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桐:取消“发展中国家”?世行如何操纵一场危险的数据游戏
最后更新: 2023-03-30 10:29:22当然,即使我们抛开指标选取与衡量、数据质量与可比性等统计学上的通常顾虑,就理由一本身所涉主题而言,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首先,《我们应继续使用“发展中世界”一词吗?》所引用的气泡图中并没有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只是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国家以不同颜色进行标识。显而易见,根据此图,我们无法得出关于“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任何结论。考虑到世界银行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尽管在原图中,处于右上角的国家确实多为发展中国家,在左下角的国家也确实多为发达国家,但仍有特例存在,例如在2013年,赤道几内亚的生育率(4.952)和婴幼儿死亡率(102.8)都较高,但是它却属于发达国家;相反,匈牙利的生育率(1.35)和婴幼儿死亡率(5.6)都很低,但2013年匈牙利仍然是发展中国家2627。简言之,在未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仅仅依据图中数据点所处的位置,就断言“生育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水平低的国家(‘发达国家’)以及生育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水平高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表述实在缺乏必要的严谨性。
其次,只有当数据量相同,至少相近时,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的群体比较才有意义。但是,理由一所截取的1960年,只有99个国家的数据,而到了2013年则有多达190个国家的数据,近2倍的数据量差别使得这一比较的意义大打折扣。仅从气泡图来看,2013年图像中的圆点显著增多,加之坐标轴固定所致的误导,在视觉上,圆点的密集程度就在无意中被扩大。最后,也是该动态气泡图最致命的缺陷,即从1960年直至今日,所有年份数据的呈现都保持了原始坐标轴的固定不变,即纵轴的婴幼儿死亡率保持在0~500不变,横轴的生育率保持在0~10不变。事实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国家在这两个指标上的得分都在逐年降低,如果依旧保持原始坐标轴固定不变,各个国家的数据不断集中的趋势就会在视觉效果上被放大,依据这样的数据图,我们只能得出相关国家在相关指标上的历史变动情况,而无法得出国家间的差异是增大还是缩小的结论。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根据被考察年份的具体情况重新设计坐标轴。然而,正是这一严重错误导致了读者在视觉上看到多个国家明显集中的趋势,进而多个国家逐渐趋同的结论也就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作为世界银行的数据专家,其对于坐标轴的设定会影响数据呈现及相应判断这一基本的统计学常识是清楚的,但其仍然依据不恰当的数据图推导出错误的结论,或者说,为自己预先持有的主张轻率地寻找不匹配的数据支持,其背后的观念是值得怀疑的。
在此,笔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重新绘制了全球国家在生育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两项指标上的气泡图,并特别截取了1960年(理由-比较的年份)、1987年(世界银行完全依据收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划分的第一年)、2013年(理由-比较的年份)以及2016年(世界银行数据所包含的最近年份)四个年份,以展示理由一所引用的气泡图所产生的统计学谬误。图中,为了克服上述的第一个缺陷,笔者用不同颜色标注了世界银行所区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且这一区分是根据世界银行每年更新的分类结果重新进行标识。其中,1960年没有相关区分,也缺乏人均GNI数据。
修正后的全球生育率与五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变化图(1960、1987、2013、2016四个年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整理而得。橙色散点表示世界银行在当年所划分的“发达国家”,蓝色散点表示“发展中国家”。
关于第二个缺陷,笔者在此所选取的后面三个年份的数据量分别为:185、184、184。至于第三个缺陷,自然是在生成图表时,由Excel自动选择坐标轴的区间,而非将其固定在原始区间上。结果显示,四张图的纵轴最大值从1960年的450依次降为400、160和140,横轴也有一定的变动。就结果来看,新的气泡图验证了我们上述的批判。在未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仅仅根据指标得分或数据点所处位置进行简单判定,确实存在问题。尤其在左下角位置,部分“发展中国家”与部分“发达国家”在相关指标上得分相近的情况一直存在;而在右上角位置,尤其在最近的2016年,仍有多个发达国家的数据点处于这一区域。
至于最致命的缺陷三,新的气泡图清晰显示,我们依旧能够明显地区分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类国家。也就是说,在重新设计了数据图后,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谓趋同的结论并不成立,二者间的差距仍然存在。进而,从国家间趋同得出“发展中国家”概念失效的推论是站不住脚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在否认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现实成就,在一些指标上,发展中国家的得分确实是在向发达国家靠拢,或者说,与早期相比,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就没有差距,更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失效了。
“发展中国家”内部日益趋异?
