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燕菁:全球化背景下的资产负债表危机
4. 救实体还是救虚拟?
同样是救市,美国和日本的政策选择完全不同。美国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接手华尔街丧失流动性的债务,迅速恢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日本则是沿用大萧条时期凯恩斯式的新政,通过财政扩张,投资基础设施,用政府新增负债对抗社会资产负债表的衰退。结果表明,美国的救市效果要远远好于日本。这为中国的危机应对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在2008年通过基建扩张成功挽救了经济,但这一成功是有条件的。中日对比,同样的政策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差别在于二者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城市化阶段基建投资的回报完全不同——前者投资基建可以支持正的利润表,形成的资产负债表是可持续的;而后者的投资形成的则更多是无效率的“大白象”工程,不仅没有带来新增的现金流,还会转化为债务,不断消耗未来政府的一般性收入。
当下,中国高收益的基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继续投资已经开始报酬递减甚至没有收益,如果此时再次仿效2008年靠基建拉动经济,就会重复日本当年的错误。现在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像日本那样,优柔寡断,无所作为,坐等救市最后的窗口关闭。中国真正的危险出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端——资本市场,因此只要房地产市场恢复,市场自动就会拉动生产回升。
推论:拯救的关键是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
5. 资本市场与内循环
中国要想修复资产负债表,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美元的高流动性(普遍接受)的资产。商业银行只有通过购买内生的资产,才能帮助央行在基础货币创造上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鉴于中国经济体量巨大,海量的货币创造需要中国必须建立一个超级强大的资本市场,包括:(1)债市。用低成本的长期国债置换高成本的短期地方债,以中央财政为基础构筑一个无风险的国债市场;
(2)股市。利用中概股下跌的机会,将优质企业的资本需求转回国内资本市场。依托养老金、开发银行、大基金和大型国企,建设强大的投行,将股市变为价值投资主导的资本市场,推高A股的市盈率;
(3)期货。抓住资源供大于求的周期,利用中国是大多数大宗商品主要消费市场的优势,建立人民币结算的大宗货物期货市场;
(4)房市。通过减少供地,回购库存的不动产,尽快恢复存量商品房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建立保障房体系,大幅降低居民居住成本,真正实现“房住不炒”。只有债务端首先实现内生,才能推动市场内生。
推论:只有负债端的规模足够大,才能保持资产端不萎缩。
6. 资本收入诅咒
“荷兰病”(Dutch Disease)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把资源收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而不是负债端(Liability),错以为资源性收益是和税收一样的自由现金流(Income运营性收益),使得利用这部分收入建设的项目成为吞噬利润的负资产,最终触发资产负债表解体。
这种被称为“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现象的典型,就是负债端完全由自然资源支撑的前苏联经济。在能源价格高涨的勃列日涅夫时期,石油资本几乎可以用来覆盖苏联的绝大部分财政支出。
当20世纪80年代石油价格暴跌时,苏联貌似强大的实体经济立刻被打回原形,财政的破产直接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社会的动荡以及政权的解体。
中国的“土地”就是苏联的“石油”。在地价高涨的时候,没有什么支出不是“卖一块地”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卖两块地”)。中国地方政府养成了“万事不决卖土地”的简单思维。而土地的突然“断奶”,再叠加美国激进加息和新冠疫情,意味着中国必须做好未来可能比日本当年经济崩盘更坏的准备。
推论:卖地收入不是收入,而是“负债”。
7. 挂钩还是脱钩?
