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燕菁: 中国经济和经济学,亟需一场债务端革命
最后更新: 2024-03-01 16:02:42会计恒等式要求资产负债表的两端是平衡的,但潜在的资产端和潜在的债务端不会正好相等,此时,资产负债表的上限取决于较短的一端。这也意味着,是资产负债表中较短的一端,决定了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而较长的一端则会出现无效的经济冗余。资产端与债务端的落差,就是宏观经济学里的“潜在的增长力”(potential growth)。
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判断一个经济的增长到底是存在资产端约束还是债务端约束。产业政策就是要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较短的一端,释放潜在的增长力,因此,所有的宏观政策都应指向资产负债表的约束端。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经济的增长存在债务端约束(比如中国),任何资产端的激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反之,如果一个经济的增长是存在资产端约束(比如美国),继续扩大债务端,也只会加大经济风险。
债务端似乎可以不断扩张,但如果资产端达到其上限后,资产负债表扩张也将随之停止。资产端的上限就是劳动总量,劳动总量是劳动力总量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在短期将劳动生产率视为恒定的条件下,经济规模的上限就是简单地由人口总数决定。如果我们把资产端和“劳动”对应,那么债务端就相当于“资本”。当经济是债务端约束,一定有大量剩余劳动无法进入货币分工;当经济是资产端约束,债务端继续扩张一定要借助外部劳动。
判断一个经济的增长是受资产端约束还是债务端约束,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就业率——就业率越高,表明资本越充裕,债务端则不足;反之,失业率越高,则意味着资本越稀缺,债务端则过剩。
就业与经济增长约束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就业率的宏观含义,就是显示资产端和债务端之间的落差。二者的落差越大,经济失衡就越严重(但潜在的增长力也就越高)。有了这个简化的框架,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一个快速、直观的诊断。
图3 就业与经济增长约束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经济一直是典型的债务端约束经济。改革开放后,首先是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债务端外溢的机会,通过招商引资、贸易顺差,大规模借用发达国家的债务(资本、消费),分得了全球化最大的红利。
更主要的是,中国通过土地金融,实现了房地产市场的惊人扩张,进而为中国经济债务端的扩张提供了最主要的信用。海量的通货使得中国的剩余劳动迅速减少,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资产端随之急速扩张。可以说没有房地产市场放宽了中国经济的债务端约束,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
正所谓“成于斯,毁于斯”,中国经济当下的问题也是源于债务端的突然收缩。以中国中长期住房贷款的增量为例,近两年相关数据急剧下跌,如图4所示。表面上看,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技术上被外国“卡脖子”,消费上是居民缺少消费意愿,投资上民营企业没有信心……但其背后,这些其实都是由债务端急剧收缩,市场上流动性突然消失导致的。
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债到期、股市爆雷,加上中美贸易战导致外部输入的债务同步收缩,骤缩的债务端和庞大的资产端形成巨大落差。根据资产端恒等于债务端的会计规则,一旦债务端急剧收缩,资产端(也就是实体经济)也必然同步收缩,以危机的形式对保持与债务端恒等。而且两端的落差越大,校正越剧烈。
中国如今的资产端规模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旦负债端坍塌,危机的惨烈程度也将是空前的。大规模的失业、倒闭、违约和消费降级必将如期而至。此时,资产端的任何改进都不会阻止经济的衰退。
图4 中国中长期贷款(房贷)增量变化(2014-2023年)(单位:万亿元)
2.债务端危机的应对
一旦诊断出真正的病因,正确的处方也就呼之欲出了。
中国的经济衰退绝不是简单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而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务端衰退。中国的产业政策必须尽快从原来的资产端转向债务端,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
只要中国经济的债务端能够修复,上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修复不了,企业家生产出再多的爆款产品,科学家发明出再多高新技术,也不过是在已经“变小的饼”中让自己多分一点,而不是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更大的饼”出来,这时社会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出现严重的“内卷”。
债务端约束的经济只能通过债务端发力才能抑制经济的衰退。债务端由负债(liability)和权益(equity)两项构成,其中权益项主要由房地产市值、股市市值、债市市值和国际硬通货(比如能源、高科技)市值构成。从债务端入手制定经济政策,应当是当下政策制定最主要的关切。为此,我们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房地产市场,要尽快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这是因为在中国资产负债表的债务端,房地产所占权重极大,这和其他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显著的不同。房地产作为中国金融最底层信用的来源,一旦丧失流动性,将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货币迅速枯竭,所有通过货币分工的合约都会解体。
其次,在股票市场,必须迅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危机与此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彼时中国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投资有大量增量空间,而现在则是城市的很多资产已经出现闲置,有效益的公共投资项目越来越少。这就决定了本次救市资金的主要投向和前两次不能完全相同——不仅要进入传统的“铁公基”,而且要打破“救实体,不救虚拟”的禁忌,直接进入与存量资产对应的资本市场,通过回购,对存量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
- 原标题:赵燕菁:债务端革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央行: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将提高到5000美元
2024-03-01 15:39 人民币国际化 -
俞永福即将卸任,80后年轻化团队将接棒饿了么
2024-03-01 15: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5.64亿元,同比增长73.3%
2024-03-01 15:20 -
三大股指小幅上涨,沪指近一个月反弹15%
2024-03-01 12:34 观网财经-金融 -
2月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024-03-01 09:59 -
“靠大搞基建带动,印度上季度GDP同比增长8.4%”
2024-03-01 09:32 印度惊奇 -
今起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需要注意什么?
2024-03-01 08:52 -
阿里云在打一场关于社会效率的价格战
2024-02-29 22:28 -
沪指重返3000点,个股涨回来了吗?
2024-02-29 22:22 观网财经-金融 -
8连板后再度澄清暂未涉及Sora,这两家公司大跌
2024-02-29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引发云计算价格战?
2024-02-29 17:50 观网财经-金融 -
年GMV首次突破2000亿元,唯品会涨超12%
2024-02-29 14: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I芯片第一股”去年亏损8.4亿,上市4年亏超33亿
2024-02-29 12:41 观网财经-金融 -
上海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央行行长潘功胜作专题报告
2024-02-28 20:25 上海观察 -
证监会召开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座谈会,公检法等部门与会
2024-02-28 19:29 金融圈 -
两天内多家公司或个人被证监会立案
2024-02-28 19:15 观网财经-金融 -
华为与成都高投等收购鼎桥股权获批
2024-02-28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队”增持A股,瑞银预估今年净流入资金超4100亿
2024-02-28 16:33 观网财经-金融 -
万亿成交,小盘股暴跌因量化恢复、放开DMA?监管:传闻不实
2024-02-28 16:31 股市 -
世界经济进入“大停滞”,美国又对中国出手了
2024-02-28 12:59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