《我们应继续使用“发展中世界”一词吗?》中理由一的论述至少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尽管此种研判存在严重误导),而理由二通过选取墨西哥和马拉维两个个案进行论证的做法就更难有说服力了。首先,显而易见,理由二所涉及的只是个案,甚至是个案中的极端案例。根据世界银行惯用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指标(GNI per capita),在全球收入排名中,马拉维通常都位列最后几名,且一直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墨西哥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中等收入国家之列,而且在1990年以后一直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人为选择两个差异巨大的个案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整个“发展中国家”群体内部差异大的结论,这种推理显然是无法成立的。
理由二提及的1.9美元贫困线指标存在同样的问题。其次,即使是两个极端个案,理由二在其文字阐述中也仅仅选用了某一年31的数据而非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显然,无论基于截面数据所得出的结果如何,都无法得出“日益趋异”这类有关纵向趋势的判断。事实上,《我们应继续使用“发展中世界”一词吗?》中也出现了一张反映墨西哥和马拉维历史收入数据的折线图,这幅图至少显示出这两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表面上更能支撑理由二的判断,但奇怪的是,相关作者并未对该图做出更多的解释。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得出墨西哥和马拉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差距在逐渐增大,而无法得出任何有关“发展中国家”这个包含一百多个国家在内的类别的总体判断。
另外,该图也显示出选取马拉维和墨西哥两个极端案例的另一个不当之处,这可能是相关作者如此选择的另一重隐情:相比墨西哥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62年的360美元至如今的9000美元的快速增长,马拉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速度则相当缓慢,将一个发展缓慢和一个发展较快的个案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日益趋异”的结论在表面上显得较为清晰。总而言之,从多达一百多个国家中,人为选择两个国家和特定指标以得出其差距不断增大,要实现这一点并非难事。按照这一逻辑,也可以轻松找到差距不断缩小的两个国家,但是否可以据此推导出群体内部“日益趋同”?
不过,从概念的本质或其有效性来看,上述批判乃是次要的。因为,一个分类概念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它是否能在特定维度上将其与其他类别加以区分,而不是这一类别内部是否存在差异或者差异的大小。就一组分类概念而言,只要在其概念界定的特定维度上划分出若干类别,那么这组概念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如果这种划分对人类的认知或实践具有一定的促进功能,那么这组分类概念就是有意义的。“发展中国家”概念之所以有效并将持续有效,就是因为它所指的那些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维度上能够与被称为“发达国家”的那些对象区分开来。而且在促进人类发展和改善国际关系等意义上,这种区分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有益的、重要的。
- 原标题:“发展中国家”概念过时了吗?世界银行的一种观点及其评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乌披露军事开支:达财政收入的1.6倍
2023-03-30 10:1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离正式结束对伊拉克战争“又近一步”?
2023-03-30 10:12 伊拉克战争 -
美空军承认:洛马高超音速项目“下马”
2023-03-30 09:40 观察者头条 -
洪都拉斯总统近期将访华,其女儿已随外长参访北京
2023-03-30 08:43 中国外交 -
蔡英文“过境”窜美,台湾网民是这么说的......
2023-03-30 08:24 台湾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2023-03-30 07:42 中国外交 -
不满尹锡悦让步,韩在野党要求调查韩日领导人会谈
2023-03-30 07:29 三八线之南 -
第十七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作主旨报告
2023-03-30 07:26 -
黄坤明王伟中林克庆会见李显龙
2023-03-30 07:26 -
他回应美媒:我有权热爱我们的文化,我为什么不能爱国?
2023-03-29 21:59 -
新加坡部长反对“香港衰退论”:我们不是经济对手
2023-03-29 21:38 新加坡 -
“中国从来不逼我们选边站,希望西方也能做到”
2023-03-29 21:20 博鳌论坛 -
美方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制裁五家中企,中方回应
2023-03-29 21:07 中国外交 -
凶手这个身份,让美国吵成一锅粥
2023-03-29 20:28 -
关于大国竞争,他提到“澶渊之盟”
2023-03-29 19:34 博鳌论坛 -
沙特向加入上合组织又迈进一步
2023-03-29 18:44 上合组织 -
韩国以所谓“越界非法捕捞”为由扣押1艘中国渔船
2023-03-29 18:28 三八线之南 -
洪副外长:建交目标是互惠互利,不是中国要“供养”我们
2023-03-29 18:24 中国外交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2023-03-29 17:49 博鳌论坛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2023-03-29 17:24 博鳌论坛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