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专访抗美援朝老兵:一些战俘会拥抱我,而他们内部却常常内讧
最后更新: 2021-11-30 14:11:31【导读】 日前,姜文要拍《战俘营里的奥运会》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除了“奥运会”外,朝鲜战场志愿军战俘营里还发生过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呢?在“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的支持下,通过专访抗美援朝老兵莫若健爷爷,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些历史细节: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学会那个喊话,好处多啊!见到敌人叫“哈罗”!
“萨暖得儿”(Surrender)是“投降”
“汉志阿普”(Handsup)“举起手”
……
节奏明快的东北小调、配上琅琅上口的歌词,这是当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第50军中无人不知的《英语喊话歌》。本文的主人公,便是这首歌曲的作者,原50军149师政治部敌工组副组长莫若健。
莫若健,1930年生,四川成都人。1950年1月入伍,同年10月入朝,58年回国复员。入朝时的他,英语口语已远胜当年许多大学翻译。这源于他在成都外国人聚居地长大、还曾师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吕叔湘。抗战时期,吕叔湘逃难到成都,迫于生计,在华西坝兼职当外语教师。莫若健因此与他结缘。
1981年吕叔湘和莫若健(右)在莫家合影 受访者供图
刚入朝时,20岁的莫若健是50军149师445团2营4连的文化教员。那时的他未曾想过,少年时期研读英语的经历,竟会在抗美援朝敌工工作以及志愿军随军翻译史上留下一笔。
初战告捷
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打响后不久,莫若健忽然接到命令、赶赴师部。149师成功活捉了一名美军俘虏还缴获了一些“奇怪”的装备,首长急需从战俘口中获取情报。
“那个美国兵被俘时,吓都快吓死了。神智错乱、很难交流。”莫若健解释道。
此外,军部派来的几位翻译,和俘虏几番沟通均以失败告终。首长正焦急时,有人提出4连的小莫可以试试。
莫若健到达师部,立即与美军战俘交流起来。他反复宣传志愿军优待战俘的政策,这位美军下士总算开了口。但审训过程中,战俘仍闪烁其词、留有后路。
第二天美军飞机袭来,莫若健不顾自身危险、先辅助战俘隐蔽。飞机走后,对方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着莫若健的手臂问:“志愿军真的不杀战俘?我说完了,你们不会‘割鼻子、挖眼睛’?”
在莫若健揭穿“志愿军残杀战俘”的虚假宣传后,这名战俘终于将自身携带的两台“步谈机”如何使用以及对应的科技知识,全盘托出。当年,此类先进设备,在美军中已普及至步兵班,50军却连师部级首长们都没见过。首长们感慨道:“美军有这么好的装备,竟然这么不经打!”
莫若健在书写英文标语“投降!你们唯一的生路!” 图片源自网络
没有高墙与铁丝网的战俘营
莫若健“初战告捷”。师政委兼代理师长金振钟在战役总结会上宣布:师政治部成立敌工组,陈轲颜任组长,莫若健任副组长。
莫若健自豪地说:“我敢说,古今中外再也找不到像我军这样的战俘营了。战俘营没有高墙、铁丝网和荷枪实弹巡逻的士兵,营地四周连矮墙、篱笆都没有。俘一团就设在昌城主路两边的民房里面。每间房子住半个班,或6至10个俘虏,民房中间那条路,日夜不停地有汽车、牛车、行人通过。中队(连)之间只有一个岗亭,一位战士站岗。但是,听说四周山上的隐蔽哨不少。万一发生暴乱,应变部队是有充分准备的。”
“那不担心战俘逃跑吗?”
“他们在战俘营过得好好的,跑到山上又冷又饿干什么?如果遇到朝鲜老乡,更完蛋了。朝鲜家家户户都和‘联合国军’有血海深仇,哪会像我们一样对待战俘?”
莫若健上任伊始,立即在全师开办英语喊话培训班,集训全师文化教员,并增进了上级下发的英语教材。《喊话歌》正是在此时诞生的,并在军中迅速流行开来,至今仍有不少志愿军老兵们会哼唱几句。
战友们对莫若健佩服不已。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他为战友解释的“联合国军有七八个英语母语国家”,传到首长那里变成了“小莫会八国外语”,吓得他赶紧向首长“辟谣”。
回忆到此处,莫若健哈哈大笑:“虽然不会八国外语,但可能首长还是觉得我不错。在各军部师部开展外语交流学习大会时,师长每次都叫我不要出现,好像生怕其他首长把我‘抢’走了……’”
莫若健(右)与朝鲜人民军军官朴大尉合影 受访者供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