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一昉:加拿大穆斯林女孩撒谎事件与中国新移民的“自我构陷”
关键字: 加拿大白人至上【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赵一昉】
(一)
加拿大最近有一个新闻,一个穆斯林女孩慌称有人要剪她的头巾,事后被证实这个事情并不存在。而这么一个以穆斯林女孩为主角的撒谎事件就在上周末发展成了一出由部分中国新移民自导自演的荒谬剧。
事件顺序还原:
1)女孩声称被一个留着胡子的亚裔陌生人跟踪要用剪刀剪她的头巾。(一月十二日)
2)警方开始介入调查,事情告诉了媒体。报道出去后,各方感到震惊。加拿大三个层级的政治人物都表示谴责这样的行为,包括了总理特鲁多。
3)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女孩所称事件并不存在。
4)几天后,女孩的家长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对社会造成的不安和愤怒表示道歉。同时根据家长的说法,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孩子撒谎了。
总体来说,这就是一个孩子诉说一个族群仇视的故事,满社会的成年人都信以为真,最后证实是个乌龙事件。
而几天的过程当中,加拿大(包括部分美国)的华人新移民社区却异常慷慨激昂。中文网络新媒体作为主要载体,开始的论调是“这是穆斯林针对华人的阴谋”。(参考以美国为基地的大陆新移民微信公众号“Civil Rights” 近日的系列文章)后来舆论态度稍微软化,可能觉得直接塑造穆斯林要如何构陷华人过于牵强,开始把矛头指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理由是加拿大总理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缘由前就声援了撒谎女孩,所以要向华人道歉。
以美国为基地的大陆新移民微信公众号“Civil Rights” 截图
总之,故事到了华人社区就变成了一场“针对华人”的案件。于是,部分华人通过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串联决定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展开游行示威。根据一些信息来源,在多伦多现场的示威人数差不多就25人左右。但也有现场人士表示,至少有150人参与。
根据现场的照片看,清一色全是华人参与。现场的标语很有意思,要求向“Asian” (亚裔)和”Canadians” (加拿大人)道歉的字语是存在的,而网上一口一个的“华人”(Chinese),这样的标题并没有出现。可见在技术层次上,意识到了上街头炒作“华人被欺负”是完全不通的。但同时还有“女孩的家庭要道歉”和“加拿大穆斯林协会是否是幕后黑手”这样的标语出现。首先,女孩的家长已经道歉了。另外,为什么凭空怀疑加拿大穆斯林协会是幕后黑手?这两个标语很可能是未来被他人利用,贬损华人形象的素材。
要求加拿大总理道歉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要知道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加拿大政坛三级的政治人物和联邦左中右三大党的党领(新民主党,自由党和保守党)都出来谴责这样的仇恨行为了,因为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违反加拿大的核心价值观。
记住,是谴责这样的行为,而不是谴责亚裔。而后当然被证实是乌龙,但谴责仇恨行为本身有任何问题吗?如果说有任何瑕疵,那就是没等调查结果就表态。
说实话,以今天网络时代对于政治人物回应新闻事件的节奏需求,要求每件事情都等完全结果出来后才能表态真的是吹毛求疵了。事实就是,三大党都在第一时间表态了,而且内容都不存在帮着一个少数族群(穆斯林社区)打压另一个少数族群(亚裔加拿大人)。
加拿大总理推特截图
加拿大保守党党魁推特截图
加拿大新民主党党魁推特截图
(二)
整个事件某种程度上跟华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除了华裔新移民社区,其他亚裔也完全没有想要参与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这个事情能在华人社区炒作起来呢?这个事件反映华人社区哪些特质呢?这样的游行示威对华人社区的未来是好还是坏呢?
能在华人社区炒作起这样的新闻,搞出这一场游行是有多层次原因的。
开始炒作这个新闻的主要是北美几个特朗普主义和极端保守右翼的中文新媒体。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当然是“反穆斯林”的。现在有这么一个穆斯林女孩撒谎的事件,当然要把故事往“穆斯林针对华人社区”这个方向发展。
另一个层次,是加拿大内部华人的党争。华人社区由于经济状况,文化思维的多元化,自然会支持加拿大主流的不同党派。这次是支持保守党的华人趁机黑一把执政党自由党总理的机会。可惜前文也讲了,保守党的党领在这个问题的态度和执政党是一致的。还有一些人士纯粹是长期看特鲁多不爽,比如他的难民政策。那么有机会喷一下总理,当然要乘机谴责一番。
第三个层次是海外华文媒体由于经营的困难和受众的局限,需要时不时炒作民粹议题。如“排华再次来临”等制造恐惧和愤怒的标题和故事设定,是他们时不时需要拿来用的。因为恐惧和民粹的确能争取点击量。
第四层问题可能就有些难以明言了。那就是部分华人的确存在根深蒂固对于其他少数族裔的歧视,甚至是一些拥有黄色皮肤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他们对于“加拿大梦”和“美国梦”的理解是白颜色的,从来没有把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纳入自己“北美梦”的想象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0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