中国2008年走出经济危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正确地利用了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这一双重货币机制,通过将基本货币挂钩美元,维持海外市场;通过房地产创造M2大举扩表,激活国内市场。这一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和当年汉密尔顿通过积累黄金参与世界贸易,通过购债发行信用美元推动国内分析,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现在有不少观点认为,人民币应当与滥用霸权的美元脱钩,而这其实正是美国所希望的。采用哪种货币决定了与谁分工,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就意味着中国和富裕的发达国家脱钩。
因此,除非美国强行将中国排除在美元区以外,否则中国应当采取贴身防守——“To be close to your friend, but closer to your enemy”。利用基础和广义两层资产负债表结构,隔离美元加息冲击。在资本过剩的周期,借款人就是上帝。
中国要将项目策划置于所有政策的核心,只要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有收益项目,也称基础战略性资产(BSA,Basic Strategy Asset),就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投资需求。一旦美债丧失流动性,中国就可以利用自己全球“最后借款人”的地位收割全球化的果实(包括各种资源和技术)。
推论7:争取挂钩,准备脱钩。
结论
好的政策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选择优先做什么。面对强大的对手,任何战略的犹豫不决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说美国想推动制造业回归本土重建产业链很难,那么,中国想完成资本市场内生,实现货币自主就更难。
一个国家的增长的约束是由其短板决定的。资产负债表两端必需相等这一会计准则意味着,资产负债表较弱的一端决定了整个资产负债表的水平。相对于美国,中国资产负债表较弱的一端是债务,这应该成为应对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根据前面的假设和推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
结论1:有限的资源,应当用于抢救资本市场。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市场。我们需要尽快修复资产负债表。
结论2:实体经济是目标,虚拟经济是手段。
资产负债表两端相等意味着虚拟与实体必须共生。打击虚拟经济,最终也保护不了实体经济。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表现在实体经济,原因却出在虚拟经济。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互为表里的共生关系。
央行创新举措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图源:视觉中国
结论3:应当将项目策划,作为全部战略的核心。
为打造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切忌大水漫灌,将大规模固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有限的投资一定要谋定而后动,先要策划出能带来持续收益(税收)的项目。所有政府部门(特别是发改委)都应当将策划有收益的投资项目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将利润表同时纳入政绩考核,严防为了GDP而投资。
结论4:在生产过剩的周期,创造需求应当优先于创造供给。
任何资本市场崩盘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需求的大规模萎缩。减税、补贴、发钱如同负薪救火、饮鸩止渴,政府财务状况的恶化只会进一步降低投资和消费,正确的治本之策乃是快速恢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结论5:抓住机会,成为全球最后的借款人。
美国如果不能在与中国脱钩后重建资产端,其债务(美元)必定供大于求。一旦债务国进入资本过剩,债务(货币)就会失去流动性,其资产负债表就会萎缩。一旦美债没有人要,美元就没人要。这时谁能举债,谁就能抄底全球资产。中国要将国内的投资机会作为参与全球博弈的王牌,抓住机会,攫取最大的外部利益。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过去12年世界经济的残酷真相,中美贡献了全球GDP增量的八成,企鹅号:陈十千,https://new-qq-com.observersnews.com/rain/a/20211105A03OD700。
[2]史正富:中国是产能过剩,还是需要战略性投资?观察者网,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 1688635983493280805&wfr=spider&for=pc,2021-01-12。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连续两年,华为专利授权收入将超过支付费用
2022-12-24 14:27 华为 -
国家统计局:12月中旬生猪价格环比降17.3%
2022-12-24 10:36 消费 -
英特尔拆分图形芯片部门,加速与英伟达、AMD抢订单?
2022-12-23 20:11 观网财经-科创 -
全国房价重回两年前,哈尔滨、太原等29城比两年前还低
2022-12-23 17:32 观网财经-房产 -
两部门: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行为
2022-12-23 17:27 观网财经-金融 -
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9.9%
2022-12-23 15:37 -
抖音将接手暴雪游戏?消息人士否认
2022-12-23 14:2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小米总裁王翔退休,曾在与高通合作中解决过关键问题
2022-12-23 13:07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中国瑞士实现审计准则和审计监管等效
2022-12-23 11:00 -
中证协:超八成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明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小幅上升
2022-12-22 18:17 观网财经-宏观 -
腾讯也要发力RISC-V芯片?
2022-12-22 17:28 观网财经-科创 -
卡塔尔基本全面受理银联卡
2022-12-22 16:44 观网财经-海外 -
-
俄官员:台积电拒绝发货已生产的俄自研芯片
2022-12-22 10:13 观网财经-海外 -
证监会: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
2022-12-21 18:15 观网财经-金融 -
宝武集团与中钢集团实施重组,中钢整体划入宝武
2022-12-21 15:47 国企备忘录 -
开设首家美国办事处,港交所能从美国吸引到IPO吗?
2022-12-21 14:55 观网财经-金融 -
再度裁员10%?知乎:正常组织升级
2022-12-21 13: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生猪价格过快下跌,国家发改委发声
2022-12-21 12:14 观网财经-消费 -
退烧药短缺会持续多久?药企:两个月内缓解
2022-12-21 11:0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36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6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