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开展交流合作,关键要纠正一些人的对华错误认知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消息,5月14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应邀出席2025中英企业家论坛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促进交流互鉴》的主旨演讲。该论坛由英国48家集团和中国日报联合主办,英国政治、金融、经贸、科技、教育等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郑泽光大使讲话全文如下:
杰克·佩里主席,
孙尚武先生,
约翰·泰勒勋爵,
乌丁女男爵,
蒂姆·海尔斯市议员,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48家集团俱乐部和中国日报的邀请,很高兴出席2025中英企业家论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今天的论坛以“科技赋能、智慧决策”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同时,我们提醒自己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各领域应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人民币,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二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24年,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占全球61.5%。中国科技企业相继推出大模型,如百度“文心一言”、字节跳动“豆包”、腾讯“元宝”、阿里“通义”、华为“盘古”等。中国本土年轻团队打造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球,全球首款AI智能体Manus自主执行能力已接近人类水平。三是算力和数据支撑持续提升。中国超级计算机占全球45%,稳居世界第一。5G基站总数达439.5万个,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实现量质齐升。四是赋能应用成效日益彰显。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4年,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7%,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集成电路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实现大幅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前4个月,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全球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已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今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比亚迪推出“超级e平台”,充电5分钟可续航400公里。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5分钟充电续航超过520公里。
下一步,中国将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着力攻克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加强全社会通识教育和人才培养。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女士们,先生们,
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遇的风险挑战。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11项主张。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他国主权,坚持智能向善,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关于人工智能安全,我们强调要推动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坚持公平性和非歧视性原则。
——关于人工智能的治理,我们强调要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积极发展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成立国际治理机构。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2024年,中国推动联大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并倡议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就在两天前,我们在北京举办了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员参加。今年7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女士们,先生们,
中英两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一些交流。2023年,中国派团出席了英方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最近,英国派代表出席了中国倡导举办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专题会议。我们也欢迎英方派员出席将在上海举办的高级别会议。
中英开展交流合作,关键要纠正一些人的对华错误认知,排除政治干扰和阻力。英国国内总有一些人用老眼光看待中国,抱持意识形态偏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阻挠干扰中英科技交流。
必须看到,中英都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在科技领域各有优势,完全可以交流互鉴。中国目前有约4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高水平论文数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事实上,中英双方已从交流合作中获益。比如,目前英国学者发表的11.4%科研论文系与中国学者合作完成,近五年24.8%的中英学者合著论文引用影响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就在最近,中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样品借用给6个国家的7家机构,英国开放大学的阿南德教授也获得了一份样品。我们期待双方都能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开展更多双向、互利合作。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亟需国际合作。与此同时,单边霸凌、关税战、贸易战大行其道,国际科技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干扰。我们必须坚定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国际科技合作,坚决反对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坚决反对搞排他性的“小圈子”或双多边安排。交流合作是科技创新和治理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中英双方应该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认真落实中英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能源对话、卫生对话、两军高层对话成果,并启动其他领域的对话合作,为两国在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营造有利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希望两国企业以今天的论坛为契机,加强相互了解,促进务实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俄方名单确定,没普京
2025-05-15 06:54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波音告诉我,卡塔尔的订单是史上最大的
2025-05-14 23:39 特朗普 -
为何让步?“幕僚警告他:再不降基本盘要崩”
2025-05-14 23:12 中美关系 -
“俄方目前仍未公布名单,要听普京指示”
2025-05-14 22:33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2025-05-14 22:28 美国一梦 -
“禁止向28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商务部:90天内暂停措施
2025-05-14 22:19 中美关系 -
中方暂停17家美实体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2025-05-14 22:16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回应莫迪:危险的升级
2025-05-14 22:09 印巴冲突 -
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2025-05-14 20:54 中美关系 -
-
他俩见了,“25年来首次”
2025-05-14 20:11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2025-05-14 19: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就职,外交部回应
2025-05-14 19:26 中美关系 -
金砖国家召开特别会议:抵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2025-05-14 19:26 金砖国家 -
针对英美“毒丸”条款,我驻英使馆:中方将作出必要反应
2025-05-14 19:26 不列颠 -
“这不是复古是犯罪”,德国取缔了
2025-05-14 17:33 德意志 -
法国称“真没藏毒”,扎哈罗娃嘲讽…
2025-05-14 17:11 欧洲乱局 -
古巴外长在华发声:美国模式不再是某种普遍标准
2025-05-14 16:47 中国-拉美 -
事关稀土,中方再表态
2025-05-14 16:32 能源战略 -
拜登下台前发的AI出口禁令,被特朗普废了
2025-05-14 16:31 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57“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03“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