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樨樨:OPEC+减产,中国油价要涨吗?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55:11观察者网:美国近年来在中东影响力减弱,这一背景与OPEC+减产是否有一定联系?
张樨樨:美国的中东影响力减弱是肯定的,但是这与OPEC+达成减产协议的内在联系确实难以分析。
从美国对中东影响力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来看。
从贸易粘性上来看,美国原油进口和出口在贸易格局里的地位一直在发生变化,尤其是2013-2014年美国页岩油革命之后,它的石油产量上涨较快,导致美国从原油的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美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本身在削弱,相应的,中东国家对美国的依赖也在削弱。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沙特、科威特以及其他中东国家在贸易领域跟中国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他们跟中国的一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绑定一些石油销售的动作比较多。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上述现象带来的影响是隐含的,也是必然的。举例来说,2018年,沙特编辑卡舒吉事件爆发后,美国以此为要挟,推动沙特增产原油,当时沙特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上,被迫增产。作为对比,我们看到本轮博弈中,拜登去年出访中东,再次拿出来编辑事件出来说事,想让沙特再次增产,帮助美国平抑国内通胀压力,实际上沙特没有给出什么回应。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
观察者网:能不能谈谈减产对原油价格的传导机制?
张樨樨:这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供给收缩逻辑,因为这一轮OPEC减产的总体幅度是60万桶/日,如果再加上俄罗斯此前已经宣布的减产50万桶/日,实际的边际减量幅度在110万桶/日,对于全球原油消费来讲,这大约是略超1%的供给影响,可能有人会认为1个百分点并不多,但从实际的供给平衡表来讲,100万桶的供需的差异将带来很可观的影响。
当然,现在的需求侧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状态,从年初开始,中国的需求是确定的,复苏是在持续的,而且应该说达到、甚至略超市场预期,目前中国的成品油需求已经达到了比较强势的程度,除了航空煤油之外的其他的各油种,包括下游化工品的的消费力度都已经比较强,随着国际航线的重启,航空煤油方面后续还有一定的修复空间。
但是,目前欧美的需求前景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进程来说,欧美的去年几乎相当于中国的今年,去年他们的出行和各项经济活动就开始恢复了,但是到了今年,从表观现象来看,消费出现了停滞,如果从市场预期来看,考虑到美联储在加息上的强势立场,以及一系列银行风险持续出现,需求是否会衰退,是有不确定性的。
今年市场预期有150万桶/日的需求增量,其中100万桶/日左右自于中国的需求增长,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能还有少量增长,但是对欧美,我们给的预期基本上是0增长。
在150万桶/日增量的假设前提下,如果叠加OPEC+新进减产的100万桶/日,对应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应该是整体去库存,尤其到下半年,库存去化较多的时候,会出现对油价的抬升作用。
但是如果由于OPEC+的减产推升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推升美联储的加息预期,甚至加息周期可能延续到明年的话,那么对于原油的需求预期会有抑制。目前,原油市场处在OPEC+和联储的博弈中,我们认为,OPEC+基于自身目前的市场影响力,不会轻易放弃减产,比如,如果减产100万桶/日能够带来国际原油价格10%以上幅度的提升,使这些国家能够在80美元/桶的财政平衡油价水平上保持更长时间,减产对他们来说就是合适的,反之,如果到某个临界点,减产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不明显,无法维持或推升油价在较高水平,那么OPEC+国家对于减产的一致性就要受到考验,有些国家会考虑扭转策略,转向增产保市场份额,这些现象在历史上都出现过。
观察者网:整个局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张樨樨:对中国的影响,一是可以单纯从贸易的角度来讲;另一个方面,最近可能大家比较关注石油的人民币支付方式。
如果单纯从成本角度去看高油价的话,对中国带来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石油消费量结构中70%都是进口油,而且进口比例在逐年扩大,当油价上涨的时候,对于整个行业下游,比如炼油、化工、各种材料端以及终端消费品都会带来成本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结构性因素的变化,本来,原油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其流通性较强,其定价应该有很强的全球统一性,但是我们注意到,从去年开始,石油市场其实出现了分化,尤其是在去年12月份,欧盟和G7国家对俄罗斯的原油和成品油实施了制裁,设定了价格,俄油和其他油的价格分裂幅度较大。
根据我们近期对中国进口原油的价格统计,可以看到中国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对比沙特的、阿联酋、巴西等其他中国常用油种大概要低10美元/桶,相应的,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的比例出现小幅增加,现在俄油已经略超沙特,成为中国的最大进口来源油种。当然,增幅最大的是印度,从俄乌战争和制裁之后,欧洲不买俄油,印度的增量采购最多。对于中国的具体企业来讲,买与不买俄油,会带来加工成本上的明显影响,比如原油初级加工业务,实际加工利润也就是10美元/桶,如果油价降低10美元,对于下游会出现较大的吸引力。
还有一个受关注的点是人民币结算问题。我们最近看到,在高油价背景下,中国在中东的地缘影响力同时在提升,这两件事情结合,共同促成了一系列人民币支付的现象。
比如,最近有一笔来自阿联酋的LNG进口贸易使用了人民币,也有巴西和其他个别中东国家也提出,双边贸易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据我们了解,中国跟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中也有不小的比例已经使用人民币支付了。这对中国的相关的一些炼化品种的国际化,或者一些油田服务、炼化产业链企业本身走出去的前景会比较利好。
最近大家可能也关注到,沙特在中国有两个新的投资,一是沙特阿美斥资246亿美元收购荣盛石化10%的股权,成为重要的战略投资者,荣盛石化是既是民营企业,也是国内除“两桶油”以外的最大的炼厂;另外,沙特阿美参股30%,参与了兵器集团旗下的北方华锦化工集团的新炼厂项目建设。这是双赢交易,既符合沙特的产业链布局方向,因为沙特阿美需要在一些新兴市场去布局炼化资产;同时,也符合石油人民币的大背景,因为沙特阿美收购荣盛石化的10%的股权,实际使用的支付币种是人民币。
也就是说,沙特拿到人民币作为石油贸易的价款之后,可以去中国投资建厂,也可以用于购买油田技术和服务。我们已经看到,海油工程、中油工程都已经有中东地区的项目已经开始作业,去年,中海油服的钻井平台在沙特拿到了新签合同。如果我们看沙特阿美的报表,可以发现它未来几年在上游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资本开支计划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的,我们认为,中国油服企业未来在沙特和其他中东市场有较大的潜在空间。在这样的经济循环中,人民币就可以流通起来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