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燕菁:集体养老机制与个体生育选择
最后更新: 2022-08-20 16:00:24【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赵燕菁】
1.养老制度的集体本质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这个制度的特点是需要跨代进行统筹——我们现在交的养老金,养的是我们父母这一代;我们今后的养老金,是由我们子女一代负担的。这一本质不同于我们很多人的认知,在大多数人看来,老年领取的养老金,就是自己年轻时缴交的养老金。而真实的情况是,养老金统筹的实质是我们的养老金大部分来自于下一代的缴交。
那么问题来了,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多,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少,甚至没有子女,未来的养老金应该怎么兑付?按照现在的统筹模式,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和你有没有子女是无关的,这就意味着不生小孩的人是靠别人家的小孩“供养”的。在小孩抚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让抚养小孩多的家庭在社会再分配中多分配一点不应该吗?这不是政府逼大家生孩子的问题,而是社会基本正义和公平的问题。如果一个制度隐含着“惩罚”多劳者的安排,最后大家都不付出,结果是所有人都会被“惩罚”。
漫画:17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图源:视觉中国
2.为什么不能通过个人账户养老?
实际上,这也正是很多养老金破产的国家采取的做法。我国在1993年也开始引入养老金个人账户。但在现实中,即使个人养老金没有违约,能完全兑付,也不能实现有尊严的养老。特别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做到这一点尤其困难。
设想一下我们父母工作时每个月交的几百块钱,在当时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但如果现在还是按照当初约定每个月发几百元,那就会连最低生活保障都达不到。我们上一代如此,我们也会如此。如果我们一直拿着工作时交付的养老金额度,养老就是一个走向贫困的过程。
这还不是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就算今天的猪肉、蔬菜、水电价格完全不变,市场上新出现的手机、4G、地铁……这些新产品我们用不用?这些并不是奢侈品,甚至是生存的必需品,而我们当初缴交的养老金并没有为这些新增消费做准备。
实际上也无法准备,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当时要按照未来的高生活标准,向私人账户缴交异常高的养老金。富人可以购买各种保险,但大多数家庭是负担不起如此高额的养老金缴交的。这也就意味着一定的代际统筹无可避免。那种以为人口减少,人均资本就可以增加并以此致富的场景,在一个孤立的经济循环中根本不会出现。
3.现代增长就是稀释当前财富的进程
从更底层讲,所有现代增长的国家都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信用货币的本质是债务,是未来收益的估值。养老金必须与资本而不是现金挂钩,才能保持在信用扩张的过程中不被稀释。根据美国教授杰里米·J·西格尔的统计数据,拉长周期来看的话,1801年的1美元在210年后只值5美分,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在过去210年的时间里侵蚀掉了95%的现金购买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养老金都在股市里。
中国社保、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有严格限制,中国的核心资本市场不是股市而是房地产市场,但养老金很难持有房地产形态的资本,这就决定了中国依靠个人养老金账户追上财富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意味着一定的代际统筹不可避免。如果个人储蓄可以对抗财富稀释,那么个人储蓄就完全可以实现跨期养老,也就是根本不需要建立集体养老制度。
在这个意义上,缴交养老金是在尽赡养义务,养孩子才是在投资自己的养老。既然是集体养老制度,个人生育就不是一个无关他人利益的自我选择,生育就是为集体养老制度里所有人投资,不生育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占有其他人的投资。
那么今天投资多的人在未来分享社会财富的时候,是否有资格多分一点呢?我们这一代是人口高峰,相对于人口较少的上一代,我们可以提高父母一代的养老金发放标准,然后通过代际统筹弥补养老金缺口。而一旦我们的下一代人口开始递减,新就业人口就要大幅度提高缴交标准才能养活我们,否则,就要通过举债弥补缺口。
如果他们的下一代人口继续减少,债务就会陷入庞氏循环——这就是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里所发生的,大家一方面指责政府过度举债,一方面不肯降低养老金,那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那些投资未来较多并供养我们的家庭呢?
4.现代金融导致家庭功能解体
所谓和资本挂钩就是还原家庭原来的功能。家庭就是非货币的跨生命周期配置资源工具,如果现代金融手段(比如社保、养老金、寿险)替代了家庭的功能,家庭就会解体,社会就会原子化。很多经济学家把金融对家庭的替代视作现代社会的一种进步(比如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家庭这种千百年发展下来的社会资本会因此而消失。张五常先生在国内最早指出了社保的这种负面效果,但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从金融的视角,养老金制度实际上等于把所有人纳入了超级“大家庭”,按照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的理论,个体收益占集体份额很小,而付出却很大时,个体就会选择不付出。正是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规模上的差异,导致现代社会普遍出现生育率下降,而且金融越发达(养老标准越高),集体养老规模越大,生育率下降越显著。
一旦个体选择放弃生育,集体互保的养老金代际统筹“必定会进入庞氏循环”。为了对冲金融对家庭功能的替代,还原被金融资本替代的生育功能,就必须将金融和家庭而不是与个人挂钩,唯此,家庭的价值才会存续。
生育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就是抚养后代对个人家庭而言必须是有效益的,充分条件就是抚养后代的成本必须低于家庭因此获得的效益。新加坡是少数意识到金融对家庭有替代危害的国家。为了鼓励家庭功能,在社会福利和住房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家庭同住或毗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把组屋获得资格和是否结婚挂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从反贪勇士到落马贪官:我就是侦查专家,没人会轻易动我
2022-08-20 15:44 廉政风暴 -
劳荣枝案二审:辩方提交新证据,同学口述其善良被检方驳斥
2022-08-20 13:42 疑案追踪 -
钟南山: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药能够预防新冠
2022-08-20 13:31 抗疫进行时 -
6名“港独”组织成员承认“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2022-08-20 13:30 香港 -
甘肃瓜州县卫健局长石金龙在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
2022-08-20 09:47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578+1591
2022-08-20 09:11 抗疫进行时 -
三亚昨日新增360+509
2022-08-20 08:4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1+2,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2022-08-20 07:59 抗疫进行时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
2022-08-20 07:41 航空航天 -
孙春兰在海南调研:一鼓作气、拔点攻坚,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2022-08-20 07:35 抗疫进行时 -
杭州警方:一女子因家庭矛盾砍伤母亲砍死叔叔,已被刑拘
2022-08-19 22:41 疑案追踪 -
媒体:警方上门归还和服女孩衣服鞋袜,并表示关心
2022-08-19 22:17 -
扮演不一般的角色、实现不寻常的作为、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李强调研座谈
2022-08-19 21:36 上海观察 -
台“中科院”试射导弹出意外:一枚导弹失去动力落海
2022-08-19 21:31 台湾 -
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赢得历史主动
2022-08-19 21:30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中国这十年丨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整治 坚决打击突出网络乱象
2022-08-19 20:50 中国这十年 -
中国这十年丨中央网信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始于中国、属于世界
2022-08-19 20:48 中国这十年 -
中国这十年丨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五大鲜明特征
2022-08-19 20:43 中国这十年 -
部分网点排长队,北京银行回应
2022-08-19 20:17 -
受害者家属:劳荣枝否认杀人说要给全国一个交待,旁听的人都笑了
2022-08-19 19:44
相关推荐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210“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63“拿出关税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负总责” 评论 160关税战刚开打,马斯克:希望美欧建零关税自贸区 评论 187最新闻 Hot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放狠话:打到清零逆差为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
“妈妈,原谅我,这是我选择的道路,为了帮助别人”
-
“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
时间定了!“C909将执飞越南国内航线”
-
泽连斯基准备用测谎仪“抓内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话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软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