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一昉:加拿大穆斯林女孩撒谎事件与中国新移民的“自我构陷”
关键字: 加拿大白人至上
同时整个事件反映了一些华人社区的现状。这个事情的讨论局限于华裔新移民社区而非整个华人社区,更具体点是局限于大陆新移民社区。即使在大陆新移民社区里面,并没有出现一边倒支持游行的立场。很多人也在各个微信讨论群组表示事件有些上纲上线,而且跟华人的直接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年轻人支持华人因为这个事情上街的。很多是不关心,了解到的也不一定支持。
也就是说真正群情激愤的是大陆新移民社区里面的部分人士,而且很可能是非常少数的人,并非得到了广泛的所谓“华人”的民意基础。但华人的事情就是这样,个别中老年新移民人士总是要上街代表整个社区的“华人利益”,“华人价值”及“华人的立场”。
华人抗议现场(作者供图)
这便是此次事件的可怕之处。
首先,这次游行的举动本身很容易被塑造成违背“加拿大的主流价值观”。类似由部分华人发起会被认为违背Canadian value的事件不止是这一件了。特点往往在于不论发起者主观意愿如何,但从标语到口号到论述都给社会一种藐视弱势群体,或者仇视其他少数族裔的感觉。而这样的观感,其实在主流欧洲族裔眼中也是会产生反感的。这其实跟左派还是右派关系不大。
往往在加拿大左右派立场趋于一致的时候,就会有个别华人展现出来比主流右派还要右到非常右的举动。更重要的是一些主流英文媒体也乐于塑造“华人群体很奇葩”的社会形象。如果常年阅读加拿大一些主流大报,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选择性报道。中国富豪偷税漏税,留学生飙车,以及类似违反主流价值的政治立场宣誓的新闻,是这些英文媒体特别要强调报道的,而更多关于普通华人的生活困境,或者对社会的贡献就少于见报了。
这些媒体的部分编辑当然对华人这个族群和中国有基于不同原因的偏见(笔者以后会专门写篇文章讨论这个话题),而他们的报道也是非常savvy(聪明)的,表面上不会让读者看到明显的偏颇。
这样长期的形象建构其结果就是让主流加拿大人形成对华人潜意识里的偏见,同时撕裂华人社区本身。让土生华人(Canadian born Chinese)对新移民产生反感,希望脱掉自己身上“华人”的标签;更让香港移民、台湾移民甚至部分东南亚移民不希望与大陆移民搅合在一起。
此次个别华人的举动与其说是给华人长脸了,不如说是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主流媒体提供了抹黑华人的素材。好在由于游行当天正好有妇女游行在同时进行,英文媒体似乎忽略了华人抗议的存在,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另类的幸运。
(三)
加拿大(或类似英语系移民国)的华人社区,长远该思考什么?
我们必须要认知华人社区内部的多元导致利益、立场、文化、意识形态和支持党派的自然多元。很多事情不要去强求“团结”和动不动代表“华人的立场”。华人真正的利益共识是在于保护华人在加拿大的基本生存空间,以及防止“排华潮”的再次发生。而很好地保护自己就要学会“游戏规则”,并且尊重所在国的“政治文化”。
“游戏规则”顾名思义,那就是认清楚在加拿大社会运作是基于西方民主体制的。这个部分其实近年来很多新移民也有了认知。网络上呼吁华人参政、议政、投票的呼声很大。这都是积极的事情。不论对于代议制民主这个制度本身有什么看法,在西方社会,制度就是如此。
华人不可能闹革命更改制度的大环境下,学习好游戏规则是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要求。然而任何社会的运作,光是了解制度是没有用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特殊的政治文化和主体价值观。如果不在那个“语境”里面介入,往往得不到社会上其他群体的支持。作为只占全国人口5%的华人,根本是孤立无援。这其实就是中国大陆常说的“尊重国情”。
很多人可能会说华人为什么要认同加拿大的主流价值观,难道我们没有自我认同价值的自由吗?理论上你有一切思想的自由,但实际操作上你的“另类价值”就是达成不了你的战略目的。哪怕是装作认同“加拿大价值”,也要装出个样子来。
多伦多警方对于事件的声明
这其实也是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困境。他们往往是成年后,主要从中国大陆移民至海外,要从新学习另一套文化体系并且纯熟运用实在是非常困难。(这个部分不能去怪罪第一代移民。他们事实上也是最辛苦的一批华人。)他们的确没有能力(如语言障碍),也没有精力去适应加拿大的国情。
而英文媒体塑造华人形象恰恰喜欢用第一代移民的表现来作为依据。而第一代移民的后代往往是两种人。第一种叫做土生华人(加拿大出生的华人),他们在身份认同上本身就不一定认同“华人”。第二种人叫做1.5代移民(笔者属于这一群体),他们是指小学到青春期阶段随着父母移民出国的群体。这两个群体相对于他们的父母更了解加拿大的体制与文化。但他们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父母辈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容易南辕北撤。这也是第一代移民内心所苦闷的,因为自己孩子的思想“太主流”了。
问题就在于当说自己移民为了孩子教育的时候,难道不该预计到教育是包括价值观建立的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57“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03“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