诊超200万
2022-05-31 14:38 台湾 -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关舱,累计收治超17万人
2022-05-31 14:35 抗疫进行时 -
12岁残疾女孩自述遭强奸报案后未立案?甘肃临夏成立调查组
2022-05-31 14:34 -
新构型AG600首飞成功,填补国产大型航空灭火飞机空白
2022-05-31 14:08 航空航天 -
吉林四平:未参加核酸检测两次以上,拘留10天并罚款500元
2022-05-31 13:56 抗疫进行时 -
6月1日起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
2022-05-31 13:34 抗疫进行时 -
相关推荐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24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75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87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4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27最新闻 Hot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