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者三年实地调查被判AI代笔!原创如何避免被“误伤”?
随着AI生成论文的能力越来越强,如今,AI工具已能生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学术内容。对此,部分高校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要通过查重外,还需检测AIGC(AI生成内容)使用情况。这意味着,若论文的AI生成率过高,学生可能面临重新修改、二次答辩甚至无法毕业的情况。
但有学者反映,自己经过田野调查撰写的论文,竟被检测系统判定为“高AI率”。这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免AI检测论文造成的“误判”?
原创论文被判定“高AI率”
论文AI率检测靠谱吗?
今年4月,江西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杨同学,在某论文检测平台对论文进行了两次检测,日期仅相距一天,在同一平台对同一文档的AI检测率却截然不同。此前AI检测通过了的内容却在次日AI检测时被标注成“疑似AI片段”,导致AI检测率上升。
杨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对AI检测率的要求是15%以下,而被标注AI内容的段落,实际为其原创。“同一篇论文,我在7日检测的时候,AI率10.37%,但8日检测时突然就升到了27.54%。老师只能把这篇论文打回来,让我自费重新降重,之后再上传。”
杨同学还告诉记者,某知名检测平台使用计空格的字符数计算方式进行论文查重,使用每千字3元的标准收费,最终导致一万三千字的论文字数升至一万五千字,空格和标点符号所多出的2000字共计收费6元并不合理。
此外,某平台大学定制版检测系统和大学生版检测系统不互通,导致本来一次检测,互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两次查重,需另外花费一笔检测费用。
记者搜索黑猫投诉发现,疑似不合理收费和AI检测误判的情况,并非个例。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副教授也对媒体表示,其将刚刚完成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我又试了一篇2021年已发表的论文,也是AI检测率高。”这位副教授直言,AI检测工具不应成为判定论文学术性的硬性标准。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以“论文降AI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经验分享帖,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在留言中称,自己为了降低AI率花费达上百元。
四川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蒋笑(化名)告诉记者,学校对毕业论文AI检测率有明确要求,她和几位同学也都遇到了检测误判的情况。
“我们文科大部分要引用古籍文献和资料,表述稍微相似一点,或者有些排比句,就容易误判。如果降不下来,但是你认定是自己写的,可以跟学校申请,他们再判。”蒋笑说。
专家:AI检测误判难避免
高校应持审慎态度
北京一家人工智能科创企业技术人员王志成对记者表示,AI检测出现误判是正常情况。“遇到没有训练过的场景,AI就会胡说八道。即使AI再发展,完全抹掉误判的概率也很小,它一定会存在出现错误的情况。”
在王志成看来,AI检测论文的结果仅能作为参考,不管它的技术如何进步,都无法避免误判的可能。“每个科研都是新的领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之前的模型很大概率没见过,很容易发生误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也表示,AI检测论文出现误判的情况,目前存在一定普遍性。“判定一篇论文是否来自AI,它的标准还是模糊的。AI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来生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语法结构、语义内容,可以不断变化表现形式,所以AIGC的检测平台,如果碰到对提示词特别熟练的人,很难检测出来。”
据记者了解,目前教育部门并未出台检测论文AI率的相关规定,一些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总体持审慎态度。
同济大学法学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张韬略建议,高校应避免将AIGC检测作为强制性毕业环节,应更多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将其融入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与AI建立协同的智慧生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 原标题:学者三年实地调查被判AI代笔!原创如何避免被“误伤”?
- 责任编辑: 陆远声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25-05-18 18:04 -
捐赠仪式举行,这方金印证实西晋与高句丽统属关系
2025-05-18 17:07 -
同比增长12.5%!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
2025-05-18 15:40 金融观察 -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2025-05-18 15:35 航空航天 -
广西多地表态: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2025-05-18 15:01 廉政风暴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2025-05-18 11:52 航空航天 -
有关5G-A,又有新消息
2025-05-18 07:10 科技前沿 -
国宝归来!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帛书返还我国
2025-05-18 07:05 -
河中现大量死鱼,怀化市委书记现场察看
2025-05-17 23: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2025-05-17 22:22 台湾 -
被举报骚扰男学生的教师宫某自杀?北理工回应
2025-05-17 21:58 -
广西隆林突发山洪,3人遇难1人失联
2025-05-17 21:30 极端天气 -
驴友在网红野景点溺亡,家属向21名同伴索赔86万?当地回应
2025-05-17 20:53 -
港府:对此卑劣行为,嗤之以鼻
2025-05-17 19:55 香港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2025-05-17 19:32 -
李楚源被双开:搞迷信活动,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25-05-17 16:57 廉政风暴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2025-05-17 15:07 -
蒋某某被脱轨列车撞压身亡,调查结果公布
2025-05-17 14:48 安全生产 -
湖南4个县市区被确定为野生蘑菇中毒高风险区: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2025-05-17 14:10 -
一箭六星,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5-05-17 14:0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73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56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64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62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